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國科學家在研究鋰離子電池的矽陽極時,成功模擬了導致陽極效能急速下降的關鍵機制。科學家表示,瞭解導致矽膨脹並隨後分解的原因,是防止這種情況的重要步驟,也是生產長效、高容量電池的重要步驟。
目前在研究的很多改進的儲能技術中,用矽取代石墨是最突出的,因為矽有比石墨多儲存10倍能量的潛力。
近年來,對矽陽極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一些公司正在向商業化和大規模生產邁進。然而,要實現矽在能源儲存方面的潛力,在研究階段仍有挑戰和大量工作要做。
主要的挑戰是,當鋰離子進入該材料時,該材料往往會膨脹。最終,這將導致陽極開裂、剝落或以其他方式分崩離析,而且無法恢復其原始結構。對此提出的很多解決方案,在陽極上塗層,使用多孔矽等,已經顯示出積極的效果。
然而,到目前為止,很少有研究人員深入研究電池迴圈過程中陽極內部的工作機制,而且對於在原子層面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存在分歧。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科學家王崇民說:“很多人都想象過可能發生的情況,但之前沒有人真正證明過。”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小組將改變這一現狀,他們將兩種複雜的成像技術,敏感元素斷層掃描和低溫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與一種先進的演算法相結合,觀察這一過程的執行情況,發現鋰陽極實際上是向矽結構推進,然後迴流,在結構中留下巨大的空隙。這些空隙隨後被矽內部的固體電解質的發展所填補,在陽極內形成“死亡區”,迅速增加到重大容量損失。
王崇民表示:“這項工作為開發矽作為高容量電池的陽極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路線圖。”該小組總結說,改進矽陽極的最有效方法是集中於防止或限制電解質滲透到陽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