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沐
圖/網路
近年來,炒作普洱茶已經成為了茶圈亂象,茶葉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炒作的,這類普洱茶也被稱為金融茶。
透過炒作金融茶,“一夜暴富,一夜落魄”的例子在行業內已司空見慣,更多人抱著“搏一搏,摩托變寶馬;拼一拼,普洱變黃金!”的心態,企圖在這場豪賭遊戲中實現暴富夢。
畸形的炒茶行為,正在摧毀著消費者對茶行業的信任感。
身處漩渦中的炒家,任何不可思議的事都幹得出來:鬧市搶茶、夫妻離心、兄弟反目、親友決裂……都只因為一個字:利。
這不,國家出手了。
10月5日,中國銀保監會重磅發聲,印發了《關於服務煤電行業正常生產和商品市場有序流通 保障經濟平穩執行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通知》提到:嚴禁挪用各種貸款包括經營貸、消費貸投機炒作茅臺酒、名貴普洱茶等高階消費品,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大益與芳村
此次國家出手發文,與近些年普洱茶行業屢次出現炒作金融茶和爆雷現象密切相關,矛頭也直指炮製和主要參與這些金融茶遊戲的大益茶和廣州芳村茶城。
芳村茶城,被稱為“中國茶葉華爾街”,在中國茶葉的發展程序中,芳村茶城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有人這樣評價她“中國茶葉看廣東,廣東茶葉看芳村”。芳村茶城每天的茶葉交易額高達上億元,其中普洱茶交易量佔據了全國份額的80%。
芳村也是炒作天價普洱茶的中心區域,在這裡,探討茶文化可能會被視為是矯揉造作;願意分享期貨茶最新動態與個人見解,則被視為彼此間交情不淺。
炒茶的物件,不同品牌的茶葉皆有,但是基本上每一次炒出的天價金融茶,都是大益品牌旗下的產品。
2017年,圈內號稱“皇茶一號”的軒轅號從一開始的配貨價3萬元/件,半年內被炒至17萬元/件,最後突破了200萬元/件的大關。
2020年初,大益推出的鼠餅“洞天福地”,引發了炒家的哄搶,出現了大量茶商關門跑路、買家無從提貨的情況。
2021年4月,限量發行的勐海茶廠週年紀念茶“品味66” 從預購價的3880元/套,猛漲到7萬元/套,接著又跳水到7000元/套。“品味66”從鮮為人知到成為香餑餑,再到燙手山芋所花的時間,僅僅20天。
2021年大益新茶“倉頡號”再次爆倉, 由於無法按時交單,多次發生鬥毆、搶茶等肢體衝突事件,導致有關交易被叫停,此次炒茶事件影響極為惡劣。
“倉頡號”變成“搶劫號”,也把近些年炒作金融茶的亂象赤裸裸地展現在公眾面前,還出動了廣州市金融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介入調查。
不得不提的“倉頡號”
炒“期貨茶”(未被官方認可)的具體操作流程為:在某款茶葉還未上市前,投資者根據預估價格進行交易。認為茶葉會漲價的人“做多”,即買入“茶票”;而認為茶葉會降價的人則“做空”。
如果賣家手中沒有現貨,在茶葉進入“二級市場”之前,可以給買家開具“空單”,買家在交割日這天拿著空單找賣家提貨。
但是這類“空單”,僅僅是一張送貨憑證,並不是一般金融期貨交易市場上的空單。如此不規範操作,也為之後的市場“爆雷”埋下了隱患。
時間倒回到今年6月23日,大益集團釋出了“2021年倉頡號”(重點打造的頂級茶)普洱茶即將在7月10日上市的訊息,官方的配貨價格7萬元/提,這時市場上沒有現貨。
隔日,已經開始有人透過開“空單”進行買賣了。6月25日,茶葉交易平臺上有了“倉頡號”散提的報價,一提報價超過了10萬元。
炒家們這次激情高漲,主要是因為不想重蹈當初沒買“軒轅號”的覆轍。
2017年,大益推出了“軒轅號”普洱茶,一開始配貨價格是3萬元/件(42餅),大部分人認為這款茶價格虛高,對其價格預期不高。
