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被稱作“土包子”,農村人被稱作“鄉巴佬”,農業產品都“不值錢”,難怪出現許多自己本身是農民,又不願意承認是農民,更不想當農民的農民朋友了。
下面我給大家講講發生在農村、農民身上的故事:
進城購物遭白眼
鄰居張大嫂前天向我講了一個她進城的故事:收完了板栗手中有了一點閒散錢,眼看天氣轉冷了,打算給自己換一套過冬的衣服。大清早就坐上了開往城裡的班車,不常進城的張大嫂下了班車從汽車站走出來一下子找不到北了,轉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服裝店,便輕手輕腳的走了進去。
這個店是XX名牌服裝店,生意很紅火,裡面全部是穿戴時尚的年輕女郎在那挑選試穿服裝,見張大嫂來到身邊,個個臉上露出不悅的表情,用手捂著嘴一個一個的離開了。老闆娘頓時怒色道:“你進來幹什麼?嚇走了我的客人!”張大嫂輕聲說道:“我也想看看買一套過冬的衣服”,老闆娘冷冷的說:“這裡面有你穿的衣服嗎?再說了你又能買得起嗎!還不快出去,影響我的生意”。善良的張大嫂就這樣被老闆娘從服裝店裡趕了出來,滿含眼淚地消失在大街的人群中。
進城打工遭歧視
現在的農民除了有一付好身板,上工地,進礦山,下煤窯買苦力或許一年還能掙點錢。老弱病殘的農民想外出謀求一點收入比較難,再髒再苦再累都不怕,怕的被人看不起。
老樹村有個姓王的夫妻都是肢體殘疾,生活全靠國家最低生活保障和殘疾人補助金維持。他們終生只生育了一個女兒叫王曉翠,在出生不到一歲時被開水燙傷,左臉部留下了疤痕。學習成績一直優秀的王曉翠迫於家庭的經濟困難壓力,剛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習便回家務農了。十七歲那年進城想找個工作掙點小錢以貼補家用,先找了幾家餐飲店老闆,看有沒有適合她乾的工作,老闆上下打量了一下曉翠然後冷冷的說:“工作到是有,我把你招進來,客人恐怕跑光了”,曉翠滿臉疑惑的走出了餐飲店。她不死心,又進了幾家超市看能否有人收留她,結果的回答和上面一模一樣,更打擊她的是一位大型超市老闆娘直接了當的給她說“象你那樣乾脆去問問酒店掃廁所的,馬路掃大街的或許能夠用得上你”。曉翠如夢初醒,原來他們是嫌我是農民且臉上又有殘疾,她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痛快的大哭了一場,天黑前打車回到了家。這次找工作經歷,給她年輕的心靈留下了痛苦的傷痕,自那以後她立志就是餓死也不出門給人打工了。
種田養家難富家
村民田野自小就是一個有志向的農村青年,上世紀八十年代高考時以12分之差被拒絕於大學門外,由於家庭人多勞少,父母供養不起而不得不放棄補考的機會回家接過了父親的鋤頭。
面對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的枯燥乏味的農村生活,他不知道夜裡偷偷的哭了多少回。看到袓孫三代10人組成的家庭,他是唯一能夠承擔責任的長子,不得不接受將要當一輩子農民的殘酷現實。經過將近一年多的思想鬥爭,他想通了: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農村也是一片廣闊天地,在這裡也可以大有作為的。於是信心滿滿地接受了這個當一輩子農民的現實。
八九年代的高中生在農村還算是文化人,有知識、有頭腦、有魄力,頭腦愛發熱,不拘限於傳統的農業生產發展模式,把目光一直傾向於經濟發展上,向當時的“千元戶”、“萬元戶”目標進軍。調整產業結構,變糧食生產為經濟作物生產,大面積種植油菜籽、花生、向日葵等油料作物。經過幾年的折騰,最終一核算,和種植糧食作物收入差不了多少,雖然有價格差別,但它們之間產量差別很大,貓叫咪一回事,沒當上萬元戶。
種植不行搞養殖吧。於是乎四處籌錢辦起了養殖場:養雞、養羊、養豬等,什麼都養過,不是整欄死就是賣了不夠飼料錢,折騰了好幾年,罪是沒少受,錢是沒掙到。轉眼到了新千年,孩子都到了上學花錢的高峰期,無奈的田野只好放棄了土裡刨金的奢望背起鋪蓋捲走上打工的生涯,好不容易地把孩子供養到大學畢業,接著又為兒子的婚事欠了一屁股債。已過花甲之年的老田不但不能鬆一口氣亨受天倫之樂,還要四處求人找活幹,掙錢還賬。
農產品價格停滯不前
幾十年來,農業生產資料的化肥、農藥、子種一漲再漲,而生產出來的農產產品價格始終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農民只能花錢賺吆喝,根本沒有多少利潤可談,這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下面我列舉幾個例項來證明這一切。
玉米:從10年前的9毛到1塊,一直到去年才上升到1塊到1塊2毛(這是我們這的地方價格),農民種一畝地玉米按平均收穫1000斤計算,成本最低要500元,淨收入只有700元左右。
