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煥
2021諾貝爾獎名單公佈後,嚴伯鈞在抖音上釋出了一系列科普影片,用一貫幽默且易懂的語言講解每個諾獎背後的科學邏輯。
“聽老嚴講故事又有意思又漲知識”“諾貝爾科普獎要不要發給你”是粉絲們的直白反饋。事實上,這是嚴伯鈞非常熟悉的知識點,此前他就與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沃爾夫岡·克特勒有過對話。
影片中,一副黑框眼鏡、經典二八分發型、講話時的“一指彈”,以及2.5倍速於一般人的語速,是人們對於嚴伯鈞的印象。除此之外,矛盾和爭議或許是他身上更顯著的標籤。
一面是科普網紅、物理學霸、文津獎得主、家長粉絲們眼中的“興趣導師”;一面是“輟學博士”、非專業藝術生做樂器科普,科普內容遭質疑。
面對爭議甚至尖銳評價,嚴伯鈞本人看得很開,並一一回應,“從未後悔退學”“我所講出去的知識程序正義即OK”“藝術的專業或不專業,關鍵看你怎樣去界定”。一個事實是,他曾上線的《嚴伯鈞·西方藝術史》音訊課程,定價199元,購買人數超6.8萬人。
作為一名擁有近400萬粉絲的科普創作者,嚴伯鈞認為,能夠藉助科普影片的方式,讓大家對這些知識開始感興趣,之後激發其好奇心,進而啟發人們去系統化的學習,“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現實與理想,此岸與彼岸
早在成為科普網紅之前,嚴伯鈞被問詢最多的就是博士退學。
這還得追溯至2013年。彼時,已經在布朗大學就讀了兩年的嚴伯鈞,形容自己的博士生活“特別無聊”,“每天泡實驗室,週二去看個半價電影,週末討論要不要去爬山,偶爾吐槽老闆最近給的壓力好大。”這樣重複而安逸的博士生活,並不是他一開始所暢想的。
出國讀博前,嚴伯鈞是懷揣著可以像20世紀初的前輩物理大師們一樣做純粹理論研究的理想圖景去的,這是他心中的“自留地”,也是“理想國”。
至今,嚴伯鈞都記得2004年7月的一天下午,當時奧賽培訓班的物理老師給學生們講起“課外知識”,就在黑板上,從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最基礎原理光速不變原理開始推,用數學公式一步一步從邏輯上驗證“為什麼運動速度加快,時間的流速就會變慢”。
當時嚴伯鈞腦海中冒出的第一想法是“三觀顛覆”,“我感覺不是學到了一個什麼科學知識,而是體驗到一種簡潔極致的美感。”這就像開普勒曾在《宇宙的和諧》一書中所寫到的一個比喻,地球繞行太陽的速度在近日點和遠日點的變化比例,就好像是地球在唱著mi-fa-mi的音調。深奧的物理學,一下子變得柔軟起來,給人一種情感上的共鳴與美妙。
也從這個下午開始,他幾乎立刻意識到,“這可能就是我畢生想要追求的事情。”
嚴伯鈞的高中學生時代幾乎就是和物理奧賽題相伴度過的。覺得好玩刷奧賽題,一週學會了大學微積分,做完了1300多頁的難題集萃。因為獲得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獲得清華大學基科班的保送資格,但嚴伯鈞最終還是選擇了離家更近的香港科技大學,並以全額獎學金拿下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和數學雙學士及物理學碩士。隨後赴美留學,在著名的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
憑著對物理學的極大興趣和熱愛,嚴伯鈞從第一次物理考試不及格,一路“殺到”學位最高點。但就如預言家克雷洛夫所說的,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從此岸到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不易跨越。
