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見到恐龍化石巨大的骨架只有驚歎,從不會去思考為什麼恐龍為什麼可以長到八十噸重,那時因為恐龍時代的地球較小,因為大約直徑七千公里的小行星和地球合併以後地球引力增大的環境中不適合巨大動物的生存。
直徑約七千公里的小行星撞進太平洋的幾個證據:
一:太平洋東海岸上的科迪勒拉山系就是小行星撞進地球以後激起的岩漿波頂出來的波形山脈。
二:小行星埋入太平洋內的岩漿以後,就像熱油鍋中放入了一個土豆,鍋裡的油麵上什麼位置冒泡最多?可以看看太平洋海底什麼位置的小凸包最多。
三:太平洋中的岩漿中埋入了一顆小行星以後,太平洋中的岩漿冷卻次序是從中間向外依次冷卻,而其他大洋中的岩漿冷卻次序是由外向內冷卻,所以太平洋海底的岩漿在冷卻時集中向中心收縮,太平洋海底周邊就被拉出了巨大的裂縫,我們現在稱這些裂縫叫做海溝。
四:地球上幾大洋的地殼在未完全冷卻的時候海拔應該基本一致,現在的太平洋比其它大洋都要深許多,那是因為太平洋地殼下面那顆小行星熔化出密度較小的岩漿流動到了大陸板塊下面,太平洋地殼失去了支撐所以下降了。
五:現在的地質工作者已經探測出太平洋海底是兩層地殼。
測量那顆小行星的周長:用電腦把地球陸地和大陸架拼成一塊整體(當然是邊緣部位不能有裂縫,中間部位可以稍微有些重合),這個拼出的整體面積的周長就是那顆小行星的周長。
測出那顆撞入太平洋的那顆小行星的周長簡單,要使大部分人相信事實就有些困難,最困難的是取證,證據就在大陸架邊緣的巖壁之上,我可以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用槍打一塊玻璃,玻璃碎了,我們想要知道彈孔的大小可以把玻璃拼起來,也可以把碎玻璃上的彈孔周長一斷一斷加起來,碎玻璃上彈孔內斷面粗糙,彈孔外的玻璃斷面光滑。小行星撞擊地球以後撞擊口內的巖壁上也有均勻的蛛網狀裂縫,地球海底大陸架邊緣巖壁圖片或者影片還真沒見到過,大陸架邊緣巖壁都經過高溫的岩漿炙烤過,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分得清楚撞擊口內巖壁與掰斷巖壁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