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陰,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的碩士生羅勇,2017年辭掉公務員當“農民”,融資800多萬元創業開展智慧種植,減輕農戶勞作壓力的同時,為農戶每畝增收200多元。如今,羅勇團隊託管農田超8萬畝,培訓專業人才5千人次。
像羅勇這樣放棄優厚待遇去回鄉建設的"高材生"不勝列舉。
從文章的熱度來看,還是有更多的人不理解,放著高薪的"鐵飯碗"不做 卻當農民 ,認為讀書不就是為了擺脫"農民",用筆桿子掙錢 ,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多好。
現在2021年 ,已今非昔比了,無論是農民 還是外賣員或賣豬肉的,不再是我們傳統觀念中的"低等職業"。
在傳統家庭中,比如我的父母 他們在小時候就教育我說不好好學習 就回家種地當農民...
所以形成了我的意識:當農民就是累 就是社會底層。
還有一些價值觀:你看某某名校畢業不還是當個農民?!等知識無用論。
但這種顯然是錯誤的價值觀,更是一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自我安慰。
讀書使我們開拓創新,正是透過專業知識的運用,我們的工作才變得便捷 高效,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
我認為應當鼓勵優秀大學生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在他們身上打標籤,認為高材生就應該去做高精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