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擬定於10月3日發射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任務目前延期到10月中下旬,目前來看,大概會在“日凌期”結束之後,10月17日前後進行發射。
這一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上,將會搭載3名中國航天員,其中還將有一名女性航天員,去中國空間站執行第二期,為期6個月的太空任務,等到他們返回地球的時候,將會是2022年的春天了。
不得不說,自從時間進入到21世紀之後,中國就好像“開了掛”一般,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除了航天領域之外,在其他領域目前的發展成果,也都普遍躋身於國際前列。
這裡就讓美國搞不懂了,明明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已經對中國進行全面的科技封鎖了,為何中國卻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變成了發展緩慢、經濟倒退的模樣,反而越來越強大,甚至在一些方面,很快就要趕超美國了呢?
美國為何要對我國進行科技封鎖?
說起來,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和美國並不是沒有經歷過一段互幫互助的友好時期,上世紀60年代末,伴隨著中國和前蘇聯的關係越來越僵,再加上美國正在和前蘇聯進行冷戰,於是,美國就嘗試著去拉攏中國。
特別是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訪華後,中國和美國的關係,也隨之進入到一段“蜜月期”之中,當時的中國經濟實力、科研實力等各方面都是很薄弱的,甚至很多地方,人們甚至連吃飽飯都還是奢侈的。
但是在中美“蜜月期”的過程中,美國卻也仍然幫助了中國很多,特別是在我國軍事技術方面,可以說在美國的幫助下,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當然,美國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慷慨解囊,一方面我國也有專家去往美國,指導傳授陸軍作戰方面的技能,同時,美國也是希望在和我國拉好關係之後,一旦美國和前蘇聯之間發起戰爭,中國可以幫助美國,畢竟中國可是和前蘇聯接壤的,美國大兵想要去往蘇聯,可以選擇輕裝上陣抵達中國,然後直接在中國進行裝備。
雖然後來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伴隨著前蘇聯已經走上了末路,美國也沒有了對手,於是就不再去幫助中國了,一方面是那個時候的中國,伴隨著改革開放,已經有了一些起色,其次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美國也擔心中國會崛起,會成為第二個“前蘇聯”,成為美國最強的競爭者。
於是,中國和美國的“蜜月期”也就宣告結束了,美國也開始對中國進行科技封鎖和制裁,認為中國是根本不可能自主發展起來的,但是,卻沒想到短短的30年時間裡,中國就發生了驚天鉅變。
那麼,為何中國不怕美國的制裁?
雖然我國在很多領域的發展,都是要比西方國家落後多年的,比方說我國可是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算下來可是要比西方國家落後百年以上。
但是,畢竟是一個泱泱大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雖然一窮二白,但是卻仍然有很多海外學子、科學家們回國,比方說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等等,他們在新中國最困難的時刻挺身而出,為祖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隨後,中國在和前蘇聯接觸的過程中,事實上雖然後來“鬧掰了”,但是卻也從前蘇聯那裡獲得了不少的技術,特別是前蘇聯解體前後,也是從前蘇聯那裡吸納了不少的優秀科研人員,這也為我國的發展,再一次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而且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也是很快的,國家有錢了,人民也都過上了好日子,自然吃飽穿暖、衣食無憂的情況下,也就會全面鉚足勁,去填補、追趕各領域的欠缺和空白,畢竟這麼大的國家,最不缺的就是人了,很多一開始沒有回國的海外學子,在發現祖國發展起來之後,也都會選擇回國。
而且過去的30年時間裡,我國也是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對於國內科研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全面,大家可以看到,如今中國航天人的隊伍中,已經普遍都是80後、90後成為中流砥柱了,這也意味著,我國年輕一代的能力是很強的。
並且在綜合實力水平上來之後,也吸引了很多外國科學家來到中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自然,人才濟濟,後備力量也就很充足了,自主研發也就會非常快,美國的科學技術封鎖,也就不起作用了。
此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中國可是在戰爭中打贏過美國的,在新中國剛成立的階段,抗美援朝“小米步槍”可是就打敗了此前毫無敗績的美國王牌部隊——北極熊團,自然如今越來越強大,美國有的武器我們也都有,當然也就更不懼怕美國封鎖和制裁了。
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東方雄獅早已經醒來,誰也阻擋不了大國崛起,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