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班主任說,一年級學生時常“撒謊”。沈麗新老師認為,一年級學生的這種“撒謊”內涵很多:有可能是理解能力的問題;有可能是記憶誤差所致;還有可能是心存恐懼、為了逃避責任。這需要班主任用心甄別,不可簡單粗暴定義為“撒謊”,也不可過於寬容,給予相應的批評、指導與幫助是智慧之舉。
————————————————
一年級學生常常“撒謊”。各種各樣的謊言有時候拙劣,有時候天衣無縫,有時候無傷大雅,有時候也會導致教師與家長之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這樣的“撒謊”行為背後是什麼?是道德品質問題?是家庭教養問題?
即使學生確實“撒謊”了,教師也要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發現“撒謊”背後的“真相”。
理解學生的記憶偏差。曾發生過一次尷尬的家校互動:一大早一個家長不斷給我發信息,宣告自己沒有不尊重我,要求到校面談、解釋。在交流中發現,一切誤會都來源於學生向父母轉述我說的話時出現了問題。
前一天,我在班裡說:“一些家長還沒有完成‘安全教育平臺’上的作業,你們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快點完成,老師覺得爸爸媽媽按時完成平臺作業,是尊重孩子的表現。”結果到一年級孩子嘴裡就成了“老師覺得爸爸媽媽不夠尊重老師”。
這樣的行為是撒謊嗎?其實不是,是記憶偏差,是理解有誤,是表達不準確。為了打消家長的不安心理,我又讓孩子回家轉述我講的話,同時把所講內容寫成文字發到了家長群裡,家長透過對比發現,沈老師講的話與孩子的轉述是不同的。
這個“謊言”也提醒我,重要的事情不讓學生轉述,用文字在家長群裡公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覺得不合邏輯的時候不追問。學校的慣例,每週一學生要穿校服,因為有升旗儀式。剛開學時,我不僅在週五放學時通知家長“請提醒孩子下週一穿校服”,週日晚上還會再通知一次。一個月之後,我就省略了週日晚上的通知。
一個週一早上,趙充沒有穿校服。我一邊找他家長的電話號碼準備聯絡,一邊隨口問:“今天週一,你為什麼沒有穿校服?” 趙充脫口而出:“媽媽說今天不要穿校服的。”顯而易見這不符合邏輯——媽媽不可能說“今天不用穿校服”。
我並不就這個問題跟孩子繼續對話,而是儘快聯絡家長並告知:“週一學校規定孩子要穿校服,如果家裡實在沒人送校服過來,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大家都穿校服,就趙充不穿,他會不自在的。”因為這樣的對話基於孩子的感受,家長馬上把校服送到了學校。
“媽媽說不要穿校服”的謊言背後,也許是恐懼。孩子有可能害怕媽媽批評:“為什麼自己記不住週一要穿校服?”也可能怕老師批評:“為什麼不提醒媽媽週一給你準備好校服?”這種恐懼背後是沒有安全感,孩子覺得犯錯誤是一件特別嚴重的事。所以當察覺自己犯錯之後,他第一反應是推卸責任,不敢承認。
教師需要治癒學生這種恐懼,與學生締結良好的師生關係。當學生不恐懼的時候,他才有可能主動承認錯誤並真誠道歉:“老師,我錯了。我會記住下週一穿好校服的。”這樣的道歉才是有意義的,謊言才會越來越少。
不給學生製造持續撒謊的機會。一年級上學期,因為英語還沒有學寫字母,所以學生每天的家庭作業就是讀讀課文、讀讀我給他們整理的講義。一開始,為了督促孩子養成習慣,我請家長在講義上籤好“已讀 某日/某月”。有心的家長會每天督促孩子朗讀,並且每天簽字。我也會時常抽查。
有一次抽查到張哲,講義上沒有“已讀 某日/某月”的字樣。如果我問:“家長怎麼沒有籤‘已讀’?”十有八九會聽到“我讀了,但是媽媽忘了籤”。如果我追問:“你什麼時候讀的?媽媽為什麼不簽字?”也許會聽到更多的“理由”。“你真的讀過嗎?”也許會刺激學生再一次撒謊。當然,“真的讀過,但媽媽忘了籤”的可能也是有的,只是機率比較小。
我看到沒有“已讀”的簽字,不會問學生“為什麼沒簽字”,也不會問學生“在家到底有沒有讀”,而是直接請學生讀給我聽。如果讀得好,就過關,再叮囑一句“下次讀了請媽媽簽字”。如果讀得不好,我就單獨輔導,並叮囑一句“今天回家好好聽錄音,好好跟讀,讀完後請家長簽好‘已讀’,老師明天檢查你。”因為有無簽字不是重點,重點是學生是否會讀了。讓學生意識到教師的要求不會變,作業必須完成,沒有空子可鑽。
面對各種“撒謊”事件,教師要先解決問題,然後再探究學生是否撒謊。如果確認學生在撒謊,我們的確要對他進行批評教育。學生如果養成撒謊的習慣,於他的終身發展都有不良影響。
但是,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撒謊”的內涵就複雜很多。可能是理解能力有問題,可能是記憶誤差,可能是心存恐懼,可能是為了逃避責任等,這都需要教師用心甄別,不可簡單定義為“撒謊”,也不可過於寬容,給予相應的批評、教育、幫助才是智慧之舉。
(沈麗新,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東延路實驗學校英語教師、班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中國而教”首批培訓師,九江學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出版有《讓學生看見你的愛》等專著)
《中國教師報》2021年07月14日第11版
作者:沈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