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故事、有傳承的“軍人之家”,一門三代,出了六位軍人,軍種涵蓋海陸空。
“我爸爸是海軍,叔叔當過空軍,舅公是陸軍,我從小就有當一名軍人的夢想,繼承家族的優良傳統。”在湖南省雙牌縣人武部參加政治考核的李文傑,在談到自己為什麼要當兵時,如是說道。
海軍父親:退伍不褪色
李文傑的父親李昌生1991年參軍入伍,在海軍後勤部隊某站任駕駛員。服役期間,李昌生經常不辭辛苦半夜受命去站點拉物資。碰到戰友受傷,不論是數九寒天的半夜還是三伏暑天的中午,他都及時將戰友送到醫院,始終任勞任怨。
退役後的李昌生依然堅持軍人本色,在工廠碰到工友受傷,依然會挺身而出,主動開車送工友去醫院就診。因為他的熱心和善舉,工友們在碰到這類事件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在生活中碰到用車困難時,也會第一個想到打電話給他。李昌生並沒有因此產生厭煩情緒,只要身邊的人有需要,他都樂於奉獻。雖然退役多年,服役期間頒發的“優秀士兵”證書在歲月的侵蝕下顯得有些褪色,但李昌生經常告訴自己“退伍不褪色”,他將軍人的初心使命踐行到底,用行動詮釋軍人的“一聲‘到’,一生到!”
空軍叔叔:軍人身份是我一生的嚮往
李文傑的叔叔何志明,是曾在天津服役的的一名空軍,他的工作是負責飛機的日常維護。從小他就非常敬仰軍人,每次軍人舅舅說起從軍打仗的故事,他都十分激動。每當在電視裡看到軍人的颯爽英姿時,他都無比嚮往。所以,當他年滿十八,他毅然選擇了參軍。當家人聽說他要報名參軍時,十分欣慰和高興,紛紛表示贊成。因為軍人身份是整個家族的尊崇和榮耀,成為一名出色的軍人也是這個家族成年男性的普遍信仰。
於是這個年僅18歲的小夥子,懷揣著滿腔的熱血步入軍旅生涯,在部隊一待就是五年。當初的稚氣未脫的青澀小夥,在軍營的磨礪下成長為一個氣質成熟穩重,做事從容自信的青年。如今已為人父的何志明經常教育自己的兒子,好男兒要投身軍營,報效祖國。所以兒子從小就會念“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他的兒子由衷地為自己有一位軍人父親而感到自豪。
陸軍舅公:為保衛祖國而參軍
李昌生、何志明兩個表兄弟最終走向從軍之路,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唐甫新的影響。在山東野戰部隊當過炮兵的唐甫新,如今年近古稀,卻依然精神矍鑠,身上依舊可見軍人風貌。每逢節假日,家人相聚一堂時,他就會給家人講述自己從軍的經歷,這些故事既有馳騁沙場的蕩氣迴腸,也有摸打滾爬的辛酸苦辣,給年幼的李昌生與何志明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讓他們對軍旅生涯充滿無限遐想,“長大以後也要當兵”的理想從此樹立在了他們心中。
回憶起當初參軍的初衷,唐甫新老人家說道:“當初我們的國家內憂外患,我就想做點什麼,為國家出一份力。參軍可以保衛祖國,所以我就去了。”二十出頭的唐甫新憑藉過硬的身體素質從眾人當中脫穎而出,如願走上從戎之路。他表示,如果子孫後代有人要去參軍,他第一個贊成。
軍人之家的傳承之火
家國情懷,薪火相傳。與李文傑的父親李昌生同為海軍的,還有曾在福建服役伯伯何建上。在家族長輩的影響下,李文傑和表哥唐聯斌也走上從戎報國路,到他們這一代時,已經是這個家族第三代從軍了。而正在江蘇徐州服役的陸軍現役士官唐聯斌,憑著過硬的素質和突出的表現,連續三次被評為“優秀士官”。
軍人的血性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整個家族,對軍人身份的認同和對熱愛,在這個家族已賡續三代,傳遞著中華兒女矢志報國的崇高理想。這個家族了不起,是當之無愧的“軍人之家”。
(陳雪豔)
來源:國防時報
編輯:鄧琦
編審:鄧小兵
通聯:國防時報新聞中心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