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王簡、原野編譯報道】去年10月16日,法國曆史教師帕蒂(Samuel Paty)因為讓學生看先知默罕默德的漫畫像而遭到極端分子殘忍殺害,這一事件震驚全法,並在社會上引發有關學校世俗主義教育的激烈討論。
在帕蒂慘遭殺害一週年之際,全法中小學校計劃於15日為帕蒂默哀一分鐘,並花一小時來悼念並討論教師的角色和正當性,以及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等話題。
12日,巴黎市議會以158票贊成、5票棄權決定,將巴黎索邦大學對面的花園以帕蒂的名字命名。命名儀式將於16日舉行。2022年總統競選候選人、巴黎市長伊達爾戈表示,應把“巴黎大學城心臟地帶留給所有想要悼念塞繆爾·帕蒂的人”。巴黎5區區長Florence Berthout也強調,該花園位於拉丁區中心,“是重要民主戰鬥的歷史文化搖籃”。
課時少、敏感話題多,世俗主義教學難度大
帕蒂的遇害給法國教育界帶來的衝擊之巨大至今仍未減弱。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在其新書《開放的學校》中寫道,該恐襲事件讓“所有言論自由受到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威脅的國家都感到驚駭”,“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事實上,雖然大部分教師稱在教學時“不會感到害怕”,但也有一些人承認,會有意避開一些敏感話題。一名巴黎郊區中學教師表示,以前上課談到宗教時“從未感到不自在”,而現在教學方式和措辭都變得很謹慎;另一名上萊茵省教師則直言,會避免談論默罕默德漫畫,以免再生事端。
帕蒂悲劇發生後,教育部長布朗蓋在去年10月宣佈加強道德與公民教育課(EMC)。這門課涉及政教分離和言論自由等多種話題,通常由歷史-地理老師負責上課。但此後這個課程的課時並沒有增加:小學每週1小時,初中和歷史-地理課共用課時,高中每兩週1小時。歷史-地理老師協會Clionautes表示:“大家都說了很多,有些老師還流了很多眼淚,但什麼都沒有改變。”另一個歷史-地理老師協會APHG認為:“問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們上道德與公民教育課。”
道德與公民教育課上最棘手的課題之一是政教分離原則,非常複雜,而且有多種相互衝突的解釋。不過,最新民調顯示,在接受調查的3000名歷史老師中90%的表示仍會討論“敏感內容”。
老師們認為最容易引發爭議的題目其實是阿爾及利亞戰爭和屠殺亞美尼亞人事件,相比之下政教分離問題只位居第8。有教師說,“根據學生背景的不同,有時候用詞要非常謹慎”。老師往往不具備回答某些問題的能力,而政治上對這些話題的利用、“媒體、政府各部及其他人的摻和有時候會導致資訊混亂”。老師們往往不喜歡教育部長的某些宣告和倡議。
對教師進行世俗主義培訓
今年開學,教育部啟動“這就是政教分離”的宣傳運動,還從9月起在學校分發《共和指南》(Guide républicain)。該指南匯編了一系列“共和理念”文章,並配有一份各學科教授共和價值的教學手冊,以及一份政教分離手冊。
此外,教育部長還在今年6月宣佈,對教師進行為期4年的世俗主義培訓。首期針對培訓師的培訓將於10月19日開始,教師培訓將於明年啟動。
有的教師認為,培訓“應該有用,因為很多老師並不太清楚什麼是政教分離”。但是,很多老師對這個培訓有疑慮,甚至感到不安:“從來沒有徵詢過負責道德與公民教育課老師的意見……完全是一副‘我告訴你們怎麼上課’的態度。”這種培訓就是“讓老師有個政教分離的教條”,“給我們個小指南,然後跟從上面寫的使用方法講課,但當老師不是這樣的……”
還有教師認為:“政府的宣傳運動明顯要強加一種特定的政教分離觀念,這種政教分離觀念旨在指責某些族群……不能到處強調共和國價值觀和政教分離原則。”
年輕教師更傾向“開放包容自由”的世俗主義
實際上,即便是在法國教師隊伍內部,對世俗主義也有不同的認知和態度。讓·饒勒斯基金會(Fondation Jean Jaurès)智庫今年7月的一項民調顯示,相較嚴格遵守“法式”世俗主義的老一輩,法國30歲以下年輕教師更傾向於英語國家“更開放、包容、自由”的世俗主義。
調查顯示,在陪同學生校外活動時,家長可否穿戴具有明顯宗教特徵的服飾(十字架、伊斯蘭頭巾、特本(turban)頭巾、袈裟等)問題上,僅有26%的法國人贊成,教師群體中有36%贊成,但30歲以下年輕教師的贊成比例高達56%;在大學生可否在課堂上穿戴具有明顯宗教特徵的服飾問題上,25%的法國人表示贊成,教師群體中有33%贊成,但年輕教師則有57%贊成。
在婦女在公共泳池穿伊斯蘭式“布基尼”(一種包裹全身的泳衣)問題上,59%的年輕教師表示贊同,而50歲及以上教師僅有16%;在市立游泳館是否應設女性專場的問題上,51%的年輕教師贊同,而50歲及以上教師僅有12%贊同。
不僅如此,“代溝”還體現在對世俗主義原則理解的差異上:37%的教師認為“世俗主義”是“保障信仰自由”;34%的50歲及以上教師認為“世俗主義”意味著“政教分離”;而32%的年輕教師則認為“世俗主義”更多意味的是“宗教平等”。
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oushi1983
(編輯:顧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