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十月,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如約而至。隨著最後一個獎項經濟學獎最終得主的公佈,2021諾獎獲得者已經全部揭曉。他們都因哪些成就而獲得殊榮?又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呢?
☆ 生理學或醫學獎 ☆
今年,雅頓·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與戴維·朱利葉斯(David Julius)共同因“發現溫度和觸覺感受器”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雅頓·帕塔普蒂安1967年出生於黎巴嫩貝魯特。年輕時,他從飽受戰爭蹂躪的家鄉搬到美國洛杉磯,並於1996年獲得了美國帕薩迪納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後於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任博士後研究員。自2000年以來,他任職於加州拉霍亞的斯克裡普斯研究中心,目前是該中心的教授。
戴維·朱利葉斯則是土生土長的美國紐約人。1984年,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並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成為博士後。於1989年受聘於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目前是該校的教授。
☆ 物理學獎 ☆
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以及喬治·帕裡西(Giorgio Parisi)三人共同獲得,以“表彰對地球氣候的物理建模、量化變化和可靠地預測全球變暖”。
真鍋淑郎出生於日本,1953年從東京大學理學部地球物理學科畢業,後於本校攻讀數物系研究科,於1958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於同年來到美國,在美國氣象局的總迴圈研究部門工作,即現在的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
克勞斯·哈塞爾曼在德國出生。幼年時其舉家移民到了英國,在他讀完高中後又回到德國。他在漢堡大學學習深造,後來在哥廷根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1961年,哈塞爾曼受邀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IGPP)任助理教授。後回到德國擔任漢堡大學地球物理學研究所所長。
喬治·帕裡西出生於羅馬, 1970年獲得了羅馬大學的學位。先後擔任過弗拉斯卡蒂國家實驗室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訪問科學家以及羅馬第二大學理論物理學的正教授。
☆ 化學獎 ☆
本屆化學獎花落本亞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戴維·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以表彰其“在不對稱有機催化研究方面的進展”。
本亞明·利斯特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997年在法蘭克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在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任副教授,隨後加入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目前任研究所所長、德國科學院院士以及德國科隆大學榮譽教授。
戴維·麥克米倫是英國蘇格蘭生人,1996 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獲得博士學位,隨後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 年-2006 年先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學院任教。2006年起加入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化學教授。
☆ 文學獎 ☆
來自坦尚尼亞的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獲得了本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為:“對殖民主義影響以及文化和大陸鴻溝中難民命運的毫不妥協和具有同情心的關注”。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出生於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島,20世紀60年代末作為難民來到英國。從英國倫敦大學獲得教育學士學位後在肯特郡多佛市的阿斯特中學任教。
1980-1982年,古爾納回到非洲,執教於奈及利亞的拜爾大學並攻讀肯特大學的博士學位。他的研究始終圍繞著“難民”、“移民”、“身份認同”等主題。
☆ 和平獎 ☆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菲律賓記者瑪麗亞·雷薩(MariaRessa)和俄羅斯記者德米特里·穆拉托夫(DmitryMuratov),以表彰“他們為捍衛民主主義和持久和平的前提——言論自由所做出的努力”。
獲獎的菲律賓女記者瑪麗亞·雷沙現年58歲,曾赴美國任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東南亞記者,2011年回到故鄉菲律賓,創立新聞網站“Rappler”,迅速成為菲律賓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
另一位獲獎者德米特里·穆拉托夫是俄羅斯報紙“NovajaGazeta”(《新報》)的總編輯,現年59歲,其所率領的自由派媒體著力於挖掘俄羅斯的社會問題。他是近11年來俄羅斯首位諾獎得主。
☆ 經濟學獎 ☆
最後公佈的經濟學獎將授予大衛·卡德(David Card),另一半授予約書亞·D·安格里斯(Joshua D. Angrist)和吉多·W·伊本斯(Guido W. Imbens)。獲獎詞為:“他們提供了關於勞動力市場的新見解,並展示了可以從自然實驗中得出關於因果關係的結論。他們的方法已經擴充套件到其他領域,並徹底改變了實證研究。”
根據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介紹,大衛·卡德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目前為加州大學教授;以色列裔美國經濟學家安格里斯特則是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福特經濟學教授;吉多·W·伊本斯是一位荷蘭裔美籍經濟學家,他畢業於布朗大學,目前於斯坦福大學任教。
可以看到,無論是幼年移民還是畢業後的工作交流,本屆獲獎者中的很多人都曾遠離家鄉,到海外尋求教育及科研機會,而越來越多的國際化平臺也給了這些傑出人才更多可能性。
化學獎獲得者利斯特和麥克米倫分別出生於法國和英國,卻相聚在美國,向著各自的研究領域不斷進發,最終一起拿到了諾貝爾獎。在一次採訪中,利斯特高度肯定了他們相互間“對彼此創造力的尊重和讚賞”。
自1901年開始頒發,諾貝爾獎迄今為止已經評選出了近千位獲獎者。縱觀歷屆獲獎者的資訊,中、英、美、法、德、土耳其、秘魯、波蘭、奈及利亞等幾十個國家的名稱赫然在列。獲獎者們雖然都來自於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但都在各自的領域發揮著光與熱。
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這一獎項旨在表彰那些在各個領域“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但經過百年曆程,它愈發像一個聯通世界的平臺,讓各領域的優秀成果在這裡交匯,也牽引著各國人才“以科研會友”、“以文會友”、“以追求會友”,讓來自世界的聲音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誠然,獎項不應是我們追求的最後結果,但它能夠成為一盞指引前方的燈。隨著今年的獲獎名單傳播至世界的每個角落,期待這些科研、學術及文學成果和相關議題能夠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引發大家的更多思考,也激勵更多人堅定自己的方向和道路,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