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正好,下地幹活。”
——羅中立
金秋九月,“北京保利拍賣2021(深圳)精品拍賣會”圓滿收官。此次拍賣會共彙集近800件重量級拍品,拍賣期間產生了3件千萬級拍品。其中,羅中立的油畫作品《春蠶》頗受大眾的關注,最終以4174.5萬元的成交價冠絕現當代藝術專場。
1
羅中立與《春蠶》
羅中立,1947年生,重慶人。1982年畢業於四川川美術學院油畫系。曾任四川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重慶市美協主席。現任中國當代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美國哈佛大學、新加坡美術館等海內外藝術機構及私人廣泛收藏。
羅中立是中國現代鄉土繪畫的代表人物。自20世紀80年代起,還是四川美術學院的一名學生的他便開始了鄉土題材創作。《父親》、《春蠶》、《歲月》、《年終》、《搓麻繩》、《磨米搓湯圓》等,皆為其鄉土題材繪畫創作第一階段的代表作。在一次訪談中。羅中立談及這一系列鄉土繪畫的創作靈感,起源於他的一段下鄉經歷。
1966年,為響應附中“教學面向基層,為工農兵服務”的號召,羅中立來到了距重慶200多公里外的四川達縣大巴山區,在一所村小學任美術教員,開始了與大巴山農民的朝夕相處日子。
1968年高中畢業後,羅中立被分配到達縣鋼鐵廠當鍋爐工,命運又把他送回了大巴山區,一待就是十年。正是這段生活經歷,讓羅中立見識了跟城裡迥然不同的天地和人群,對農家生活也有了細緻的觀察和真切的體會。
1980年,以大巴山農民形象為原型創作的油畫《父親》轟動中國,伴隨著此作如同一個發人深省的象徵,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特殊符號,畫家羅中立的名字也享譽四方。在《父親》之後,羅中立又相繼創作了幾張風格類似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春蠶》。
羅中立在訪談中曾提到:“《春蠶》實際上是《父親》的姊妹篇。在大三,畫了兩件作品,《父親》畫完之後就畫了《春蠶》。本來我也想畫一個正面的形象,當時我覺得太雷同,我一直想體現的跟別人不一樣,跟自己的前後不一樣,所以就畫了一個完全的不是肖像的形象。描繪頭髮,剛好用了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來表達含辛茹苦、默默無聞的民族性。”
羅中立先後共計創作了三件《春蠶》,構圖細節別無二致,只在細節處稍可區分。作於1980年和1982年的兩幅現藏於上海龍美術館和泰康收藏。
此次再度亮相2021深圳拍場的《春蠶》作於1983年,是三件同名作中尺幅最大的一件。因其創作時間較晚,風格、刻畫方面也最為成熟。經由臺灣收藏家林明哲先生奔走,此作在20多年的收藏過程中頻繁參與重要展覽專案及學術出版。
2
《春蠶》背後的精神核心
作為鄉土美術寫實階段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作品,《春蠶》在表現手法上同樣借鑑了西方的寫實主義畫法,透過鉅細無遺的精微描繪,去展現真實可信而處境艱難的農婦形象及其生活狀態。畫面中描繪了一位老農婦垂首站在養蠶的竹筐前撥弄殘葉的場面。
與《父親》不同的是,《春蠶》的主人公的臉孔幾乎完全隱沒在陰影之下,雖無鮮明的表情直接傳達情緒,埋頭勞作的人物動態卻將母親辛勤奉獻的偉大無言融入畫面中,更展現了特殊歷史節點下,中國傳統農村家庭中真實的女性生活狀態,頗為耐人尋味。
畫家運用極其精妙的線條,著重刻畫出農婦青筋累累且瘦骨嶙峋的雙手和如蠶絲般根根分明的滿頭銀髮,成為畫面的視覺焦點。
《春蠶》(區域性)
上世紀 80 年代,近現代藝術創作實現了由“神”到“人”的轉變,此時的油畫創作開始轉向對“人性”的關照,表現貧苦大眾、反映現實生活已成為深受老百姓喜愛的繪畫表現題材。
藝術家個性意識的復甦和人們反思、批判意識增強,更為此風潮流行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對“當下”真實生活面貌的關注,為中國油畫的當代情感表達表達注入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新鮮的感性色彩。
羅中立的系列鄉土繪畫作品便是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下。儘管在此前“人性”是一個被批判的詞彙,但他仍將對“人性”的關切視為其從學畫之初便想要傳達的藝術價值核心。
他曾言:“那時候,我恰恰最想表達的就是關於真實的人——我們身邊的人,我在大巴山看到的真情實感的場景和畫面。”
在不同的創作階段,羅中立著力運用不同的藝術語言、畫面形式去嘗試探索新的繪畫面貌,而其透過繪畫作品所展現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思考的精神核心卻未曾發生改變。
藝術作品輾轉跨越歷史長河,卻總在不同的時間點因其背後相似的精神內涵與我們重遇。如今,《春蠶》創作最初的情感價值、社會意義已無從複製,但這一系列充滿著人道主義情懷的油畫作品卻成為那一歷史階段的真實寫照,也成為封存於特定歷史時期,屬於一代人共同的“歷史記憶”。
*圖片和資料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