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寒飲
(1)寒飲證:臨床多見咳嗽,怔忡,飲食減少,兩腿畏寒,甚則臥床不起,
(2)寒飲阻肺: 寒飲阻肺證概念:寒邪與痰飲結合,壅阻於肺,肺失宣降所表現的證候。古稱“支飲.
1.小青龍湯(外寒內飲)(見今日頭條——中醫十大名方之小青龍湯與現代疾病的治療)。
2.小青龍加石膏:(飲鬱化熱)
組成服法:麻黃9克、芍藥9克 、桂枝6克 、細辛3克 、甘草6克 、乾薑3克、五味子3克 、半夏9克 、石膏9克。上九味,以水1升,先煮麻黃去沫,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分兩次服。
功能主治:解表化飲,清熱除煩。治肺脹,心下有水氣,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
3.厚朴麻黃湯方(理氣降逆)
組成服法:厚朴5兩,麻黃4兩,石膏如雞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乾薑2兩,細辛2兩,小麥1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1.2升,先煮小麥熟,去滓,納諸藥,煎取700毫升,溫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功能主治:咳而脈浮者。咳而大逆,上氣胸滿,喉中不利,如水雞聲,其脈浮者。
4.射干麻黃湯(咳痰痰盛、喉中有水雞聲)
組成服法:射干9克,麻黃12克,生薑12克,細辛、紫菀、款冬花各9克,五味子3克 ,大棗7枚,半夏9克。上九味,以水12升,先煎麻黃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溫服。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飲止咳。治外感風寒,痰飲上逆,咳而上氣,喉中有水雞聲。
5.苓甘五味姜辛湯(表寒較輕的痰飲咳喘)
組成服法:茯苓12克、甘草6克、乾薑9克、細辛3克、五味子6克。上藥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溫服。
功能主治:溫肺化飲。治咳逆。寒飲內停,咳嗽痰稀,喜唾,胸滿喘逆,舌苔白滑,脈沉遲。
6.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湯(表寒較輕的痰飲咳喘兼有嘔吐)
組成服法:茯苓4兩,甘草2兩,細辛2兩,乾薑2兩,五味子半斤,半夏半斤。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溫服。
功能主治:去胃中之飲。逐飲止嘔。主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肺寒留飲,咳嗽痰多,清稀色白,頭昏目眩,胸滿嘔逆,舌苔白膩,脈沉弦滑。
7. 苓甘五味草加姜辛半夏杏仁湯(表寒較輕的痰飲咳喘兼有形腫)
8. 苓甘五味草加姜辛半夏杏仁大黃湯(表寒較輕的痰飲咳喘兼胃熱上衝見面如醉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