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持續遭遇強降雨天氣,鄭州等地出現特大暴雨。此輪長時間和大範圍降雨對河南農產品尤其是玉米生產產生了重大影響。面對已經發生的洪澇災害,如何應對是當地農業部門的當務之急。一言以蔽之,大水之後,河南農業該補種什麼?
為何要關注河南糧食產量?
作為我國農業大省,河南的糧食產量對我國糧食安全格外重要。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全國夏糧生產資料顯示,2021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582萬噸。其中,河南夏糧總產量3803.2萬噸,河南夏糧總產量、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夏糧豐收離不開河南,夏糧過後就是秋糧,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
今年5月,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下發的《關於2021年秋糧生產的技術指導意見》特別提到,河南秋糧面積佔全年的47%、產量佔全年的45%,種足種好秋糧作物對完成全省糧食麵積16125萬畝、產量1365億斤的目標至關重要。7月20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表示,7月至9月是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
玉米是河南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目前正處於生長期。《指導意見》強調,今年秋糧生產要積極擴大玉米種植面積,穩定水稻、大豆、紅薯種植面積,適度發展優質特色小宗糧豆。
此輪強降雨預計對今年我國玉米產量將產生重大影響。截至發稿,雖然近兩日河南省整體受災面積尚未公佈,但是上週的強降雨(截止7月12日)共造成焦作、安陽、新鄉、濮陽和濟源示範區等5地農作物受災面積3447.28公頃,成災面積2204.83公頃,絕收面積99.68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781.38萬元。
搶種、補種,究竟該種什麼?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洪水過後,河南的首要任務就是核災、減災和恢復生產自救。對於眼下的河南來說,如今已是7月下旬,考慮到玉米的生長週期(100~120天),補種玉米已經來不及,那補種哪些秋收作物,才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呢?
《河南省2021年“三夏”生產防災減災預案》(以下簡稱預案)明確指出,受災程度嚴重或絕收的地塊,7月10號前可重種或改種穀子、綠豆、紅小豆、早熟玉米、大豆、青貯玉米、鮮食玉米等生育期較短的作物;8 月10號前可選擇改種綠豆、短季蔬菜等;8月20號前可改種生菜、油麥菜、娃娃菜、大蔥、上海青、香菜、茼蒿、蘿蔔、白菜等蔬菜。
專家建議,首先要採用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受洪澇災害影響地區,可改種補種秋雜糧和蔬菜作物等。同時,要適當增加種植密度、加強肥水管理,做到以密補遲、以肥補遲、以管補遲,提高改種補種作物的產量和效益,確保多種多收,彌補受災損失。
其次,可選擇生育期短、抗熱耐澇能力強、抗病性好的速生蔬菜品種,比如白菜、蘿蔔、土豆等。這類速生蔬菜品種播後30-40天即可上市。專家指出,搶種秋馬鈴薯,最好選擇早熟、生育期短、苗期耐高溫的品種。特別要加強對馬鈴薯晚疫病防治,及時加強預報監測,一旦發現病情,及時噴施藥劑。
在災後田間管理方面,《預案》明確指出,針對澇災,要及時疏通溝渠,搶排明水。對水淹出現澇漬的田塊,應及時疏通地頭排水溝和腰溝,迅速排出田間積水,無法靠水渠排水的田塊,用水泵或人工排水,降低土壤溼度。排出田間積水後,要進行中耕鬆土,防止土壤板結,同時追施速效氮肥,促進作物生長。
針對夏季強降雨,要加固蔬菜溫室大棚等設施,特別是土牆溫室,要防止雨水侵蝕沖刷裸露牆體和後坡,在牆體外部及後坡處覆蓋地布或塑膠薄膜;對下沉式日光溫室要修築防水牆,以防雨水灌入溫室造成牆體倒塌。露地蔬菜適當培高畦面,儘快排除田間積水,縮短蔬菜根系受淹時間,以防漚根爛根。
對於各地政府來說,可根據農業農村部等4部門近日下發的《關於切實做好當前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千方百計奪取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的通知》和《當前農業防災減災保豐收預案》,力爭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保穩產、無災區多增產,千方百計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