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藥學科 郭中州
【#長津湖戰役三個冰雕連僅2人生還#】#真實的長津湖戰役比電影更殘酷#:當年,志願軍戰士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中,與美軍展開殊死對決。美軍有坦克、飛機、大炮,補給充足;志願軍卻是“小米加步槍、土豆加雪球”,大量戰士凍死凍傷,凍傷減員超3萬!致敬英雄,吾輩自強!
凍僵簡介
凍僵又稱意外低體溫,是指下丘腦功能正常者處在寒冷(-5℃以下)環境中,其中心體溫(CBT)<35℃並伴有神經和心血管系統損害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通常暴露於寒冷環境後6小時內發病。凍僵病人體溫越低,病死率越高。通常CBT在25 ~27℃時難以復甦成功。寒冷導致的凍傷或組織壞死不屬於本文討論範疇。
病因
大多數病人發病有區域性和季節性。凍僵常見於以下3種情況:①長時間暴露於寒冷環境而又無充分保暖措施和熱能供給不足時,如登山、滑雪者和駐守在高山寒冷地區的邊防軍戰士等;②年老、體衰、慢性疾病(痴呆、精神病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和嚴重營養不良病人在低室溫下也易發生;③意外冷水或冰水淹溺者。
發病機制
凍僵嚴重程度與機體暴露環境的溫度、溼度、風速、時間、部位及機體的營養狀態及抗寒能力有關。寒冷刺激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外周血管收縮。隨著機體暴露時間延長,組織和細胞發生形態學改變,血管內皮損傷,通透性增強,血液無形成分外滲及有形成分聚集,血栓形成,導致迴圈障礙和組織壞死。細胞脫水及變性引起代謝障礙。
凍僵時,病人CBT狀態不同,體內代謝改變不同:
①輕度凍僵(CBT 35-32℃):寒冷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引起面板血管收縮,心率及呼吸頻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壓升高,腦血流增加及寒冷性利尿(cold diuresis),機體防禦性出現散熱減少和基礎代謝增加。寒冷時,肌張力增加和寒戰,耗熱增加,加速寒冷傷害。
②中度凍僵(CBT 32-28℃):此時體溫調節機制衰竭,寒戰停止,代謝明顯減慢,引起MODS或MOF,體溫每降低1℃,腦血流減少7%,代謝速度減低約6%,CBT<30℃時,竇房結起搏頻率減慢引起心動過緩、胰島素分泌減少及血糖升高、外周組織胰島素抵抗。
③嚴重凍僵(CBT<28℃):內分泌和自主神經系統熱儲備機制喪失,基礎代謝率下降50%,室顫閾下降,呼吸明顯變慢;體溫低於24℃時,全身血管阻力降低,不能測到血壓,神志喪失,瞳孔散大,最終死於迴圈和呼吸衰竭。
臨床表現
1、輕度凍僵 病人表現疲乏、健忘和多尿、肌肉震顫、血壓升高、心率和呼吸加快,逐漸出現不完全性腸梗阻。
2、中度凍僵 病人表情淡漠、精神錯亂、語言障礙、行為異常、運動失調或昏睡。心電圖示心房撲動或顫動、室性期前收縮和出現特徵性的J波(位於QRS綜合波與ST段連線處,又稱Osborn波)。體溫在30℃時,寒戰停止、神志喪失、瞳孔擴大和心動過緩。心電圖顯示PRR期、QRS綜合波和QT間期延長。
3、嚴重凍僵 病人出現少尿、瞳孔對光反應消失、呼吸減慢和心室顫動;體溫降至24℃時,出現僵死樣面容;體溫<20℃時,面板蒼白或青紫、心搏和呼吸停止、瞳孔固定散大,四肢肌肉和關節僵硬,心電圖或腦電圖示等電位線。
診斷
