提起京劇藝術,人們總會想起梅蘭芳老先生。作為一代大師,梅蘭芳對京劇藝術的作用非常人可比。在梅蘭芳去世後,他的兒子梅葆玖接過父親衣缽,成為“梅派”藝術的二代大師。
有趣的是,這位大師雖然起初並不願意學習京劇,在梨園的歲月讓他理解父親的偉大,這份傳承與執著,或許是他不願意理解李玉剛的原因。
師從父親 唱戲和做事都要從基礎做起
梅葆玖出生在上海,他是梅蘭芳的最小的孩子,他前面有八個哥哥姐姐,只可惜有5個在年幼時已經夭折。
作為梅蘭芳的孩子,梅葆玖自然與京劇結緣。然而作為京劇大師,梅蘭芳對於孩子的教育抱著一種自然態度。
梅蘭芳不像尚派代表尚小云一樣強制要求自己的孩子學習戲曲,也不像程硯秋一樣任由孩子選擇。
他會在平日裡讓孩子接觸戲曲,讓孩子們對戲曲產生興趣後才會進行引導。然而天性爛漫的小孩哪裡會體會到父母的用心,在梅葆玖的童年時代,他是自由且無憂無慮的。
梅葆玖的童年處於抗戰時期,當時梅蘭芳蓄鬚明志,堅決不為日本人演出。因此在平日裡,梅蘭芳多數時間都是在作畫。
而梅葆玖此時已經對京劇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要求學習父親的代表作《霸王別姬》。梅蘭芳不同意梅葆玖一步登天的天真想法,但是對他學習京劇表示很欣慰。
為了讓孩子能夠進步,梅蘭芳給梅葆玖請了王幼卿等人培養梅葆玖的基本功。梅蘭芳要求梅葆玖一定要先學會傳統劇目的唱腔唱法,打好基本功,才能開始學習梅派藝術。
展露天賦 13歲與父親同臺演出
在文化方面和做事方面,梅蘭芳也要求梅葆玖練好基本功。在梅葆玖的少年時期,讀的是雙語學校。梅蘭芳經常對梅葆玖說:“戲是要學,但文化不能吃虧,這些都要打好基本功”。
在學習三年戲曲後,梅葆玖開始在學校登臺演出。在某些舞臺上,他也開始和父親梅蘭芳進行同臺表演。但這些對於梅葆玖來說,都只是一種學習和實踐,不算是真正跨進了京劇的大門。
建國後,梅蘭芳一家來到北京。作為父親的助手和劇團的小演員,梅葆玖和梅蘭芳去了許多國家演出。
在和父親演出的過程中,梅葆玖能夠親自接受到父親的面授機宜,這對他戲曲道路產生了很大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梅葆玖也逐漸成為一個青年人。在長大成人後,梅葆玖與京劇開始有了一些距離。
首先是外形,比起梅蘭芳的長相更秀氣,身段也十分柔和,天生一副旦角胚子。而梅葆玖長相五官分明,身材挺拔,給人一種硬朗的感覺。在行家眼裡,梅葆玖在旦角的外貌上就輸了一大截。
而在青少年時期,梅葆玖更喜歡擺弄無線電和音響,而且在那個天真熱情的年紀,他的熱情和精力被用在了廣泛的愛好上。
在今天看來,青少年時期的梅葆玖是一個正常的孩子,但在那個年代,人們認為梅葆玖既然是梅蘭芳的兒子,自然應該老老實實地學戲。因此他的很多行為被認為是不務正業,他也被周圍的人所指責。
在最黃金的藝術年華里卻碌碌無為
父親去世後,梅葆玖才逐漸感到他身上的責任與擔當,因為他的兩個哥哥都沒有進入戲曲行業,他的姐姐梅葆玥雖入戲曲,卻是習得武生,這讓父親的事業面臨無人繼承的尷尬境地。
父親去世後,梅葆玖開始拜師學藝,真正踏入了京劇大門。
就在梅葆玖準備在戲曲界大展鴻圖之時,一場動亂讓他遠離京劇長達14年之久。
