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攝影報道
千年雄關古道,神秘摩崖石刻。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是荔枝古道的重要節點。古道上的馬渡關,因唐代天寶年間建立的閬英驛而興盛,因明代朝廷在此正式設關而聞名。如今,古道留存,古驛難尋,唯有一塊久經風霜的巨石尚可見證。這是一塊會說話的石頭——浪洋寺摩崖造像,與那些斑駁的題記相互印證,能讓人穿越千年。日前,封面新聞記者走近浪洋寺摩崖造像,探尋沉寂千年的傳奇。
唐太宗欽命修建
曾經的寺廟僅存一塊巨石
“浪洋寺的前身,是在唐朝貞觀年間,由唐太宗欽命修建的豐饒寺。眼前的遺存,僅僅只是當年豐饒寺的冰山一角。規模雖然很小,但價值非凡,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王成陸,浪洋寺的守護人,也是馬渡關石林景區的一名講解員,據他介紹,豐饒寺在唐代是一座輝煌的大寺廟,被譽為川東四大名寺之一。
“豐饒寺規模宏大,寺前是個巨大的中庭,前面有十九級條石臺階,直達金頂紅牆的三重大殿。”王成陸介紹,其題記碑文中有明確記載,鹹通十二年,經東鄉縣令、閬英縣治所馬渡主薄、石鼓縣押司三人合力籌資擴建,其規模更大。此後,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由功德主前閬英縣主簿蘇孟進、豐饒寺主宋進帶領當地縣官紳士,共同修佛殿,奉佛供養。
在王成陸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殘存的“豐饒寺”字樣。2017年,當地政府新修了浪洋寺,專門保護一塊巨石,這三個字位於巨石右側的題記中。若不是藉助手電筒光從側面照射,記者已很難用肉眼辨認。
宣漢縣文管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專家考證,唐末宋初,豐饒寺在戰亂中被毀,後於宋雍熙四年重建如初,寺名大慈寺,明景泰元年改為豐饒寺,明景泰一九年再更名為浪洋寺。該寺院最終毀於民國火災,目前僅剩一座摩崖造像,長9米、寬4米、高4.2米,摩崖造像面積83.64平方米,存有24龕145尊佛像——這便是豐饒寺僅存的那塊有摩崖造像的巨石。
2016年4月至5月,首都博物館、西北大學專家駐紮馬渡關,對該處摩崖造像開展全面考古工作,在題記中共發現6個年號,分別為:唐肅宗時的至德元年(756年)、唐代宗時的永泰元年(765年)、唐懿宗時的鹹通十二年(872年)、唐昭宗時的大順二年(891年)、宋太宗時的雍熙四年(987年)和宋高宗時的紹興元年(1131年)。
全國僅存三尊
中國最早的男觀音在這裡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浪洋寺摩崖造像,145尊佛像中,最珍貴的是這尊唐代的男觀音。”王成陸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儲存完整的男觀音摩崖石刻造像,全國目前僅存三尊,除了四川宣漢這一尊外,另兩尊,一尊位於福州市永泰名山室,一尊位於重慶銅梁侶俸鎮。
這尊男觀音造像雕工細膩,線條流暢,形神具備。造像以站立的姿態深嵌在巨石上,左手持瓶,右手握枝,身體與巨石融為一體。從外形上看,造像肌肉勻稱,衣褶以條稜表現,線條、輪廓流暢自然,造型姿態莊嚴靜穆,神態雍容鎮定,大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莊重威嚴。