開始讀博後,嚴伯鈞才發現,因為純粹物理學術研究是“虛無縹緲的”,教授很難得到資金支援,就沒辦法收他作為博士生。相反,大量資金流向應用工程領域,而此非他興趣所在。因此,在完全沒有與父母商議下,嚴伯鈞果斷辦理了退學。
退學之後,嚴伯鈞一開始並沒有成熟的創業想法。他那時想著,既然學術研究時時刻刻受經濟制約,那能不能找到一個方向去積累一定的商業資源,再反哺到學術研究當中?帶著“最終仍要回歸學術”的目的,回國後,嚴伯鈞先後創辦了一家專注於音樂教育的O2O網際網路公司,在“得到”平臺靠講藝術課“出道”,但直到2018年底入駐抖音,成為一名科普博主,他的理想之路才開始被照亮。
抓住風口
依託於資訊科技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2017年被看作短影片興起的元年,使用者規模突破4.1億人,同比增長115%。
就在同一年,在“得到”001號知識釋出會上,嚴伯鈞與薛兆豐、羅永浩等人一同亮相,成為平臺上第一門藝術大課《西方藝術史》的講師,也是當時最年輕的講師。
課程成為爆款,他也因此在第二年被評為“2018年十大網紅網路講師”之一。但從物理學霸跨界到藝術課講師,嚴伯鈞也曾面臨“為什麼物理博士搞藝術”的問題。
“我並不覺得這兩個東西特別遠。”嚴伯鈞聯想到自己第一次被相對論震撼,感受到的是“一種美感”,他認為從美感上來看,無論是物理、數學、哲學還是藝術,其實是相通的。就像如果要聽瓦格納的歌劇就必須去學習尼采的哲學,或者是像愛因斯坦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也談得一手好鋼琴,物理與藝術之間從不乏動人的交集。
對嚴伯鈞自己而言,從13歲喜歡上小提琴,堅持每日練琴2小時的習慣保留至今,學生時代不僅是物理學霸,也是學校交響樂團的小提琴首席,並被引薦到香港中文大學交響樂團參與演奏。在嚴伯鈞看來,從物理到藝術,與其說是跨界,其實是殊途同歸。
與此同時,嚴伯鈞關心的其實是另一個問題。
“當時做西方藝術課,我是更希望能夠用影片的形式去做,因為相比音訊,影片是一個更加多元化的傳遞知識的渠道。”嚴伯鈞舉例說,像西方藝術課,結合圖片來展示會講解得更深入,如果是影片形式,還可以加入動畫、影片、各種各樣的素材,甚至可以在黑板上演算,效率上能夠做到更有深度,理解更加高效。
2018年底,當朋友詢問“要不要來試一試在抖音上講科學知識”時,嚴伯鈞心動了。但介於當時抖音還只能發1分鐘短影片,他就擇選了比較有意思的如“如何用1分鐘理解什麼是黑洞”“如何製造一顆原子彈”等科學知識內容,一口氣錄了7條發給朋友去釋出。
嚴伯鈞當時正在出差,下了飛機再開啟抖音,粉絲一下增長了30萬,播放量也激增到1000多萬。意料之外的熱度,讓嚴伯鈞的創業之路開始調轉向短影片。
而彼時,抖音上做知識影片的人還相對較少,粉絲過萬的知識類創作者不足1.8萬人,累計釋出知識類短影片超過300萬條。這一數字,截至2021年6月,已經分別增加到超32萬人和1.5億條。“嚴伯鈞”也已成長為知識科普領域的頭部賬號。
僅去年一年,嚴伯鈞釋出了300多條科普影片,併成功從影片博主轉型科普作家,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書《六極物理》。就在今年5月,這本書還獲得了文津獎科普類圖書獎,也是唯一獲獎的物理類書籍。
“拿到這個獎,其實象徵我已經完成了我人生的從0到1了。”嚴伯鈞說,傳統的學術道路是讀博士、發論文、當講授,等拿到終身教職以後,就算從0到1了。如今依託抖音短影片平臺,他現在在做的依然是跟學術相關,科普、教育、知識服務,這是一條不一樣的路,但仍是指向學術的道路。
