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可以看到春天與冬天同框?如何在一天之內走遍人生所有“彎路”?哪座山比珠峰還難爬?哪條路可以一口氣開上天?“螢火蟲之森”真的存在嗎?如何走進賽博朋克的世界?……
此時,在北京飛馳的地鐵線路中,有5萬扇門正承載著馬蜂窩“北極星攻略”的靈感式問題,在乘客好奇的眼光中不斷開合。這些與旅行相關的問題和答案,與北京地鐵一起穿梭在這座年輕人密度超高的城市中。
“奇奇怪怪”的旅行問題不斷吸引著乘客拿起手機掃描二維碼,進入“北極星攻略”來尋找答案。
對於旅行者來說,即便是在其生活的城市,一次充滿儀式感的週末拍照打卡,一次在城市近郊的爬山看日出,都算是一場旅行——旅行不再意味著遠行,出門玩也可以很精彩。
疫情深刻改變了旅行者的消費習慣。馬蜂窩旅遊聯合創始人、CEO陳罡曾預測:“三年後,中國人外出旅行的次數會有一倍的增長,旅遊市場一定會變得更大。”這個判斷,其依據就是遊客在疫情後旅行頻次的提高,以及把旅行當成生活方式的年輕一代的新型消費習慣。
從“種草”到“拔草”,年輕使用者的靈感幾乎都來自線上。當各大平臺的海量資訊讓遊客眼花繚亂、爭當流量“蓄水池”的時候,馬蜂窩反其道而行之,將為遊客節省時間為終極目標,提供高效的“超級內容”,精選個性化玩法。
“我可能去了一個‘假’南京。”這是乘客Alan看到馬蜂窩地鐵廣告後的感受。螢火蟲之森真的存在嗎?被這個問題吸引的Alan開始掃碼檢視答案。當南京的“北極星攻略”出現時,他不禁深深懷疑自己多次造訪的南京是“假”的。因為他不只去過一次明孝陵,卻從未看到過圖片中螢火蟲飛舞的場景。“看來還要再去一次”,Alan感嘆。
這樣“大眾”目的地的“小眾”玩法和產品,在“北極星攻略”裡比比皆是,它透過高度結構化的旅行玩樂內容,集吃喝玩樂、打卡拍照和小眾體驗產品於一體,為旅行者提供旅遊消費決策的一站式服務。
“北極星攻略”的誕生標誌著馬蜂窩涵蓋了攻略、筆記、問答、影片、直播等形態的內容“森林體系”的建立。據瞭解,“北極星攻略”推出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覆蓋了全國所有的熱門目的地,幫助了1.8億的旅行者出行遊玩。
馬蜂窩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地鐵廣告投放就是想告訴熱愛旅行的人們,即便不能出境旅遊,我們的祖國也有千萬種新玩法等待被發現,馬蜂窩隨時與熱愛旅行的人相伴。“我們希望地鐵上這5萬扇開啟的門,都能通向旅行者的心。”
每個月,馬蜂窩都會在全國各地開展社群活動。海南“出片大賽”、以深度體驗為主題的“週末請上車”、閒逛東交民巷、樂谷銀灘飄流、體驗人魚的世界、老廠玻璃房的秘密音樂會,等等……“蜂首俱樂部、未知旅行、未知飯局這些IP,就像我們的接頭暗號,馬蜂窩一招呼,大家就都來了。” 旅行達人@猹哥兒 這樣說。
社群的構建是常年累月、聚沙成塔的過程。在陳罡看來,“我們一直在與使用者、旅遊達人發生著真實的聯絡,重視內容背後的每一位分享者,透過社群機制給予激勵,永遠共情更新的世代。”
自2018年開始,馬蜂窩就不斷幫助創作者實現商業化,“創作者開放平臺”應運而生。馬蜂窩用“創作者開放平臺”連線達人,商家和創作者,透過激勵機制促進優質內容的生產,同時讓更多使用者從中獲得收益。目前,馬蜂窩已經擁有數以十萬計的專業旅遊作者在該平臺上,他們既有自己穩定的粉絲群體,也具備旅遊攻略、旅行影片內容的創作能力。
“對於馬蜂窩來說,我們要從內容的高效,走向產業的縱深。做內容容易,做專業高效的內容很難,打造遊客喜歡的體驗和產品更是難上加難。但馬蜂窩可以。”陳罡說。(戰釗)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