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勇進,還是草草收場?
正解局原創
2021年2月16日,52歲的黃光裕正式獲釋,在高管會上,略顯發福的昔日首富發出“力爭在未來18個月時間內恢復原有市場地位”的豪言壯志。而作為“以創新開啟新一年”的標誌,黃光裕打出了兩張牌:將國美APP改名“真快樂”;以及自建物流網路。
無論是新名字還是新的路線,都瀰漫著一股上個時代的氣息。
國美為什麼要自建物流?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簡要介紹一下電商物流。
在中國,電商的物流發展大致有三種:依託於網路快遞履約的遠距電商,依託於倉配模式的近距電商以及依託於門店和前置倉履約的微距電商。
在當下,開展同城即時配送業務,是物流的主要發展方向。近些年各大電商平臺的頻頻操作都可以驗證這個事實。在一二線城市,線下消費成本隨著經濟增長和消費者收入提升水漲船高,更是給到家服務和同城配送業帶來巨大的成長空間。
而國美想要自建物流平臺的原因,正是想在這塊大蛋糕上狠狠地咬上一口。儘管在舞臺中央的巨頭玩家看來,這個新來的老玩家,看上去奇奇怪怪的。
客觀來說,透過自建物流來獲得獨有的服務優勢,理論上是成立的。但前途有多光明,道路就有多艱難。
首先,物流體系的打造是一件極其耗費成本的事情。
就拿一直為人稱道的京東物流來舉例,2007年,劉強東力排眾議決心自建物流,然後其投資人張磊一聽劉強東的宏圖大志,當時表示7500萬美元完全不夠,起碼要3億美元。
這是2009年的3億美元,更不提之後京東為了完善物流基礎,連續多年虧損,至2020年底,京東物流共有員工超過25萬,其中24萬是倉儲、快遞、客服等一線員工。從07年自建物流以來,京東一路上走得極為艱難,在2019年以前,京東的絕大部分虧損都來源於京東物流。
自建物流體系最大的要害,就是需要大量的員工以及要在全國各地新建眾多倉庫。臃腫的員工團隊讓京東在很多年內都深陷虧損泥潭。
2019年的裁員風波中,劉強東釋出了一封6000多字的長信回應,他甚至說,京東物流已經連續虧了12年,2018年虧損超過23億,如果再這麼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
強如被投資人看好、市值幾千億的京東,在自建物流體系上前期燒掉的大把的資金,也使其嚴重虧損,雖然在後期迎來了巨大的市場,但也是全憑融資來的錢,才能撐過最艱難的虧損期。
所以,即使是前景美好的行業,能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撐熬過虧損期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然而我們不禁要問,現如今市值只剩200來億的國美,有這個實力嗎?
特別是目標在18個月恢復原有市場地位的情況下,國美是否還能繼續保持這樣的決心?要知道,國美現在的自身處境可以說是相當不樂觀。
目前,以淘寶和三通一達等快遞為代表著遠距電商,依託網路快遞履約;以京東和京東物流為代表的近距電商依託於倉配模式;以盒馬、美團和達達快送為代表的微距電商依託於門店/前置倉履約。
在如此多財大氣粗的巨頭面前,國美想要異軍突起。套用宋丹丹老師的話說,那傢伙不是艱難,而是相當艱難。
平心而論,國美也是做了一些準備,例如順應拆分大勢,拆分自身物流業務。
公允來說,國美要自建物流網路並非是心血來潮。其早在2019年已經完成安迅物流的內部收購,安迅主要負責國美商品的倉儲、調撥、配送業務,針對於電商購物、電視購物及連鎖賣場的家電、傢俱、家裝大中件以及3C快銷品的綜合物流。專長於區域分撥和B2C最後一公里配送,業務範圍涵蓋傳統門到門物流服務和電子商務物流服務。
今年以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物流企業分拆上市的訊息傳出,京東物流、順豐同城、百世快運等企業紛紛走上了拆分的路線。搞物流拆分是大勢所趨,而國美現在也十分想借著這股大潮流把安迅物流拆分出去打包獨立上市,在上市之後可作為一個獨立的平臺,建立自己的物流網路結構體系,既支援國美內部的物流快遞運營,又開放對第三方平臺開展業務,同時可以入局同城配送。
其實,自建物流這一步棋是國美如今必須要走的。在以往與網際網路電商的拉鋸戰中,作為傳統門店零售巨頭的國美一直被邊緣化,而現在,如果國美想重鑄往日輝煌,絕對不允許再次被邊緣化。
所以,國美在同城即時配送業務方面的調整部署是必須去做的,順勢而為在擁擠的賽道中佔得一席之位,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或者說,或許這樣做,才能抵消黃光裕的恐慌——擔心徹底消失在這個市場上的恐慌。
但是另一方面,自建物流面臨兩個問題:物流產能過剩導致的價格大戰;物流自身也有馬太效應,在京東佔據了“物流優勢”這個生態位的時候,其他平臺物流能力只要不超過京東,就很難有服務好的使用者心智。
然而,如今國美自身的業務量終究還是太小了。在全渠道家電零售市場中,國美的銷量份額僅不到10%。要知道,不同於其他綜合性大平臺,國美的業務覆蓋只僅僅侷限於家電零售行業。
獨立上市之後的安迅物流,如果想盡快盈利,除了承擔自身業務之外,還必須能吸引到像京東、拼多多這種巨大體量的第三方平臺來合作。而想要吃到大量第三方業務,就必須打造出一個覆蓋全國的完善物流網路佈局,這會是一個投資極其浩大的專案。
目前,家電、家居與家裝市場規模在5萬億左右。其中家電約佔1萬億,配送物流成本大概是3%-4%;家居、家裝約佔4萬億,而家居、家裝物流成本在12%-15%之間,市場的規模在逐步擴大。在一二線城市,線下消費成本更是隨著經濟增長和消費者收入提升水漲船高。
現在來看,國美自己打造物流網路的樣子是有的,從前作為家電零售商老大的影響力雖日漸薄弱,但也是尚存一些。
而最關鍵的一點,是在資金鍊的供應上,說白了就是“錢”的問題。在昔日大佬黃光裕重出江湖的光環下,資本市場會有多少目光重新看好國美並慷慨投資,這是國美即將面對的最大挑戰。
國美自建物流的道路必定是崎嶇坎坷的,在前期甚至可以看作是舉步維艱。在經歷過人間百態的黃光裕的帶領下,國美是破釜沉舟,打拼出屬於自己的市場,還是資金鍊斷裂草草收場,唯有時間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