在這十餘年的時間裡,梅葆玖沒有唱過一句戲。等他再次登臺表演時,他已經年過四十,藝術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已經逝去了。
雖然生活帶來磨難,但生命的熱愛無法被抹去。重返舞臺的梅葆玖不再青春,但他對京劇的感情卻遠勝自己的青少年時期。
在1979年以後,梅葆玖與李宗義、李元春、趙慧等人開始挑起大梁,《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等經典劇目重新出爐,這些劇目很快獲得觀眾的熱烈反響,讓北京京劇院很快恢復了往日的榮光。
重返舞臺後 成為被人認可的京劇大師
經過多年的沉澱,梅葆玖對京劇和表演也形成了深刻的認識,在表演中,梅葆玖的狀態十分出色,表現獲得了眾多老戲迷的認可。
1982年,梅葆玖回到上海和當地名家合作演出。在八場演出中,梅葆玖獲得了上海觀眾的熱烈追捧,而梅派藝術的迴歸也讓海外的戲迷們對梅葆玖產生了期待。
不久後,北京和上海兩地派出劇團前往香港演出。在香港的16場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在香港和海外引起巨大反響,為了感受到正宗的梅派藝術,許多戲迷專程從美國和臺灣趕來。
在重返舞臺的那幾年裡,梅葆玖感受到了久違的活力,也讓他對京劇的未來產生了更深的思考。
由於喜愛西方歌劇和流行音樂,梅葆玖開始從這方面入手,開始改良京劇,在他的努力下,新京劇《梨花頌》、《大唐貴妃》都獲得了大眾的普遍認可,也讓京劇找到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在戲劇成就上,梅葆玖在身段和扮相上難以與梅蘭芳媲美,但許多戲迷認為,在唱腔方面,梅葆玖憑基本功紮實,他的音色甜美圓潤,唱出來的感覺甚至比梅蘭芳常德還要動聽。
在2012年,日本某大學還授予梅葆玖榮譽博士學位。在晚年,許多人也稱呼梅葆玖為大師。
在這些榮譽和誇讚面前,梅葆玖表現得十分謙虛,他自認難以和父親相提並論,也不喜歡人家稱他為大師,因為在他心裡,父親才是真正的大師。
對日漸式微的戲曲藝術感到憂心
其實在戲曲事業的傳承推廣方面,梅葆玖在這個新時代做得不比任何人差。在擔任梅劇團團長期間,梅葆玖多次帶領劇團前往世界各地演出,他還收了40餘位徒弟。
對於梅派藝術的傳承,梅葆玖也曾經感慨地表示,在他之後,沒有梅家後人繼承梅派藝術,這是一種遺憾。而梅葆玖徒弟雖多,繼承男旦藝術的只有胡文閣。
對此梅葆玖說過:“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能夠把父親的藝術傳下去,我覺得對得起父親”。
生活中他就是個普通的“大老爺們”
很多人認為,男旦在臺上需要柔媚,這些女性的動作,對梅葆玖的日常生活會不會有影響。對此梅葆玖表示自己臺上擦胭脂粉做媚態是為了藝術,在臺下,他依然是個大老爺們。
有一次他開車拉貨,因為天氣太熱,他就光著膀子開車。
一位老太太見到了他就說:“這不是前兩天在臺上的穆桂英嗎?”梅葆玖對此哈哈大笑,他回答說:“是的,臺上是個小媳婦,臺下是大老爺們!”
