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溶瘤病毒療法的喜訊不斷,讓我們的讀者新認識了這樣一種“馴化病毒”以抗癌的治療手段。這樣一種療法,被視為“以毒攻毒”的新方案。
不過呢,病毒也是分強弱的。能夠用於製成溶瘤病毒產品的病毒,都是經過基因編輯或者篩選,對患者正常細胞傷害非常小的病毒型別。
而這一次我們要給大家講的另一種療法,卻是毫不“手軟”,直接使用了讓人望而生畏的另一種微生物——瘧原蟲。
當然,這篇文章只能說是從已有的理論依據上進行分析解讀,實際臨床試驗效果如何仍是未知。有沒有價值、該不該申請參與,這些重大決定大家一定要在讀完所有資訊之後,結合自己的理性思考來做出判斷。
2019年春節最大的癌症熱聞:瘧原蟲抗癌
2019年初,癌症治療領域最大的熱聞,就是瘧原蟲抗癌。當時的新聞報道,諮詢臨床試驗的電話都要被打爆了。
除了主流媒體“點贊”帶來的關注,這種熱度其實乘上了當時PD-1抑制劑的“順風車”。PD-1抑制劑的普及,讓人體免疫系統對於治療癌症的功能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同樣用以啟用人體免疫功能的瘧原蟲療法,自然也受到了更多期待。我們的很多患者,也是從這一時期、或者稍早一兩年才開始關注這種療法的。
瘧原蟲抗癌的原理是什麼呢?這首先要從瘧疾的特點說起。
瘧原蟲是瘧疾的罪魁禍首,而罹患瘧疾的患者,最具特點的表現是週期性的發熱,甚至是高熱。
而“熱”與“治療癌症”之間的關係要來得更早。1866年,來自德國的醫生Bush發表了第一篇正式的、關於使用“熱”來治療癌症的文章。Bush描述了一名面部惡性腫瘤患者的案例,在感染了丹毒併發生高熱之後,這位患者面部的腫瘤竟然奇蹟般地消失了!根據患者的病情,Bush猜測,“熱”可能有助於治療癌症。
“熱死癌細胞”?發熱與癌症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相信大家對於“發燒”的機理都多多少少有一些瞭解。發燒又叫發熱,指身體制造過多的熱能或身體的體溫調節失衡,導致身體的溫度超過溫度設定值,或溫度設定值本身過高。
發燒可能因為多種疾病導致,包括各類感染、炎症,以及非感染性的血管炎、血栓以及癌症等。通常情況下,體溫升高時免疫細胞的功能同樣也會提升,殺死細菌和病毒的能力增強;各類細菌和病毒在人體內的繁殖能力也會因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健康的人體細胞並不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受到影響的並不只有細菌或病毒——癌細胞,以及癌細胞聚集而成的病灶,同樣也會因溫度升高而發生一些改變。
- 成也血流,敗也血流
我們都知道,癌細胞具備遠超過正常體細胞的增殖能力。而為這種強大的增殖能力提供“後勤保障”的,是大量因癌細胞而增生的血管。
正在迅速生長並擴增的腫瘤病灶,都具有非常豐富的血液供應。它們所依賴的血管,通常並不是人體內正常的血管,而是一些額外增生出來的血管(這也是抗血管生成類藥物的理論依據之一,透過抑制額外血管的生成,限制腫瘤病灶的擴增)。
對正常的體細胞施加熱量,體細胞會透過擴張毛細血管、增加血液流量來“帶走”這些額外的熱量,因此即使稍微加熱了身體的一部分,體溫也不會太嚴重的升高。
但是腫瘤病灶中血管並不完善,毛細血管平時即處於擴張狀態,無法像正常組織一樣控制血管內血液的流動量。因此施加於腫瘤病灶的熱量會積累起來,迅速提升病灶內部的溫度,通常情況下,腫瘤組織內部的溫度會比周圍正常組織高4~8℃;而腫瘤病灶內部的溫度又能比周圍的溫度額外高2~3℃。這樣異常的溫度提升,從理論上來說,能夠直接使一部分癌細胞死亡。
- 高溫,癌細胞死亡的“推手”
高溫能夠損傷細胞膜,並使蛋白質變性。根據目前已有的研究資料,當溫度達到42.5℃以上時,細胞的生存率會急劇下降。
當溫度上升時,細胞的代謝速度加快,腫瘤病灶內部會逐漸進入缺氧狀態。此時,細胞的無氧酵解增強,大量產生酸性的代謝產物(乳酸),病灶中的pH降低。而在這樣的內環境之中,細胞更容易被高溫滅殺。
- 刺激天然免疫,讓“專業的細胞”來做專業的事
瘧疾引發的高熱,以及瘧原蟲感染的刺激,會強烈的啟用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部分在人體抗癌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功能的免疫細胞,如NK細胞,的活性會在這個過程中明顯增加。
活性更強的NK細胞,就更有可能“順手”把一部分癌細胞殺死。
瘧原蟲抗癌所面對的重重“難題”
即使有了不少的理論支援,瘧原蟲治療癌症的臨床試驗仍然在面對重重“難題”。
首先一個就是倫理。讓本就已經非常脆弱的癌症患者感染瘧疾,這種治療手段帶來的益處與害處就像天平的兩端,難以平衡。研究者不斷修改試驗方案以求避免讓患者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稽核的專家也會猶豫,究竟是不是該讓這樣一種方案呈現在患者面前。
另一個就是缺乏資料支援。這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案,沒有被證明過,早年在美國進行研究的時候也沒有得到什麼有決定性意義的資料,甚至一度受到強烈質疑。
這些都是這種新療法的發展必須面對的阻礙。我們無法預言它未來究竟是成是敗,但會對更多的試驗結果保持期待與關注。
至少,作為一種治療“無藥可用的末線患者”的手段,這一療法仍能夠為這些患者帶來一些新的希望。
瘧原蟲臨床試驗招募簡單納入標準
1、年齡18~80週歲,男女不限;
2、惡性實體腫瘤患者,包括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肉瘤等。以前的標準治療失敗,或沒有標準治療,或患者和治療醫生認為標準治療不合適;
3、部分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患者或實體腫瘤腦轉移患者也可入組。
當然,這篇文章只能說是從已有的理論依據上進行分析解讀,實際臨床試驗效果如何仍是未知。有沒有價值、該不該申請參與,這些重大決定大家一定要在讀完所有資訊之後,結合自己的理性思考來做出判斷。
*基因藥物匯提醒:本文中涉及的藥物及方案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資料來源為已經發表的論文或會議摘要,僅供專業人士參考,不能作為真實世界應用效果的保障。新藥臨床試驗應在醫生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基因藥物匯不建議患者自行使用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一款藥物。
■ 本文由基因藥物匯作者醫學部Erica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基因藥物匯為全球腫瘤醫生網旗下醫學科普及臨床試驗招募公眾號,每日產出優質癌症科普文章,幫助廣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彎路,最終成功戰勝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