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宋清影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德國科學家本傑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科學家戴維·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兩人因“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方面的研究進展”獲獎。極目新聞記者連線李斯特的中國弟子、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謝有偉,誰能想到,在中國弟子眼中,這位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竟然是個熱愛中國白酒、熱情活潑的“酷男孩”。
對中國白酒情有獨鍾,給中國學生舉行歡迎儀式是“一口悶”
諾貝爾化學獎出爐後,謝有偉激動萬分,第一時間嚮導師發去了祝福。謝有偉說:“他獲獎是實至名歸,他本身就是這個領域的開創者之一。”
據謝有偉介紹,他從2015年起與李斯特教授結緣。2015年謝有偉到了德國,加入李斯特教授的課題組,和他一起共度了三年的科研時光。
謝有偉說:“李斯特跟傳統的教授完全不同,他非常酷,特別熱愛中國白酒。”李斯特愛好也很多,會打太極,會做瑜伽。
大概因為是化學家的原因,李斯特特別擅長品酒,尤其愛喝中國白酒。他甚至能喝出茅臺和五糧液的區別,還分得清濃香型還是醬香型。
由於李斯特中國學生眾多,每當有新的中國人加入他的課題組時,他都有一個特別的“儀式”來歡迎他們。李斯特會倒滿一杯白酒,在上面點上火,讓學生“一口悶”。有的學生害怕不敢喝,李斯特還鼓勵他們:“這杯酒就跟科研一樣,看上去很困難,但其實一口喝掉,就沒那麼可怕了。”
謝有偉印象最深的是在會議室裡,李斯特教授端著一瓶啤酒,和學生一邊開會一邊喝酒。
包帆船帶學生出海,不以論文評價學生
慕名申請李斯特教授做導師的中國學生在逐年增加。李斯特帶學生都是“散養”,和他一起做科研非常輕鬆、自在。“他對學生特別寬容,不會push(逼迫)你。”謝有偉說。
“他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教會我們創新,去尋找最有挑戰性的問題。如果這個領域已經很成熟,他就不鼓勵我們去做。”他說。
私下裡,李斯特教授也很愛和學生打成一片。每年,他都會包下一艘帆船,帶著學生從德國漢堡起航,出發到荷蘭等地方遊玩。
2018年,李斯特訪問上海,謝有偉和其他學生在黃浦江上包下一層遊輪,作為對李斯特教授的“回禮”。
謝有偉說,李斯特從來不用論文的多少去衡量一個學生,而是用能力去衡量學生,“他很務實,他最喜歡的學生並不一定是發論文最多的學生。”
他獲得諾獎實至名歸
在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前幾個小時,謝有偉和同事們討論今年會頒給誰,他們判斷新冠疫苗相關研究者可能會是導師的“勁敵”。但他們還是默默許願:“一定是李斯特。”
“在網上看到訊息後,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反覆看,確認是真的。”李斯特的中國學生們都沸騰了,謝有偉也在第一時間給李斯特教授送上了祝賀。
202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是表彰李斯特教授和麥克米倫教授在“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領域所作出的貢獻。這次的化學獎迴歸了純合成化學,是對“不對稱催化合成”乃至整個合成化學領域的肯定與鼓勵。
談到導師的獲獎,謝教授表示,此前導師獲得諾獎的呼聲就很高,“是實至名歸。”
加入李斯特教授課題組以前,謝有偉在美國的博士導師就極力推薦他申請李斯特教授作為導師,“他是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領域的開山人物之一,非常有名,他是一個明星級教授。”
2018年謝有偉回國後,在華科任教。即便離開多年,李斯特對他的指導仍然沒有間斷。李斯特常常會在網上和謝有偉探討學術方向,為他指點迷津。
近幾年,李斯特教授的弟子遍佈中國。謝有偉說,他很想邀請李斯特教授到華科做一場演講,“不過他現在忙瘋了,還得看他的時間安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