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權為FitEmpire健身領域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型別:健身科普文章
內容標籤:果糖 水果 肝臟代謝
減肥圈有個經典的智商稅吃法,不吃飯,只吃水果。很多人樂此不疲地嘗試這種食譜的各種版本。
但如果你關注過健美運動員的刷脂過程,又會發現,大神們展示自己飲食的時候,水果基本上很少出現,更不可能作為碳水來源。
多吃水果有問題?果糖有害?
為什麼健美運動員只青睞特定幾種水果?
健身人群該如何攝入水果?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還是得先了解一下果糖。
果糖
先說果糖的優點
熱量差不多的情況下,甜度是所有天然甜味劑中最高的,代謝也不需要胰島素,對血糖影響小。
而且果糖這成分,性狀穩定,低溫下易溶解,又有吸水特性,所以在食品工業中是非常優秀的甜味劑。
但果糖最大的問題在於代謝。
之前索隊寫甜味劑科普,寫到很多工業代糖,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但副作用確實有限,因為幾乎不代謝就排出體外了,不少評論還是會一直擔心安全問題。
而果糖,完全是天然來源,味道也好,水果也很普遍,似乎最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一種。但其實受到代謝機制的影響,對人體的負面效果可能更大。
果糖的代謝:
果糖進入體內,不會被腸胃吸收用於供能,而是需要在肝臟中分解,轉化為葡萄糖、糖原和乳酸。
這作用機制圖,太複雜的不細說了,就說3個顯著的影響:
-高尿酸、痛風機率變大
肝臟分解果糖需要大量ATP,所以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果糖,會讓肝臟裡的ATP瘋狂工作變成AMP——尿酸的一種底物,從而導致高尿酸、痛風。
-增加肝臟脂肪含量
果糖在肝臟裡代謝的時候,一小部分會直接轉化為脂肪酸,儲存在肝臟內,所以脂肪肝和果糖攝入多是有明確聯絡的。
如圖,飲用葡萄糖和果糖飲料連續10周後,受試者身體成分的變化。灰色柱狀體為葡萄糖組,斜線柱狀體為果糖組。SAT是皮下脂肪組織,VAT是內臟脂肪組織。果糖組顯著地增加了更多內臟脂肪。
-血液中脂肪留存時間變長
除了直接變成肝臟裡的脂肪,果糖的攝入量還會影響血液內脂肪(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清除率。
即使你總攝入沒有超標,果糖也會讓脂肪在你血液裡被清除得更慢——而脂肪在血液裡停留的時間越長,心血管疾病風險越大。
果糖的代謝風險,主要是工業化帶來的。
因為在大部分漫長人類歷史,果糖的消費量一直很低,甜味曾經是一種奢侈品。所以人體整個代謝系統是主要是為了消耗葡萄糖(澱粉來源最廣泛)設定的。
直到19和20世紀,糖的消費量才激增。1960年代由於技術突破,果糖開始因為成本低,味道好開始在食品工業廣泛流行——這趨勢幾乎和人類肥胖率相吻合。
所以隨著各種研究推進,果糖攝入量和心血管疾病(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正相關的發現越來越多。因為即使不談果糖代謝優先增加內臟脂肪的特性,攝入果糖本身甜度高,飽腹感又更弱(不容易收到胰島素反饋),確實更容易使人肥胖。
對健身人群的飲食建議
當然,說了這麼多果糖導致的潛在風險,索隊並不打算說,果糖是一級危險品,十惡不赦,或者說健身/減脂就不該吃水果。
前面說過,果糖進了肝臟,也不是全變脂肪,大部分都會轉化為葡萄糖或者肝糖原參與供能——所以訓練前後補充水果非常合適。只要不是把水果當主食還欺騙自己在減脂,正常吃水果是根本沒問題的。
另外,各種研究結論說了果糖會促進脂肪的形成,也不意味著整體脂肪會增加。只要有熱量缺口,內臟脂肪一樣會被代謝。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精加工食品和含糖飲料攝入量(配料表常見字眼:“果糖”、“果葡糖漿”、“玉米糖漿”)。
餅乾、糕點就不說了,但大家常常忽略很多果汁、飲料調味用的也是果糖。因為果糖除了甜度高,還有“越冷越甜”的特性,非常適合用在冷飲裡。
尤其是一些“健康”食品,還會標榜自己0蔗糖來偷換概念,然後暗戳戳用果糖調味。
——聽起來很健康,實際上對身體的危害更大。這裡索隊再次鞭屍某熱門無糖飲料品牌的虛假宣傳。
而嚴格的健美備賽期選手,就必須要對自己的果糖攝入量和攝入時機進行控制了。
喜歡吃水果的,可以選擇特定種類:
比如藍莓果糖含量就很低,還富含花青素,可以滿足你的口腹之慾的同時,還有抗氧化的保健效果。再比如青蘋果(注意是青蘋果)果糖含量低又有豐富的蘋果酸,直接附帶增肌功效。
總結
從代謝機制看,果糖對於人類來說不是必需品,有時候甚至會成為累贅,對於健身愛好者,索隊有以下建議:
-水果適量,不要當主食,練前練後吃最佳,有條件儘量選果糖含量低的水果。
-關注配料表,警惕精加工食品和飲料,不要被無良商家們的“0蔗糖”噱頭晃花眼,配料表裡可能一樣有坑。
-痛風、脂肪肝患者,尤其要注意果糖攝入量。
-果糖,常見的是蜂蜜水,由於在肝臟中代謝,還有一定解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