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常常圍繞調養脾胃,隨著四季的變化,每個階段調養脾胃的著重點有所不同。比如夏季陽氣旺盛,雨水充沛,溼熱交蒸,溼氣傷人致病,容易如出現脘痞腹脹、食慾減退、洩瀉等胃腸道症狀,這時養生重點就是健脾化溼除滿。而秋季就是相反,此時天乾物燥,所以秋天養脾胃,主要以清補潤燥為主。
中國古代有“貼秋膘”的飲食習俗,就是古代人經歷了苦夏,入秋之後,進食一些肉類、高蛋白的東西,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這跟當時人們低下的生活水平有關。現代社會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需要貼秋膘的人少了,反而是很多人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因此養生方式也得跟著變。
中醫上常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天養陰的藥材有沙參、麥冬、石斛等,將這些養陰潤燥的藥材加入飲食中,透過食療進補起到防病的作用。滋養脾胃最好的食物莫過於“粥”,有以下這些食材適合秋季養胃。
①小米
小米是五穀中最有利於脾胃的食物,它米粒顆粒很小,呈黃色或黃白色,質地較硬,是中國北方人民的主糧之一。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既可補後天之本,又可補益先天之本,被李時珍稱小米為“腎之谷”。
小米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的含量是非常高的,可以說是所有五穀雜糧中含量最高的一種食物。對於有胃病的病人,常常食用小米粥能夠養胃氣,修復胃壁,而且小米粥上面的一層“粥油”,更是滋補的精華。
秋季可以常熬些小米粥,做法很簡單,只需要將小米洗乾淨,放入適量的水,再搭配些百合、紅棗之類清潤帶有甜味的食物熬上一段時間,一碗熱乎乎的小米粥就做好了。
②山藥
山藥可以補脾肺腎三個臟器,性味溫和,不過冷也不過熱。它含有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尿囊素等成分,可以改善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胃黏膜的修復,對脾胃虛弱、食少體倦、腹瀉等症有食療作用。
推薦食譜:山藥枸杞紅棗粥
原料:山藥1根、紅棗10粒、枸杞子20克、蓮子50克、大米30克、糯米20克、小米20克。
做法:將山藥洗淨去皮,切成段,去皮時一定要戴手套,否則面板容易發癢。大米、糯米和小米洗淨放入鍋內加水,將枸杞子、蓮子和紅棗洗淨放入鍋內,山藥也一起放入,用電飯鍋選擇煮粥的鍵即可。
③蓮藕
中醫認為蓮藕生用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熟用能補益脾胃,益血生肌。蓮藕含有澱粉、蛋白質、天門冬素、維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是秋季補養脾胃的好食材。尤其是製成藕粉,更是老年人食補佳品,極富營養,又易於消化,更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之效。蓮藕的食用方法實在是太多了。
推薦食譜:雙蓮雙米粥
原料:蓮子、蓮藕、糯米、小米適量。
做法:蓮子、糯米、小米洗乾淨用冷水浸泡30分鐘,蓮藕去皮洗乾淨切成小塊,入砂鍋中文火煲60分鐘。
④蘿蔔
從“蘿蔔賽過小人參”到“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一句句民間俗語足以說明蘿蔔在我國食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醫認為,蘿蔔昧辛甘,入肺、胃經,能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解毒,治食積脹滿,尤其白蘿蔔能補氣促消化。蘿蔔中的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出。
推薦食譜:白蘿蔔豬肚排骨湯
原料:豬肚250克,蘿蔔50克、草菇20克、排骨250克。
做法:白蘿蔔洗淨去皮,切塊; 草菇去雜質洗淨,切半;
豬肚用水沖洗,用刀割去表面的肥油,裝進盆裡,倒進1湯匙食用油和1湯匙鹽,用手反覆抓洗,用水沖洗乾淨;然後把豬肚翻轉,同樣割去肥油,再倒進1湯匙食用油和1湯匙鹽,用手反覆抓洗,用水沖洗乾淨;將豬肚汆水後撈起,切成條狀;將8碗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加一湯匙米酒,武火煮沸後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食用。該湯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化氣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季調養脾胃。
本期醫學指導
馬 軍
中醫科副主任
主任中醫師
擅長:使用經方、古方,用藥力求精簡,藥簡而效宏。善用經方治療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功能性胃腸疾病、慢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消化道潰瘍病、多種急、慢性咳喘、複發性口瘡、失眠等臨床常見病疑難病以及體質調節。
出診時間:週二下午,週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