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周蓉
你可能沒聽說過謝良志,也不知曉他的義翹神州。
但這家公司憑藉上市當天292.92元/股的申購價,超越了石頭科技,打破了A股發行價的最高紀錄。
而創始人謝良志,則是從實驗室奔赴創業一線的典型例子。
謝良志是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化學博士,而義翹神州正是從事製劑研發、生產和銷售工作。
和他經歷類似的,還有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湯曉鷗,他既是超級AI獨角獸商湯科技的創始人,也是香港中文大學資訊工程系的教授。
事實上,近年來,一大批畢業於清北等名校的頂尖科學家,都走出實驗室,踏上了創業一線。
科學家創業,也大都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產業。
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12月30日,有215家科創類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總市值達3.49萬億元。2021年上半年,科創板也有86家企業上市,佔同期A股上市企業的35%。
科技創新的重要性,被“置頂”。
去年5月,美國對華為的“斷芯”制裁讓我們看清了我國目前高精尖領域的落後。
除了光刻機外,我國的鐳射雷達、觸覺感測器等都極度依賴進口。
究其核心,還是我國科技力量不足,現在這種不足正在嚴重製約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
科學技術從未像今天一樣深刻影響著國家的前途命運。
但科技創業通常意味著投入資金大,且投資週期長。相較於一般投資4年便退出的基金,科技創新則需5年甚至10年的時間。
過去網際網路野蠻生長,許多投資者都瞄準了網際網路行業。如今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下半場,投資者的目光又放在了科技創新上。
自然也有人擔心:科學家對技術理解很深,但對產品理解很淺。如果不懂如何把技術轉化為可用的東西,就找不到產品的方向。
但其實,科學家創業往往會選擇團隊協作,他們專注於科研創新,公司管理等其他工作則交給了合作伙伴。
如今科技創新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一個個科技大牛從實驗室奔赴創業一線,勢必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