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釉裡紅瓷倉是元代瓷器,1974年在江西省景德鎮淩氏墓出土,現收藏於江西省博物院。元青花釉裡紅瓷倉是中國唯一一件有明確紀年的樓閣式瓷倉,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元青花釉裡紅瓷倉,通高29.5釐米,橫寬20.5釐米,進深10釐米。為倉亭閣式。倉頂是廡殿重簷頂,紅柱,瓦由釉裡紅點彩串珠組成。兩旁作亭式稍低於倉頂。整個樓閣,形式上是一座宴樂廳。樓的四周有小欄杆。中有隔牆,分為前、後樓。前樓內建寶座,寶座兩側各有一人雙手執翣,座前有二人舞蹈。後樓與前樓相通,有一支四人樂隊,執腰鼓、琵琶、蕭等,正在演奏,正樓兩側的旁樓也各置欄杆。左樓二人演奏琵琶、拍板,右樓二人在吹奏蕭笛。
樓閣四柱飾紅色。四柱之內為倉。正面有門,門旁還有二人,手執棍棒,身著紅彩白色衣衫。正面青花書寫對聯一副:上聯為“禾黍豐而倉稟實”,下聯為“子孫盛而福祿崇”,橫批“南山寶象莊五穀之倉”。左右兩側壁分別以釉裡紅書寫“淩氏墓用”和“五穀倉所”。背面底層正中以青花書寫墓誌銘,墓誌銘為直行楷書,計12行,159字,簡要介紹了墓主人的一生。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墓誌銘中有明確的紀年,對於判定陶倉的年代十分關鍵。此器上書寫的文字表明其為其器穀倉,專應淩氏死後陪葬之用,在陰間地府用作淩氏五穀倉稟,保佑陽間在世的子孫。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釉裡紅瓷是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屬於元代中期景德鎮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釉裡紅瓷製作工序與同時代的青花瓷大體相同。它是以氧化銅作著色劑,於胎上繪畫紋飾後,罩施透明釉,在高溫還原焰氣氛中燒成。因紅色花紋在釉下,故稱釉裡紅瓷。
釉裡紅瓷創燒於元代,但數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原因是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銷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逸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退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窯很難控制窯溫,只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與取出火照對比,無法大規模生產。而且元人尚白,漢人尚紅,民族認同感也有別,所以釉裡紅產量一直很小。到了明洪武朝,釉裡紅瓷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此件穀倉採用了重搬樓閣式建築樣式,氣勢雄偉,造型為前代所無,後世不現,從未見於其它南北地區。古代建築規制嚴格,屋頂基本式樣有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尖頂、捲棚頂和平頂等,其中以廡殿頂規格最高,僅用於皇宮和廟觀,重橡廡殿頂更是建築樣式頂級規格。由於穀倉器埋於地下不為人所見,其樣式不會因僭越規制帶來禍患,以此可以盡力渲染出墓主的富貴。故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廡殿頂穀倉建築出現於冥器中,這是所知唯一存世的重簷廡殿頂建築樣式的穀倉。元青花釉裡紅瓷倉綜合青花、釉裡紅、紅釉、青白釉裝飾,且製作極為精湛,與與上器同出於一墓,有絕對紀年款識,且為墓葬用品,為研究元代制瓷工藝和社會民俗有著極其重要的史料與研究價值。
宏觀的建築,華貴的樣式,複雜的構架,細刻的構件,多重的釉彩,精雕的人物,豐富的文字,獨特的地城文化,濃重的佛數氣的,元代精湛的瓷藝與地方深厚的文化交匯融化,表現得淋滿盡致。在這座戲臺之上,一場元代大觀還未謝幕,戲者演之,樂人奏之,唱腔樂聲仍在空中迴盪,文化魅力經久不衰。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絡刪除)
記者:楊曉君
責編:勾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