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主持人趙忠祥生於1942年,2020年1月16日因鱗狀細胞癌被奪去生命。如果不是因為這種特殊的癌症,或許這位老藝術家還能活得更久。
2019年12月,趙忠祥先生因為腿部出現明顯的不適,前往醫院檢查,此時所有人都以為他只是患上了某種常見的老年病。誰知道在醫院檢查完後,醫生高度重視他的情況,經過病理分析,趙忠祥被確診為“鱗狀細胞癌”並且已經擴散全身。
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趙忠祥經歷了病痛、消瘦、死亡,讓人不得不感慨“鱗狀細胞癌”的致死速度怎麼可以這麼快?
醫生再次提醒,這種癌聽起來陌生,實際卻很常見。鱗狀細胞癌是一種經常發生的面板癌,常出現在人體表皮或者附屬器細胞,該癌症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屬於隱藏性癌症。等到發現、出現症狀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因此,如果面板上莫名出現紅斑、不規則黑痣等,需要及時到醫院做檢查。
那麼人們為什麼會患上這種疾病呢?
首先,基因變異。人體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基因變異,那為什麼我們沒有像電影中那樣出現超能力或者三頭六臂呢?那時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將這些變異的基因全部殺死,不讓他們有成長的機會。如果基因變異得不到抑制,最好的代表就是“癌細胞”,它將不受控制的分裂增多,成為腫瘤。
其次,紫外線照射。世界衛生組織透過調查跟蹤經常曬太陽的人群后發現,他們患鱗狀細胞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很多,原因就是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體面板有致癌作用,因此紫外線已經被認定一級致癌物。
第三,年齡大者。目前臨床出現的病例,很多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更易患鱗狀細胞癌。這不是鱗狀癌細胞有特殊的愛好,而是人到老年後面板的代謝能力和防禦能力會直線下降,因此病變的機率也會更高。
再補充一點,如果你的家中有人曾患有鱗狀細胞癌,那麼你一定要去醫院做該專案的檢查,因為最新研究發現,鱗狀細胞癌具有遺傳易感性。
作為普通人,要如何預防鱗狀細胞癌?
1,防曬
如果有長期在戶外工作的需要,最好佩戴帽子、防曬衣、長褲長袖、選擇防曬指數FPS高的防曬霜,一定要隔絕紫外線對面板的直接接觸,只要有效避免紫外線和面板的長期接觸,就能大大減少面板鱗狀細胞病變的機率。
2,積極治療HPV
臨床研究表明,如果患者感染了HPV病毒及人乳頭瘤病毒,那麼其皮膚髮生鱗狀細胞癌變的機率會大大提升。
因此如果面板沾染了HPV病毒或者本身感染了HPV,那麼一定要及時就醫。對此我想說的是,不隨意使用別人的貼身物品、與人發生關係時,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才是避免HPV感染的關鍵,也是預防鱗狀細胞癌的關鍵。
3,不放任面板病的發展
有實驗證明,如果面板出現燒傷、潰瘍、創口、面板病卻不積極治療,那麼它發生癌變的機率會高很多。就在前幾天,一位姓李的老太太來到醫院看病,醫生看到她的手指上長了一個巨大的雞眼,雞眼上還出現了潰瘍,經過病理檢查後,發現已經發生了鱗狀細胞癌變。
問其原因,她說在好幾個星期以前,她的手指就出現了雞眼,剛開始沒管它,後來越長越大並且出現了潰瘍,慢慢地還越來越疼,忍不了了才想到來醫院檢查。
由此可見,如果放任面板的破壞不管,那麼就有可能發作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癌的患者,生命一般還有多久?
趙忠祥的例子讓人害怕,從確診到去世不到兩個月,這讓很多患者開始擔憂,這種疾病為何如此兇猛?
其實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因為具體能活多久,要看那個地方的鱗癌。
早期鱗癌的5年生存率非常高,能達到90%,而且還有徹底治癒不復發的可能;但是中晚期鱗癌的治癒率只有60%,未來還有可能復發。而且根據鱗癌發作的位置,生存率也不一樣,比如下嚥鱗癌的生存率只有35%左右。
面板鱗癌的五年生存率在50%左右,這是因為當它被發現的時候,大多已經處於中晚期了。導致面板鱗癌的主要原因,還是面板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所以醫生建議經常在室外工作的人每年最少去醫院檢查一次自己的面板,如果早期發現就可以早點解決。
對於女性來說,宮頸鱗癌是經常出現在40歲左右婦女身上的鱗狀癌細胞病變,一般來說這種鱗癌隱藏較深,不易發現,可是症狀還是會有的,那就是陰道分泌物、白帶異常增多,並且伴有魚腥味。
如果婦女出現這些情況還是要去醫院做一下檢查。1期宮頸鱗癌的生存率有90%,2期大約在70%,3期只有40%,等到了4期,就降到了可怕的10%了。
另外,肺部也會發生鱗癌,患者的症狀為刺激性咳嗽、有時咳血、高熱等,早期肺鱗癌的治癒率很高,有90%的治癒率。而且透過手術切除癌症灶還能實現徹底治癒,中晚期的肺鱗癌治癒率就稍微低一些,也有60%以上,而晚期的肺鱗癌可能需要聽天由命了。
所以,不管是哪種鱗癌都不足以立即致命,甚至有很多鱗癌都有很高的治癒率,但是一定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否則鱗癌進展到晚期還是非常麻煩的。
總結:
鱗癌是一種發生在鱗狀上皮細胞覆蓋區域的癌症病變,一般出現在面板、器官表皮,是一種不算特別惡性的癌症,但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對這種癌症掉以輕心,畢竟每年因鱗狀細胞癌去世的人大有人在。
所以,我們應該每年體檢,細心觀察自己身體出現的任何一種變化,有時候就是你的這種細心,會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