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 19 日至23 日,“2008 年中華全國集郵展覽·南昌”在江西省展覽中心舉行,梅軍的《踢足球》榮獲鍍金獎。下面,讓他分享一下他的郵集組遍心得和體會。
通過幾年來專題郵集的編組和參展,我深感創新是靈魂,是專題郵集活力的源泉。而題目的創新,可算作創新的第一步,有了富有新意的題目,人家沒見到你郵集,就先有了一睹為快的願望。翻一翻大展的目錄,看一看國外的專題郵集,他們的題目似乎不落俗套,選題往往大膽而有趣,有股子“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氣勢。
選個好題目實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個過程。在選定《踢足球》作為郵集題目之前,我曾用過三個題目,分別是《足球運動》、《足球——可以伴您一生的運動》和《足球》。透過多次參加郵展和查閱各類郵展目錄,我發現足球這個選題是個老選題,在各類郵展特別是體育郵展上,以足球為題的專題郵集屢見不鮮,無論是觀眾還是評審員,都已司空見慣了。要想郵集有新意,就要另闢蹊徑,換個角度進行拓展。
一部在全美郵展中獲金獎的同類專題郵集給了我啟發,這部郵集的題目是《足球——就是為了踢》,我就想到了一個更為簡潔的題目——《踢足球》。這個題目當時在國內郵展中還沒有出現過,在2008年北京“奧博會”郵展上,也沒有出現第二部同題郵集。
確定了《踢足球》這個題目,接下來就是如何緊扣題目構築一個有新意、符合邏輯的計劃。《踢足球》與《足球》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所界定的概念就完全變了,我感覺比起《足球》,《踢足球》更有利於講故事,一是不落窠臼,可以避免大多數專題郵集一開始就從事物的起源和發展講起而給評審員千篇一律的印象。二是發揮的餘地大,動賓結構的題目,既可充分發揮作者的主觀能動性,也可避免因拓展過度導致跑題的問題。
按照一般的邏輯順序,應是先講“是什麼”,再講“為什麼”,最後講“怎麼辦”。而踢足球,是人們最常見、再熟悉不過的體育活動,所以我沒有從“是什麼”講起,而直接從“為什麼”開始,在“踢”字上作文章,郵集共設為八章,基本涵蓋了《踢足球》這一主題的內涵,分別為“踢足球的目的”,“踢足球的群體”,“踢足球的裝備”,“踢足球的組織者”、“踢足球的技術”、“ 踢足球的戰術”和“踢足球的比賽”。章標題概念明確,章與章之間有緊密聯絡,沒有出現概念上的模糊、交叉和重疊現象。在設定節標題上,我也進行了反覆推敲,儘量體現節與節之間的內在聯絡和邏輯性。以第一章“踢足球的目的”為例,共有四個小節,依次是“為了娛樂”、“為了健康”、“為了謀生”和“為了榮譽”,這是一種意義層層遞進的關係,更換其中任何一節的位置,就會喪失邏輯性。
確定了計劃,下一步就是選擇多樣化的合格素材去拓展,講述一個與主題和計劃相吻合的專題知識,即所謂“用郵品去說話”。如何做到“用郵品去說話”,我個人理解,首先是要學會“用郵品”,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已手中合格(含有與本專題相關的有效資訊)的、更是重要的郵品。充分展示珍罕性高的素材,應是拓展時第一位要考慮的。
一是儘可能選用多樣化的郵品,最好是一些不常見的素材,這樣一來可以使郵集拓展更充分,郵集外觀也會更漂亮,能夠避免評審員出現“審美疲勞”,留住評審員的腳步。如在“為了健康”這一頁上,我選用了一枚1986年世界盃足球賽主辦國——墨西哥的郵票印版薄片,這樣的素材就不太常見,本身也有一定的收集難度。
二是儘可能地選用本專題內“世界第一的郵品”,體現素材的重要性。如在“為了榮譽”一節,我選用了世界上第一套足球郵票——1924年烏拉圭發行的用黃色紙巾印製500套的奧運會足球冠軍紀念郵票,在“踢足球的群體”一節,我選用了世界上第一枚奧運會足球郵資片——1928年荷蘭奧運會足球郵資片,以及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郵品——銷有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足球賽宣傳戳的美國首航封。在“球的選購”一節,我選用了世界上最早帶有足球資訊的廣告郵政用品——1888年當年實寄的瑞典哥德堡地方郵政廣告郵資封等。
三是適當利用傳統化研究為專題拓展服務,體現集郵知識和個人研究成果。如在“南美洲人踢足球”一頁中,我對一組40年代末玻利維亞郵票試印樣修改樣稿、母模印樣、無齒印樣及樣票進行了集中研究,展示了郵票印製、發行的先後過程,同時也揭示了足球運動傳入南美洲,從最初用“FOOTBALL”舶來語的叫法,最後發展為用“FUTBOL”當地西班牙語的叫法,反映了足球受到南美人喜愛並本土化的傳播過程。
四是充分利用變體郵票進行專題細節的拓展,增強郵集的趣味性。如“場地的設施——照明燈”一頁,先是用阿根廷的足球運動場(沒有照明設施)紅色套色移位變體票與正票進行對此展示,構思出“太陽落山了,足球比賽被迫中止”的場面,接著將大型照明燈投入運用後,情況發生了變化,足球比賽可以在晚上正常進行,支援這一個專題知識的素材是1950年巴西世界足球賽淺藍色套色移位變體票和正票,移位票上地球的右邊緣露出“月牙”,寓意到了夜晚,正票寓意“有了照明裝置,在月夜下踢足球如同在白天一般”。再如“頭球爭頂”這一頁,我選用了一組1966年英國世界盃足球賽套色移位及漏色變體票。用正票說明在禁區內與守門員爭頂頭球佔不到一點便宜,球容易被守門員用手“沒收”,接著用2枚套色移位票和1枚套色移位四方聯來展現“人多擁擠,球員身體碰撞在所難免”,這時守門員容易大意,出現漏球的情況,支援這一專題細節的是1枚漏色變體票。
2010年,在參加杭州全國郵展前,梅軍再次對《踢足球》專題郵集做了調整,並設計了兩種風格的封面,釋出在自己的部落格上供網友欣賞,並詢問“你更喜歡哪個?”。最終參展時,他的選擇是哪個呢?
編輯:北京一枚郵幣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