“觀音是東漢時期從印度流傳到我們國家的,它是藏傳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根本,是滋潤、慈悲、善良的化身。”王成陸介紹,觀音傳入中國之初,是以“觀自在”(男觀音)的形象高坐佛堂,南北朝及唐代後才逐漸演變為“觀音菩薩”(女觀音)。浪洋寺摩崖造像中的男觀音,從整體上看是男身女相。從造像旁邊的題記中能夠找到文字印證,其建成時間為756年,“我們這一尊是年代最早的,藝術價值極高。”
王成陸守護浪洋寺摩崖造像多年,直到2015年有考古專家清理出這尊佛像後,他才知道這是一尊男觀音石刻造像。“專家說,浪洋寺摩崖造像及男觀音石刻造像,印證了歷史上的‘大唐盛世、馬渡雄風’。另外,巨石上的天龍八部題材和飛天題材,在四川地區的唐代石窟非常流行,也能說明這一點。”
在浪洋寺摩崖造像中,天龍八部的諸神造形,多為非人形的鬼面,方面大臉,怒目圓睜,與佛祖慈悲、菩薩柔媚、天王勇猛、力士剛勁互映互襯。佛龕頂部的飛天,身體呈V形,頸部戴項圈,手腕戴手鐲,呈半裸姿態,長裙至足,舞動飛揚,栩栩如生。
圍繞男觀音造像,巨石上刻畫了不少信眾。其中一龕中,第一人為女裝主婦,小髻,有披肩,寬袖長裙,跪拜佛前。其身後跟隨兩位身穿寬袖長裙的女眷,雙手合十;女眷前面有男童和女童。“這是一家人在供養朝拜,是我們這裡的唐代老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王成陸介紹,另外一些供養人形態各異,生動再現了古代人的生活場景。
漫步雄關古道
帶你穿越千年夢迴唐朝
浪洋寺摩崖造像所在的馬渡關,因三國名將張飛越馬飛渡沙溪河而得名,是唐朝天寶年間荔枝古道最重要的驛站。
東漢建安十八年,劉備南下攻打成都,軍師龐統死於雒城(廣漢),漢軍在雒城被劉璋部將張讓圍困,而北方的曹操,派遣張郃從北面向葭萌進攻,腹背受敵的劉備急忙向荊州孔明求救。孔明令張飛引兵取大路奪巴州(巴中)以抵抗張郃。張飛一路飛奔,在閬英被沙溪河攔住去路。軍情緊急,張飛楊鞭催馬,冒險飛渡沙溪河,由此傳為佳話。後人在此勒石刻碑:“張飛躍馬飛渡”,原來的閬英場,此後被喚作“馬渡關”。
閬英古驛最早設於唐代貞觀年間,天寶年間升級為閬英縣。閬英縣建治馬渡,從盛唐到宋元時期得以長足發展。明朝年間,朝廷正式在馬渡設關,“馬渡關”從此聞名。馬渡關自古就是川東地區的交通要道,也是四川北進中原的鎖鑰雄關。唐代天寶年間的楊玉環是四川人,幼時在老家即愛食荔枝,當了貴妃仍念念不忘鄉情。為此,唐玄宗命人開拓荔枝道,成功博得“一騎紅塵妃子笑”。
據《大唐久典》記載,從唐朝初年到唐玄宗時期,全國一共有1639個驛站,其中水驛260個,陸驛1297個,水陸兼備的驛站有86個。馬渡關,便是荔枝道上一個重要的驛站。北宋時的《橘水集·與王楷書》,記載了荔枝道的興衰:“自洋南至達州,往日曾為驛程,今雖壞廢,興工亦不難矣。”明清時,荔枝道成為川陝客商的重要道路而再度興盛,史料《三省邊防記》稱之為“川陝要道”。
浪洋寺摩崖造像,雖藏在深山裡,但在古代,它正好位於荔枝道這一交通要道上,便於過往信眾參拜。途徑馬渡關的荔枝古道儲存完好,當地政府對其進行修復後,已成為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2017年1月,包含浪洋寺摩崖造像在內的馬渡關石林景區,成功建立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漫步千年雄關古道,觸控神秘摩崖石刻,夢迴大唐,穿越千年。那一塊會說話的巨石,或許會幫你開啟一場傳奇之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