板栗:我的家鄉盛產板栗,早在20年前,板栗收購價就在3元至4元,那時候錢值錢,人工成本也低,農民覺得很花算,營造板栗經濟林信心異常高漲,家家都有一大塊板栗林。誰知道發展到20年後的今天 ,板栗價格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有所下滑,現在每斤鮮栗子連3元錢都保不住,農民把管理成本、收穫成本一算,不但不掙錢反轉來還要賠錢,無奈之下的果農把成片的板栗送給人家收穫都沒有人要,只好放棄任其自生自滅。
生豬:農民養一頭生豬出欄統統按200斤計算,能賣3000元。而養一頭豬的成本是:豬籽本錢800至1500元,在這按平均1000元說,飼料每天8元左右,農村養豬最低10個月,光飼料錢就需要24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你說農民掙什麼錢。
這裡我只是簡單列舉了農民常態生產的三類農產品的情況,其他農產品的情況基本相同。由於當農民受到少數人的歧視,加之吃苦耐勞,入不敷出,在很大程度上講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年輕的農民朋友更不願意死心塌地的當農民 了。
不可忽視的農業生產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源泉,時刻都馬乎不得。糧食是農業、農民生產出來的,因此,農業農民這個行業角色相應的地位和重要性,我不言而喻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餐桌上的食品豐富了,市場上各類食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只要手中有鈔票,根本不操心餓肚子了。才吃飽肚子沒幾代的人們似乎忘乎所以起來,不熱愛農業、不重視農業的人越來越多了起來,這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稍有居安思危的人恐怕都能夠認識到這一點。
有人說:現在科技發達了,全部都機械化了,要不了那麼多土地、要不了那麼多農民生產糧食照樣能夠養活人。是的,這話一點沒錯,但你知道糧食主產區能夠大面積機械化耕作的土地有多少,還有多少山區,丘陵地帶不適合機械化耕作的土地有多少!光靠糧食主產區生產出來的糧食能夠滿足人民的需要嗎?肯定是不行的,還要靠進口糧食來補充。假如某年某月全球糧食欠收,進口不了糧食了你說怎麼辦!還是老輩人說得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啊。
還有人有人說:將來根夲不需要糧食了,可以從空氣、海水,礦物質中合成營養片,每天食用1片就能夠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了。我想這是一種科學幻想,能不能實現、哪一天實現,我不敢說。
結束語
早年間流傳有這樣一句話: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各行各業的興旺都是建立在農業基礎上的,農業應該排為第一行業,是光榮的、是無尚的。因此,我敬請社會各界的兄弟姐妹們改變過去對“三農”的偏見認識,關心農業,尊重農民朋友,他們可以說是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是應該受到我們尊敬的人,農民朋友才是我們真正的衣食父母啊!
作為農民朋友我們也應該自尊自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適合幹什麼,我並非倡導是農民你就得種地。人的能力不同,愛好不同,方向也不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向前發展。但我不好意思說的是社會上還有相當一部分年輕的農民朋友,他們什麼技能愛好都沒有,但他也不願意當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社會事業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只要你是金子放在那裡都發光。我們沒有好的職業,農民也是不錯的選擇,總比在城市裡當個無業遊民強,莫讓年老的父母孤孤單單的獨守農村,獨守土地,獨守家園。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年輕的農民朋友們,莫嫌棄農村,不要怕當農民,農村是一片廣闊天地,在這裡還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發展,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我是三農廣角鏡,是地道的農民,才疏學淺,夲文若有不周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同時也請給我以鼓勵和支援,在此一併致謝![作揖][作揖][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