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詞解釋一壺流
壺嘴,也稱為“壺流”。這一稱呼更加生動地詮釋了壺嘴的功能性與審美情趣——茶湯自流而出,順勢而
下,流進杯中,茶的靈魂以一個愜意的溫度,潤人心脾。
通常而言,紫砂壺的壺流按照形制分為:一彎流、二彎流、三彎流、直流和鴨嘴流。
①一彎流,形似鳥喙,也稱“一喙嘴”。較短,安裝位置也較高。常見的是向上和向外的兩種形制。常見於傳統器型,如仿古、掇只、井欄等。
②二彎流,下方就有了個嗦囊,這樣做,在技術上加大根部截面面積,就會增加出水的衝壓力量。特別適合需高溫沖泡,且要求出水快的茶品。常見於傳統器型:漢瓦、洋桶、漢方等。
(3)三彎流,特點是嗉囊更為顯著,在靠近壺的身桶處多有一道弧線。三彎流更體現出線條的柔和婉轉。相較於一彎流、二彎流、直流嘴,蜿蜒曲折的三彎流出水沒有那麼有力,但也使得“茶香不洩”,更大程度保留茶香。常見於宮燈、報春、笑櫻、思婷、雙圈等器型。
④直流,筆直剛挺,出水有力。分為上細下粗的“劍流”和上下等粗的“筒流”,簡潔明快的線條,與整器搭配,頗顯紫砂的古拙之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石瓢壺、德鍾壺。
⑤鴨嘴流,暢口,常見於壺口較大,幾無壺肩的壺式上,實際等同於在壺口一側附加一個半漏斗狀的裝
置。這種壺流相對比較少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僧帽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