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夏熱冬冷地區以及嚴寒地區的居住建築冬季都需要採暖,這些地區佔到了90%以上的國土面積,隨著2000年以來房地產的快速推進,新增建築面積達到了目前達到節能指標(居住建築2007年強至65%的新標準)的僅百分之十,高達90%的新建建築,實際能耗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傳統建築能耗還高。
在同樣的天氣下,近年新建建築室內已熱得需要開啟空調的時候,中國五、六十年代傳統建築室內仍涼爽宜人;在冬季採暖季節即將來臨的時候,新建建築室內已冷得像冰窖一樣,但五、六十年代的傳統老建築室內卻仍很溫暖。因為五、六十年代傳統建築圍護結構隔熱效能都比新建建築高,可以依靠自然通風,調節建築圍護結構本身的蓄熱放熱,使建築室內環境冬暖夏涼,所以,可大大降低建築空調使用率。
以北京為例,2007年之前的居住建築節能率只有50%,採暖季耗熱量指標為30.1w/㎡,達到65%節能新標準的建築採暖季耗熱量指標為20.6w/㎡,與同緯度、等氣候條件下的瑞典、丹麥、芬蘭、荷蘭(採暖耗熱量指標11w/㎡)等國家相比,耗熱量幾乎多了1倍。由此可見夏熱冬冷地區的建築節能工作任重道遠。
根據電熱膜地暖在鄭州地區的執行跟蹤情況來看,採暖季從每年11月15日開始外界溫度逐步降低到3月15日溫度回升為120天,執行費用的高峰區間在元月份到2月中旬的45天時間裡,外界溫度不斷下降、室內外溫差逐漸加大,採暖耗熱量而達到值,2月中旬之後外界溫度開始逐漸回升,執行費用也隨之下降,採暖季每平米執行費用為26-30元左右。影響執行費用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築的保溫隔熱效能。這個指標取決於開發商建造的房屋是否達到節能標準,2007年後的河南地區居住建築應達到65%的強制標準。
2、室內外溫差。室內設定溫度一般在18度左右,設定溫度越高透過圍護結構(門、窗、牆體等)向外界散失的熱量也越多,執行費用就會相應增加。建議電採暖使用者可以根據房間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時分室設定,比如有人房間舒適執行(18-20度),無人房間低溫保持(12-15度),外出(10-12度),每降低一度將節能5%的能源消耗。
3、房子在樓層的位置。高層和邊間一般耗熱量要略高於其他位置。
4、入住率以及鄰居是否有采暖。入住率過低(70%以下)或鄰居無採暖,透過戶間熱傳遞相應增加的採暖執行費用。
5、天氣因素。如持續低溫、雨雪、大風天氣,室內外溫差加大,進一步增加了耗熱量。
6、冷空氣滲透量。這個取決於門窗的密封性,特別是窗戶,平開窗的密封性優於推拉窗。
電地暖一定要在節能型建築中使用,非節能建築不建議設計電地暖,尤其不建議採用發熱電纜。河南漯河、鄭州等地個別樓盤整體安裝了發熱電纜電地暖,因建築節能率較低,門窗、牆體保溫在建造中達不到設計的節能標準、建築本身的耗熱量較高等因素,使用者在採暖季使用中電費過高,不僅造成了使用者對產品的不信賴,也對電採暖今後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發熱電纜屬於線式採暖,本身升溫時間較長,加之發熱電纜地暖安裝後需要回填水泥層,如果鋪設瓷磚,水泥層將達到7、8公分厚,發熱電纜地暖系統啟動後需要3、4個小時持續加熱,升溫過程中將消耗大量的電能,甚至有些使用者認為"溫度設定的高就會熱得快一些",也是導致發熱電纜執行費用過高的原因。
1992年哈爾濱建築大學建立"低溫輻射電熱膜應用實驗室",引進美國公司採用宇航技術生產的低溫輻射電熱膜供暖系統,進行設計、安裝、執行測試的跟蹤研究。實驗結果表明電熱膜採暖的舒適性、便捷性與控制度均優於傳統採暖方式,並從理論上確定了電熱膜在我國的發展方向。經過十幾個採暖季的驗證,聚暖科技電地暖、電熱膜系統無故障、免維護、舒適性高、執行費用低廉而贏得了使用者的信賴和好評。聚暖科技電地暖產品設計限度地提高了用電效率,採用精密的印製技術,在一平方尺的地方可以用低阻值電熱膜覆蓋超過66%的區域,它面式發熱、升溫快、傳熱效率高,比起電纜及其他發熱更具優勢,並被作為基礎熱源而在全球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