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縮小的城市,城市是放大的建築。
我相信,任何一個喜歡建築攝影的旅行者,當來到一座陌生城市時,一定會走街串巷,不斷地去摸索城市與建築之間的關係。
不論是歷經歲月滄桑的老建築,還是現代文明下的高樓大廈,它們都在深深影響著城市的空間與美感。
我每次站在窗前,去遙望那座堪稱“華中第一高樓”(目前武漢最高樓)的武漢綠地中心,就忍不住在想,現代主義建築試圖馴服和凌駕於城市肌體之上,自古有之的“權力形狀”有沒有考慮過城市空間和美感?
有時候也在想,它會在2021年完成所有建設嗎? 作為普通人,我真想站在樓頂一覽武漢三鎮之壯闊風光呢。
大江大湖大武漢,城市有建築之大,並不稀奇。尼采說,建築是一種權力的雄辯術。其實,也是城市崛起的一種雄辯術。
“華中第一高樓”意味著什麼?有一個網友是這麼說的,意味著武漢在華中地區的崛起。不少自媒體在發表武漢相關的城市經濟分析的時候,也會以“華中第一城”來形容武漢。
武漢的第一座高樓,最早可追溯至1909年建成的漢口水塔,塔高41.3米,由英國工程師穆爾設計監製,是大武漢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如今水塔下面的一條美食街在漢口小有名氣。
1984年,晴川飯店聳立於漢陽長江之畔,高88.6米,成為當時武漢的“第一高樓”。這座酒店建成後,接待過多國政要和外賓。
每年春天,晴川閣酒店的櫻花成為武漢賞櫻勝地之一。
1996年,武勝路口高達176米的圓頂建築:泰合廣場取而代之,成為“第一高樓”,曾經榮獲國家建築工程最高獎——“魯班獎”。
1997年,武漢國貿大廈成為武漢的“第一高樓”,樓高212.5米,樓頂平臺是直升飛機停機坪。1999年,武漢世貿廣場奪冠;2010年,民生銀行大廈奪冠。
武漢的城市建築之快、之高,一直在不斷加速,綠地中心成為所有武漢人的期待,有的人稱呼它是“華中一哥”。
武漢綠地中心是武漢綠地國際金融城專案的核心部分,由美國SOM建築設計事務所擔當設計,曾設計過迪拜哈利法塔、上海金茂大廈,以及世界眾多國家的著名摩天建築。
建成後將成為一個集超五星級酒店、高檔商場、頂級寫字樓和公寓等於一體的超高層城市綜合體。
但提到這座建築,武漢人一定有很多話說。我作為旅居者,時常是聽到他們對“綠地中心”的不同看法,但較為統一的態度,就是“可惜”。
百度百科中是這樣描述它的:是中國武漢市的一座超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原設計高度636米。
武漢人的惋惜之處就在於“原設計高度636米”。如果綠地中心依最初設計高度完成636米,那麼它將超越上海中心大廈(632米),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
我每次看到它的時候,就會想起湖北省博物館裡的那把“天下第一劍”,拔地而起,劍指蒼穹,是有越王勾踐劍的靈感元素在裡頭吧?
原設計方案中,這座大樓的頂端是呈弧形尖。
但由於限高令,武漢綠地中心的高度從636米“砍”到475米,“尖端”變成了“平端”(也有人直接稱呼它“禿頂”),“中華一哥”又多了一個“平頭哥”的綽號。
其實,所有超高層建築在未封頂前,高度幾乎是“不可控”的。
但武漢綠地中心的高度下滑仍是令不少武漢人感到惋惜,對它的完工時間也不像曾經那麼期待。有的人提到它,甚至是用“武漢人之痛”這五個字來形容。其實,最心痛的還是建築師。
實際上,475米的高度對一座城市而言也是非常有優勢的。
站在武漢三鎮,不論是哪個方向都能見到它挺拔的身姿,不知不覺中已成為城市象徵之一,成為城市空間中的一個醒目所在,吸引了不少城市攝影愛好者、旅行者的目光。
人們在拍攝它的同時,會不會在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如此之高的一座摩天大樓,要如何融入一座城市的美感中?目前而言,武昌濱江之畔的它,仍是一個“孤立”的孤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