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句大唐邊塞詩人王昌齡的經典詩句耳熟能詳。詩仙李太白更是用“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來直抒胸臆;還有曹唐的“分明會得將軍意,不斬樓蘭不擬回。”等這些經典的詩句讓樓蘭在漢人的史書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但我們也可以從這些詩句中感受到了中原漢人們對樓蘭的殺伐之氣,但這些只存在於詩詞和歷史之中。樓蘭到底做了什麼讓中原漢人王朝如此痛恨他們?
1980年考古學家穆舜英在羅布泊發現了著名的“樓蘭美女”後,樓蘭這個地名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神秘的樓蘭王朝和神秘的樓蘭姑娘讓人們對這個充滿未知的地方充滿嚮往。“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這些關於樓蘭的詩句再次回到了國人的記憶裡!樓蘭到底做了什麼?讓中原漢人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它又做了些什麼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據漢朝史料記載,樓蘭古國是西域36國中的一個袖珍小國。這個國家人口僅1.4萬人,能夠上戰場打仗的成年男子也僅3000人。樓蘭國家雖小,人口少,但其地理位置卻極為重要。它位於匈奴和漢王朝之間的交通要道上。這個國家最初被匈奴人奴役,屬於匈奴勢力下的番邦。漢匈爭鋒戰爭不斷,漢武帝多次派出大軍北擊匈奴。兩個大國在拉鋸戰,像樓蘭這樣的小勢力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因此樓蘭就成為了漢匈之間又拉又打的物件。
樓蘭當時的統治者也相當識趣,往兩方都送了質子。風往那邊吹它就往那邊倒,漢和匈奴誰佔優勢它就倒向誰一點。這就是小國的政治態度,牆頭草的做法本無可厚非。因為神仙打架,遭殃的肯定是小鬼,樓蘭誰也得罪不起它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最初樓蘭歸屬於匈奴,漢武北擊匈奴後它又成為漢朝西域都護府的下轄。漢武晚期窮兵黷武,漢朝勢微樓蘭再次倒向匈奴。本來漢朝遠離西域而樓蘭攝於匈奴的淫威倒向匈奴也無可厚非。但是樓蘭王卻在此期間樓蘭多次殺害漢朝皇帝的使者,掠奪漢朝商客的財物,甚至害命。
這一操作讓大漢皇帝覺得自己臉都丟盡了,樓蘭這樣的小國竟然敢不自量力狐假虎威屠殺大漢王朝的使者和子民,這是在“扇自己耳光啊”!如果放縱這種行為,大漢王朝怎麼威加海內,統御萬邦保護絲綢之路的安寧。昭帝元鳳四年,漢昭帝以駿馬監傅介子出使大宛,譴責樓蘭、龜茲國。途徑樓蘭國時,他看到了樓蘭王的反覆無常和不願臣服。回國後他向大將軍霍光建議刺殺樓蘭王以震懾西域諸國,霍光答應了他。
他帶著士兵和黃金假意封賞西域諸國,到樓蘭後樓蘭王不願意親近漢朝。傅介子假裝離開,到達樓蘭的西部邊界後,他便對翻譯說:“大漢皇帝讓他封賞西域諸國,樓蘭王如果不願意來我就西去了。”貪財的樓蘭王馬上趕到甚至為傅介子舉行了酒宴,在酒宴上傅介子就對樓蘭王說:“天子派我來私下報告大王一些事情。”兩人走向別的帳幕中,早已埋伏好的刺客就刺殺了樓蘭王。
殺完人後,傅介子告訴所有貴族“樓蘭王得罪了漢朝,天子派我來誅殺他,立在漢朝為人質的太子為王。漢軍剛到,你們不要輕舉妄動,一有所動,就把你們的國家消滅了!”隨著大漢王朝的衰弱,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掌控力越來越小。公元400年,高僧法顯途經樓蘭時寫下“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樓蘭城--這座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在輝煌了近500年後,逐漸沒有了人煙,在歷史舞臺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