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農村故事,從小時候說起。我們那個壪(小山村),是我生命起源,再熟悉不過了,一切知識的得來,都是從這兒開始。
不像現在的小孩被保護的嚴嚴實實,我們時代的小孩,從小就被放養,自記事起,我和二哥哥常常被鎖在我家的土磚房子裡,期盼著大人們從山上收工回來,而我們兄弟倆只能透過貓窟窿(每家每戶都有的讓自家小動物進出的洞口)往外看門前塘埂上有人經過,就知道父母親快要回來了。生產隊集體時,父親是隊長,必須帶頭出工,母親也不能陪伴還嗷嗷待哺的孩子,也得出工分,不然會被說閒話。生產隊裡大人都出工分上山幹農活,所以一上午和下午壪子裡就靜悄悄的,只有臨近中午和傍晚時大人小孩都回來了,壪子就熱鬧起來。之所以我和二哥被父母鎖在屋裡,據母親說是因為我小時侯,家門口有口大水塘,起初水很深的,我常在塘邊玩,多次掉水裡,被集體負責養豬的熊伯母救起過,也被我家屋後的鄰居救起過。不得已,父母出工時就把我們小兄弟倆鎖在家裡,不讓出門。而我的大哥哥,那時候歲數大些了,就會跑出去,和大人們還有壪子裡其他年青小夥伴一樣,上山要麼是撿柴,或者是放牛,當然還會在山上游戲吧!那時侯的農村,山上和田野十分熱鬧。
不知不覺的,不記得從何時起,我也可以上山了。也許只有五、六歲就開始放牛,還記得我家和另外幾家共養的一頭母牛,生了一隻小牛仔,從小和我親,我把它馴服得能騎,直到它長大,不再那麼容易騎上去。從小我和牛做伴,大哥二哥上山砍柴,幫家裡幹農活,當然也會在山上嘻戲;而我年齡小些,只負責放牛,在家裡我一般負責燒火,母親或兩個哥哥負責掌勺做飯。我當牛倌比較久,從我不記事起,到初中畢業,每個暑假放牛就成了我的專利。
與如今農村山上靜悄悄比起來,當年的山上十分熱鬧,因為大集體時代,農民只能從土地刨食,梯田梯地開到了半山腰甚至快到山頂,儘管如此,因當時農業技術比較落,農藥和化肥也不充足,種子技術也不好,為了填飽肚子,只能儘量擴大種植面積,凡是能開荒種地的地方基本都被開墾。儘管如此,糧食的產量仍然很低,糧食並不是很充足,常常在青黃不接之時,一大家人得靠喝粥度日。我們那裡一年種兩季,夏季水稻,冬季小麥和油菜,常常是小麥還沒收穫,稻穀就已經快吃完了。還有每年必須上交公糧,更是加重了缺糧的狀況。但每到青黃不接時,國家會下發救濟糧,而那時的救濟糧往往質量並不好,常有一些難聞的味道,比我們交公糧交出去的質量差得遠。梯田梯地的開發,據說是由我的前輩,大約是在五六十年代完成的,因為解放後,人口爆長,農業技術又落後,單產低,只能儘量擴大種植面積。過了八O年之後,土地分田到戶,農民積極性空前高漲,國家在農業科學技術上也逐漸取得進展,化肥農藥漸漸有了,特別是種子技術進步,提高了單產。記得那時有一個水稻品種,叫貴齒(同音)2號吧,畝產量高,但吃起來口感不好,但總算解決了吃飽的問題;後來隨著更多新品種出現,產量高囗感又好,難吃的貴齒2號就被淘汰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偉大的人,袁隆平先生,天佑中華,正是有像他那樣的一大批農業科技人才,中國終於解決了餓肚子的問題。而我也要讚歎,先輩包括古代的先人們,是通過了多少努力,為後人留下了可供耕作的田地。
說回到童年,已無法記起,從什麼時候學會了爬樹,什麼時侯學會了游泳,下象棋打卜克。在夏天,上山放牛的時候,小夥伴大夥伴特別多,到了山上,把牛散放開,大大小小的就會跳進山上的水塘游泳,有一次因為我還不太會遊,撲通撲通到了水中央,嗆水了,還好一個堂哥哥把我救起。遊了泳,在山上的遊戲還有打卜克,花樣挺多,抓王八、打升級,二十四算帳等,還有講故事,看小人書,下棋等。一般講故事都是大人或大一點的夥伴,有少數大人,不是家裡重要的勞動力,也會分配來放牛,而大夥在一起時,總有人講講故事,組織一些活動。特別有意思的是講故事和下象棋還有二十四算帳,這些都在無形之中,學到了知識,開拓了智力。在農村很多東西無形中就學到了,游泳和爬樹就是這樣,不記得第一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記得到了伏天,各個乾淨的水塘,都擠滿了人。秋天,當果樹成熟時,我們就會爬到樹上摘柿子等,從來不害怕,因為年齡小,體重輕,敢於爬到很小的樹丫摘果子,炫技自己的爬樹本領。我有一個堂弟,膽子特大,那時我倆常在一路玩,他不光爬樹厲害,跳水游泳也不差,敢從四五米高的涯上往小水塘裡跳。大人鮮少去幹涉小孩子的活動,不象現在的小孩,被禁錮得什麼都不能做,好像只能讀書和學文藝愛好。相比較而言,我們那個年代缺衣少食,才會自己去爬樹找果子吃,現在的小孩子物質豐富了,卻沒有我們那樣的機會,可以自由放任的成長。我的小孩,本來打算讓他學會游泳,但他媽媽反對,如今長大了,也沒有學會。現在的孩子,雖然被保護的很好,許多生存的技能卻沒有學到,顯得有點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