在朋友們看來,梅葆玖是一個十分隨和儒雅的男人。由於沒有孩子,在工作之餘,他的生活很是豐富多彩。
梅葆玖雖然50歲才拿到駕照,卻十分喜歡開車。他經常開車到郊外空曠的地方,一開就是半天。
此外,他的音響技術也十分了得,畢竟在不唱戲的日子裡,他整日與音響為伴。另外,梅葆玖還喜歡做航模,養許多寵物。
對於電視這種新媒體,梅葆玖也不拒絕,他曾上過《天天向上》等許多綜藝節目。梅葆玖也是個追星族,他還在八十年代和鄧麗君合過影,合影的照片一直被他珍藏著。
然而時代的浪潮依然在前進,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娛樂方式被更有效率的電視和電影所佔據。
京劇作為國粹,在受眾面方面,一直無法與大多數普通民眾形成共鳴,面臨著曲高和寡的尷尬境地。
梅葆玖曾十分欣賞李玉剛
例如梅葆玖的高徒胡文閣,此人在戲曲界可謂是超級明星。但對於普通人而言,胡文閣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名字。李玉剛的出現,則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京劇熱。
其實對於任何推廣京劇有貢獻的人,梅葆玖都是支援的。在李玉剛剛剛火起來的時候,梅葆玖還向其他人誇過他。當時還有人勸說李玉剛加入梅派,成為正式的梅派弟子。
梅葆玖認為李玉剛只是借梅派藝術在炒作自己
然而隨著李玉剛名氣的飆升,粉絲和社會上出現了許多不實的言論。例如當時有粉絲公開打出了“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口號,這些口號一時間傳遍全國。
而當時很多商家在舉行李玉剛演出活動時,也把梅派傳人的名號冠在了李玉剛的頭上。對於許多對京劇不瞭解的觀眾來說,李玉剛一度代表著梅派藝術。
這些言論無疑刺激了梅葆玖,梅葆玖認為梅派藝術凝聚著父親和自己一生的心血,父親作為大師,其藝術成就是其他人遠不能及的。
而李玉剛只是一個半路出家的門外漢,對於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他並沒有入門,更不能用這樣的標語去讓自己顯得和梅派藝術有淵源。
梅葆玖後來在公開場合用十分嚴厲的言辭抨擊了李玉剛,其中的不滿情緒,與梅葆玖平日裡謙遜溫和的形象大相徑庭。
在網路上,支援梅葆玖的粉絲和支援李玉剛的粉絲也展開了論戰,這些批評經過媒體的添油加醋,加深了李玉剛和梅葆玖之間的矛盾。
李玉剛當時對梅葆玖的批評十分不理解,但是他也沒有服軟,他在接受採訪時為自己辯護道:“京劇圈子裡的許多人不認可我,不承認我的藝術,但放眼看去,在這些年的男旦中,有誰比我更紅嗎?”
李玉剛的話在常人看來只是平常的反駁,但在梅葆玖這樣的圈內人士看來,這是極其不尊重人的行為。
一次口誤讓兩人徹底決裂
李玉剛卻不明白他錯在哪裡,也許從我們普通人的角度看來,這樣的話或許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對於像梅葆玖先生這種梅派創始人來說,李玉剛的反駁是不尊重人的行為。
其實以上只是口舌之爭而已,兩人的徹底決裂,則是因為李玉剛的一次口誤。在一次央視的晚會中,梅葆玖和李玉剛一同被請上舞臺。
當時兩人關係已經不和,李玉剛正想趁此機會向老先生表達自己的歉意,然而在臺上時,李玉剛說出了:“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觀眾.....”。
聽到李玉剛代表梅派藝術這句話時,梅葆玖感到十分憤怒,在李玉剛還沒表演完的時候,他已經拂袖離去,這讓李玉剛和在場的工作人員十分尷尬。
回到家後,梅葆玖對李玉剛更是氣憤異常,甚至在朋友面前說出“死都不原諒”這樣的狠話。
梅葆玖之所以對李玉剛的意見如此大,原因是多方面的。
筆者認為,梅葆玖對父親的感情,才是主要原因。在任何感情中,親情都是最無私最恆久的。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親情,才讓梅葆玖對李玉剛這種借梅派炒作的做法如此反感。
無論對李玉剛再怎麼有意見,梅葆玖對京劇的熱愛是不會變的。在去世那年,梅葆玖的身體已經開始出現不適,然而他依然積極參加活動宣傳京劇,為青年京劇演員進行指導。
在2016年3月底,梅葆玖突發氣管疾病,在搶救無效後去世,一代大師就此逝去。值得欣慰的是,梅派藝術依然在舞臺上進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