不曾想,在6個月時間內,“軒轅號”的價格在炒家們的哄抬下飆升到17萬元/件,峰值達到了190萬元/件,直至本文發文時,價格停留在了130萬元/件。
部分炒家靠著炒作“軒轅號”,賺到了一大桶金。而他們的“暴富”神話,讓眾多局中人眼紅不已,各個渴望透過炒作金融茶實現財富自由。
這次“倉頡號”的預售,吸引了大批的“買家”入局。
對“倉頡號”的最終發貨價持良好預期(認為價格會越來越高)的人“做多”,反之則是“做空”。
做多的買家找做空的賣家開空單,到7月10日,共開出了2萬提的空單,按照7萬元配貨價來計算,預計交易額已高達14億元。
從6月24日開始,“倉頡號”的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到產品交割日7月10日時達到了大概17萬元/提。
到7月10日交貨時,炒家們發現流通到二級市場的只有200提(也有說是2000提),數量完全不夠賣家將茶葉交割給買家。
因現貨數量、價格與空單差額較大,炒家面臨爆雷困境,有的賣家開始關門跑路,有的買家則當街搶茶。
開了空單的賣家,按照行規,應該在7月10日時把茶葉買回來交給買家,但是這時“倉頡號”的價格遠不是賣家能接受的。
舉個例子,如果賣家以10萬元/提的價格,開了100單空單給買家,賣家收到了1000萬元現金。到交貨日(7月10日)那天,賣家要買回100提“倉頡號”茶葉,交給買家。
如果“倉頡號”價格在交貨日那天定格在8萬元/提,賣家以8萬元/提的價格買回了100提茶葉給買家,那他就賺了200萬元。
但實際情況是,“倉頡號”價格暴漲到17萬元/提,如果賣家以17萬元/提的價格買回了100提茶葉給買家,那他就虧損700萬元,這對賣家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並且“倉頡號”配貨量有限,即便賣家信守承諾,想要以17萬元/提的價格買下,也遠遠不夠2萬提對單數量。
買不到茶葉,那以17萬元/提的價格退款給買家行不行?大部分賣家是做不到的,因為損失實在太大了,他們完全無法承受,導致產生無數爆雷現象。
有的賣家手中有現貨,卻不願意把現貨交給賣家。因為賣家們認為現在價格茶葉激增,不能以一開始開空單的價格交付現貨給買家,這是見利忘義,違背行規的行為。
買家看到賣家明明有貨卻不給他們,便動用蠻力,當街搶茶。
“倉頡號”變成“搶劫號”,真是可笑之至。
後來某茶葉市場交易平臺釋出通知稱,為避免矛盾激化,減少衝突,暫時停止了“倉頡號”的報價。
線下交易沒有第三方平臺介入,僅以市場誠信為基礎,前面提到的“空單”,實際是一張送貨憑證,並沒有抵押物等實質性的約束條件。
十幾萬、幾百萬的貨款交易只憑借一張交貨單很容易出現問題,一旦出事難以維權,出現爆雷問題。
入局了,必然有“賠”的風險。
炒家們會不知道這個經濟學原理嗎?當然,他們肯定知道,只不過想賭一次發財的機會,成為別人口中的暴富傳說。
針對此次“倉頡號”事件,多位律師表示,炒作具有期貨屬性的普洱茶涉嫌違規;任何期貨買賣都要納入監管渠道,金融茶的交易並不是簡單的你情我願的買賣。
後話
炒家們對炒作金融茶如此癲狂,讓人不免聯想到2007年普洱茶崩盤前夕。那時候芳村周遭所有人買賣普洱茶也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連環衛工、小賣部老闆、酒店前臺、貨車司機都參與了交易,最終也逃不過崩盤的命運,多少人負債累累,妻離子散!
任何事態發展到需要國家出手,必定是市場環境已經醜態畢露,今有銀保監會發文警示,前有云南政府紅標頭檔案。
對於炒家來說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卻是一大利好,也許好茶會離茶友們越來越近了。
當茶葉回到正常的軌道,行業才能正常運轉下去,否則,遲早會再有崩盤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