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統治秩序,商周社會規定了整套禮儀及等級制度,稱為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實際上就是等級制度,反映了統治者的尊卑關係和等級特權。以“周禮”為代表的禮儀體系,包括一切視聽言行、一切吉禮、凶禮、賓禮、嘉禮、軍禮等,貫徹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等社會生活諸方面,影響了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形成了帶有鮮明禮儀特色的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西周第一青銅器——利簋
西周早期
高28釐米,口徑22釐米
1976年陝西臨潼出土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圓形,侈口,雙獸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莊重穩定;以雲雷紋為地,腹及方座飾獸面紋,圈足飾夔紋,獸面巨睛凝視,森嚴可怖。商周時期,凡有大事都要進行占卜,以預知吉凶,利簋的內底就鐫刻著周武王討伐商紂之前占卦問神的銘文,共四行三十二字,銘文的大意是:武王伐紂,在甲子日黎明,對伐商能否取得勝利進行了卜問,兆象很好。就在當天,周師一舉打敗了商軍。到辛未這天(七天以後),武王在駐軍處,賜給有司(官名)利(人名)以金(青銅),利覺得很榮耀,遂鑄此簋作為紀念。
這段銘文的重要意義在於印證了《尚書·牧誓》及《史記·殷本紀》等古代文獻中關於武王克商在甲子日,又恰逢歲星當空的記載。官員利因參與克商之役受賜而作此器,時間在克商後的第七天,因此利簋是現存最早的西周青銅器,也是反映武王時期風格的標準器,為青銅器的斷代提供了重要依據。武王滅商之戰,即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周武王以數萬甲卒擊敗了數倍於己的商軍,這段歷史成為膾炙人口的神話小說《封神演義》的原型。利簋的發現,澄清了以往諸多疑惑,肯定了牧野之戰的具體日期和史實。
簋相當於現代的碗,一般為侈口、圓腹,圈足。商周時期簋和鼎配套使用,從出土情況看,簋常以偶數出現,並常與奇數鼎相配,這與史書記載的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的禮制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