通常根據長期寒冷環境暴露史和臨床表現不難診斷,CBT測定可證實診斷。CBT測定採用兩個部位:①直腸測溫:應將溫度計探極插入15cm深處測定體溫;②食管測溫:將溫度計探極放置喉下24cm深處測取體溫。
治療
積極採取急救復甦和支援措施,防止體熱進一步丟失,採取安全、有效的復溫措施和預防併發症。
(一)現場處理
迅速將病人移至溫暖環境,立即脫去潮溼的衣服,用毛毯或厚棉被包裹身體。搬動時要謹慎,以防發生骨折。
(二)院內處理
1、急救處理 在未獲得確切死亡證據前,必須積極進行復蘇搶救。對於反應遲鈍或昏迷者,保持氣道通暢,進行氣管內插管或氣管切開,吸入加熱的溼化氧氣。休克病人復溫前,首先恢復有效迴圈容量。CBT<30℃者,對阿托品、電除顫或置人心臟起搏器常無效。也有報道CBT 20.4℃除顫成功者。
2、復溫技術 根據病人情況,選擇復溫方法和復溫速度。對於老年或心臟病病人,復溫應謹慎。
(1)被動復溫:即透過機體產熱自動復溫,適用於輕度凍僵者。將病人置於溫暖環境中,應用較厚的棉毯或棉被覆蓋或包裹病人復溫,復溫速度為0.3~2℃/h
(2)主動復溫:即將外源性熱傳遞給病人。適用於:①CBT<32℃;②迴圈狀態不穩定者;③高齡老人;④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⑤內分泌功能低下;⑥疑有繼發性低體溫者
1)主動體外復溫:直接體表升溫方法,用於既往體健的急性低體溫者。可用氣熱毯、熱水袋或40~42℃溫水浴復溫,復溫速度1-2℃/h。復溫時,將復溫熱源置於胸部。肢體升溫增加心臟負荷。
2)主動體內復溫:透過靜脈輸注40-42℃液體或吸入40 ~45℃溼化氧氣或40 ~45℃灌洗液進行胃、直腸、腹膜腔或胸腔灌洗升溫,復溫速度為0.5-1℃/h。也可經體外迴圈快速復溫,復溫速度為10℃/h。心搏呼吸停止者,如果體溫升至28℃以上仍無脈搏,應行CPR及相關藥物治療。體溫升至36℃仍未恢復心搏和呼吸者,可中止復甦。
3、支援和監護措施
A、支援措施
1)補充迴圈容量和熱能:靜脈輸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生理鹽水溶液(輸液量20ml/kg)恢復血容量。低溫病人肝臟不能有效代謝乳酸,勿輸注乳酸林格液。同時,要注意糾正代謝及電解質紊亂,補充熱能。
2)維持血壓:早期維持MAP>60mmHg。如果補充容量和復溫後血壓未恢復,靜脈予多巴胺2~5μg/(kg·min)。血壓正常病人,靜脈小劑量硝酸甘油可改善重要器官血液灌注。
3)恢復神志:神志障礙者給予納洛酮和維生素B1治療。
B、監護措施
1)放置鼻胃管:凍僵病人胃腸運動功能減弱,常發生胃擴張或腸麻痺,放置鼻胃管行胃腸減壓,以預防嘔吐誤吸
2)生命體徵監測:透過CBT監測評價復溫療效;通常經脈搏血氧儀(pulse oximetry)監測血氧飽和度無意義;持續心電監測,及時發現心律失常;避免放置Swan-Ganz導管,以防引起嚴重心律失常。
3)血糖監測:復溫前,血糖升高(110 ~ 180mg/dl)無需胰島素治療,以避免發生低血糖。復溫後,熱能需求增加,胰島素分泌正常,血糖漸恢復正常。
4)放置Foley導尿管:觀察尿量及監測腎功能。
4、併發症治療
低體溫持續時間較長時,常發生非心源性肺水腫、應激性潰瘍、胰腺壞死、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和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等併發症。凍僵病人,能誘發支氣管黏液溢,由於保護性咳嗽反射能力喪失,常會發生肺不張、吸入性肺炎和復溫後肺水腫。出現上述併發症應進行相應處理。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