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社交網路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視野,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而在以名人大 v為中心的社交平臺上,各個領域有地位有名聲的人物一般來說都受到更多的關注。
在這樣一種公開的社群中間,他們的行業表現、個人品格以及各種事跡都會得到討論,我們也越來越多地發現,在這些名人中間,出現了德不配位的現象:他們的所作所為不能匹配上這個人所獲得的榮譽財富、社會地位等,這往往讓人覺得不公。
當然除了德不配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位不配德,也就是所給予的榮譽財富、社會地位不足以匹配所作出的貢獻,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人物就遭遇了這種情形,他就是開國名將譚友林。
年少志不窮
譚友林,1916年出生在湖北江陵的一個普通家庭,很小的時候,他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
譚友林所在的江陵一直是軍事形勢嚴峻的敵佔區,所以他基本上可以說是在戰火中長大的孩子,在目睹了革命鬥爭的殘酷之後,譚友林的心中早早地就有了了為革命鬥爭貢獻力量的想法。
14歲的時候,譚友林經人介紹加入了本地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且憑藉優秀的政治表現很快被組織批准加入了工農紅軍。
14歲這一年的冬天,他再次爭取到了前去蘇區軍政學校學習的機會,在那裡譚友林學習了大量的政治理論知識,並且接受了非常專業的軍事培養,這位年紀輕輕的小個子雖然看起來毫不起眼,但是卻屢次在學校的考核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那一批學員當中最拔尖的學生。
從軍政學院畢業後的譚友林順利進入了軍隊,在警衛營中擔任通訊員,一直勤勤懇懇的他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因為年齡太小被遣返回江陵縣,譚友林受到了很大打擊,在回家的路上哭得非常傷心,也因為這哭聲引起了當時正在行軍的段德昌的注意。
看他一個人穿著軍裝孤零零,又問清楚他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段德昌決定收下這個孩子,並且由自己親自帶。
段德昌
知遇之恩,不能辜負,譚友林在段德昌的部隊裡更勤奮了,無論什麼工作都能幹得漂漂亮亮,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受到了部隊領導的肯定。
不到兩年的時間,譚友林已經從一開始那個小小的宣傳員成為了政委,正所謂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用來形容他真是一點也不誇張。
位不配德
1938年,譚友林接受組織的派遣來到河南,並在這裡負責對新四軍進行革命教育,在長達兩年半的時間裡,譚友林堅持駐守在華中地區,為這裡的新四軍和他們訓練的遊擊部隊擔任政委。
在多次在與日軍展開交鋒時做出了正確的決策建議,幫助抗日部隊拿下了重型機械武裝,鞏固了我軍在華中的勢力範圍,維護了後方根據地的穩定。
1945年,譚友林轉移工作陣地,來到了戰爭形勢複雜的東北,以總指揮的身份組織開展這裡的剿匪工作,來為前方戰線保駕護航。
在近三年時間的鬥智鬥勇之後,所在轄區內全部匪徒被肅清完畢,讓國民黨方面利用這些人來擾亂我軍作戰步調的陰謀徹底被粉碎,在東北建立起了非常堅固的大後方。
在之後的幾次國共重大戰役、朝鮮戰爭等時期,譚友林的身影依然不斷出現在各個軍區和前線,他所取得軍功和政績已經不勝列舉。
1955年,在為開國功臣舉辦的授銜儀式上,譚友林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他本人對此非常自豪和滿意,但許多人卻提出了疑問。
譚友林從加入紅軍到天山戍邊,可以說是戎馬一生,立下了汗馬功勞,單憑他所獲得的一級勳章的數量,就可以證明他的軍事成績之輝煌,在很多人看來,譚友林至少應該被授予一箇中將軍銜。
一些替他不平的戰友找到了當時負責授銜工作的總負責人羅帥,在他的仔細核對和查證之後,確認是由於工作人員的疏忽大意導致對譚友林的履歷統計有誤,並很快親自來到他的家中向他鄭重致歉:是我們沒搞好。
譚友林卻表示自己對這個少將榮譽已經非常滿足了,也希望對方不要再追究此事。
結語
對於旁觀的人來說,這樣一位令人敬重的革命英雄最終卻落得個位不配德的結局,實在是讓人覺得惋惜。
但對譚友林而言,少將也好,中將也罷,其實全部的意義都只是一個見證,見證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少年,一步步把自己的革命理想變成了現實。
至於他到底應該獲得多高的榮譽,拿到多重的頭銜,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如果一個人的心中早已經裝滿了信念,那又怎麼會因為外在的榮光不夠而感到空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