“我自己選擇走的這條路算是走出來了。”
始終走在一條路上
33歲的嚴伯鈞依然飽有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激情。他期待著透過影片平臺把這一激情傳播給更廣泛的人群。
“嚴老師,人的意識是真隨機還是偽隨機?”讀者見面會上,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向嚴伯鈞提問。嚴伯鈞非常驚訝,但內心是欣慰的。因為這是一個他沒有講過的問題,“但這個問題背後的每一塊兒我都提到過,他把這些問題串聯,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這就是嚴伯鈞的目標,讓大家對知識感興趣。在他的後臺粉絲中,很多都是小學生,經常有家長反饋:“我的孩子看了你的影片就開始熱愛物理了,然後就開始會找很多相關這方面的書來學。”
不僅如此,他和粉絲還都愛討論問題,看到有人在評論區談論各種有趣好玩的科學問題,嚴伯鈞都會回覆,甚至引發激烈討論。有時候評論區說不清楚,嚴伯鈞就會直接打電話過去,非得把問題給人講明白了。
他的第二本新書《了不起的物理》就是透過與粉絲的反饋和討論,把大家最感興趣的100個有趣物理問題進行擴充和詳解而來的。
“沒有網際網路、沒有短影片的時代,我們往往認為科學知識離我們非常遙遠,而且束之高閣,陽春白雪。但其實我們也可以把這些科學知識的特別有趣的點,透過簡單直白的語言,打到更多人的心靈中去。”嚴伯鈞想,能夠在那一刻點亮他,讓他對這個事情感興趣,之後開始自己去鑽研,這就是短影片最重要的作用。
知識需要普及,如果說原來囿於時間和空間框定了知識傳播輻射面的上限,那可能是“1對100”。有了短影片,尤其是直播,知識傳播完全可以實現“1對100的N次方”式的裂變式傳播。這些新興傳播載體能最大程度地拉低傳播門檻。
另外,如抖音平臺無論是邀請名家入駐,還是主動打造“開學公開課”等舉措,都在積極助力知識普惠,提升國民知識文化層次。這也不啻為短影片推動知識普及的價值印證。
這是嚴伯鈞這些科普創作者所樂見的。而談到對未來的規劃,嚴伯鈞提到,現在抖音開放更長影片許可權,之後會嘗試以十分鐘為單位,做十集的系統化知識內容。另一方面,他也認為,短影片提供了一個渠道,縮短了人與知識之間的距離,但這還遠遠不夠。
再下一步,他希望今後還繼續回到學校把博士讀完,然後爭取從事對本科生的一線教學活動。“我會跟現在的教學做法不一樣,迴歸更本源的內容。到時候把我的每次講課都做一個全網直播,這樣的話可能在更深入的知識傳播上會有更深的影響。”
從物理到藝術,從傳統學堂到影片科普,抑或是未來再重新迴歸學堂,看起來嚴伯鈞的人生“太過折騰”。但他覺得:“不管寫書、錄影片、練琴還是別的什麼,自始至終我只在做一件事,都是跟知識相關的這一件事。”
今年5月,距離第一本書時隔不到一年,他的第三本書《對立之美:西方藝術500年》正式出版,得到專業人士和粉絲的認可和好評。或許可以說,在與知識相關的這件事上,嚴伯鈞正穩穩地走在自己的理想之路上。
傳統語境下,書本和課堂讓知識得以薪火相傳;全民影片時代,知識是流動的,新潮的,是反映社會問題的,也是找尋問題答案的。
當越來越多人開始習慣在影片平臺講知識、學知識,一個知識普惠的時代已經來臨。在這股【知識新潮】下,中國新聞週刊和6位不同領域的知識科普達人聊了聊。你會看到他們的固守和堅持,也能感受到影片流量下,他們的思考和破局,這些故事讓我們相信,知識將永遠是我們抵禦未知的力量。
這是【知識新潮】第三篇故事,今後還將有更多知識達人故事上線,一起期待。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