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ATAAD)是一種發病急驟、來勢兇險的災難性疾病,起病死亡率高達50%,急性期內每過一小時死亡率即增加1%,若不經有效治療,3個月內死亡率可達90%。目前,透過外科手術置換病變的主動脈仍是最佳的治療方式。而對於理想術式的探索,一直以來是全世界心血管外科同道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外科大血管亞專科團隊多年來不畏艱辛,一直深耕於此,如今已取得豐碩成果。
2021年6月,國際心胸外科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JTCVS)發表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團隊關於David手術應用於急性主動脈夾層治療的研究成果,王春生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心外科李軍副主任醫師、孫逸平博士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納入了自2011年大血管手術團隊首次開創性地將難度極高的David手術應用於急性主動脈夾層的治療以來,十年間因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於中山醫院接受主動脈根部替換手術的148例患者,並且所有患者均同期接受了全主動脈弓置換及降主動脈支架象鼻術。
多年科學實踐的經驗證實了該術式與傳統的主動脈全根部替換手術(Bentall手術)具有相同的安全性;而由於我國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年齡普遍較為年輕,這一創新技術對廣大患者的意義十分重大:在搶救生命的同時,透過保留患者自體主動脈瓣,避免了人工瓣膜相關併發症,因此在保證中遠期療效的情況下,也能使患者術後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採用同樣術式對急性A性夾層進行一期根治性治療的所有研究中,本研究在樣本量及隨訪時間上獨佔鰲頭。
本研究入組患者按所實施的根部術式分為Bentall組(93例)和David組(55例),透過科學的統計手段對患者的住院資訊和隨訪資料進行分析,以探究兩組間在圍術期、術後近期療效和中遠期隨訪結果上的差異。另外,為了得到更加準確的結果,透過傾向性匹配分別從兩組中各選取了36名基礎情況兩兩相近的患者,以進行更精確的分析。由於在實踐中不斷改良心肌保護手段並最佳化手術流程,雖然David手術操作更加複雜,但該組患者的總手術時間和體外迴圈時間並不比Bentall組更長(兩組平均體外迴圈時間均為205分鐘)。
透過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後早期指標,可發現術後生存率、瓣膜相關併發症發生率等主要指標均無明顯差異,即David手術的安全性與Bentall手術相比並不遜色。此外,由於David手術本身的設計,人工血管透過上百針細密的縫合緊密包裹住自體主動脈根部,降低了吻合口滲漏的風險,更有利於外科止血,從而降低了患者圍術期輸血及出血併發症發生率,進一步提高了手術安全性。
而在中遠期隨訪中,研究者發現David手術在患者心血管源性死亡率、瓣膜相關併發症和心衰再次入院率等方面有更加優越的趨勢。
David手術的創始人Tirone David教授曾應王春生教授邀請多次與中山醫院心外科團隊進行學術交流,基於對團隊的瞭解,本次他欣然為JTCVS撰寫評論,對研究成果做出了高度評價。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