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進宮正好遇上《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開始沒幾天,因為現在故宮博物院的院長是從敦煌研究院來的,所以這個展搞得挺隆重,展品級別都挺高的,不但有故宮一直秘不示人的大小忽雷,還有三個原大複製窟,非常精彩。
其實敦煌展我也看了幾次,早在20年前廣東美術館即辦過一次敦煌大展。2015年和2018年又在香港文化博物館看過兩次敦煌展,2015年那次還有158窟的涅槃臥佛像,15.8米原大複製,真是震撼。2018年那次主打數碼化,也有很多敦煌寫經。這次故宮特展則大概主要是為了突出兩家單位對文物的保護和傳承。
漢,相利善劍冊,甘肅簡牘博物館藏
這組漢簡的內容是辨識寶劍的標準和方法,很典型的漢隸。左邊一小塊是“西域都護章”殘簡,來自敦煌市博物館。展出的簡牘還有很多。
唐,鍍金口三魚蓮瓣紋銀碗,武威市博物館藏
唐,鎏金狩獵紋杏葉形銅牌飾,甘肅省博物館藏
唐,花卉紋金杏葉,甘肅省博物館藏
大部分展品就是這樣堆在一起,其實國家博物館的空間更適合辦這種展。這組金銀器都是東西方風格雜糅的結果。
羅馬帝國,飾酒神狄俄尼索斯紋和獅紋鎏金銀盤,甘肅省博物館藏
外圈是葡萄卷草紋,中圈環列12個頭像,或是希臘神話的奧利匹亞山十二神,中心倚花豹而坐的裸男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專家推測製作於2-3世紀的羅馬帝國,4-5世紀傳入甘肅地區。
唐,二人騎馬出行圖模印磚,敦煌市博物館藏
北涼,石造像塔,敦煌市博物館藏
三危山王母宮出土。印度佛塔樣式。
北涼,高善穆石造像塔,甘肅省博物館藏
也是印度樣式,北涼承玄元年(428)造。
唐,古藏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研究院藏
有“貝吉昂楚三校”題記,貝吉昂楚是吐蕃贊普赤祖德讚的王妃。
14世紀,敘利亞文《聖經》,敦煌研究院藏
深圳南山博物館的敘利亞展借了個複製品,原來原件在這裡。是在莫高窟北區發現的。
北魏,大慈如來告疏,敦煌研究院藏
這是敦煌文獻中唯一的告疏,大慈如來即彌勒佛。
隋,石雕觀音菩薩立像,甘肅省博物館藏
西魏,賢愚經卷二,甘肅省博物館藏
故宮自己拿出來的抄經反倒都是複製品,太小氣了。
常書鴻臨摹第217窟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區域性)
展覽中非常多臨摹的壁畫,其實翻拍出來,還不如直接網上找圖看,所以就只看這件常書鴻先生臨的吧。
唐,迦葉頭像,敦煌研究院藏
1951年莫高窟千相塔出土。
唐,供養菩薩胡跪像,敦煌研究院藏
出處同上。
唐,鎏金錯銀舍利銅棺,甘肅省博物館藏
有唐草、蓮花、忍冬等紋飾。
五代,舍利石棺,甘肅省博物館藏
只能看到正面的涅槃圖,背後的迎佛圖拍不到。
北周,彩繪舍利石函,涇川縣博物館藏
唐,石函、金棺、銀槨、銅匣、舍利瓶一組,甘肅省博物館藏
1964年涇川縣大雲寺塔基出土。
西夏,梵文彩繪陶塔,甘肅省博物館藏
西夏,木緣塔,武威博物館藏
西夏天慶七年(1200)制,塔身用黃色寫梵文咒語。
唐,帶柄燻爐,故宮博物院藏
敦煌壁畫中常見菩薩或供養人手持帶柄香爐。
唐,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一卷,敦煌研究院藏
該經是印度大乘佛教密教經典。字寫得不錯。
五代,臘八燃燈分配窟龕名數,敦煌研究院藏
這是一個莫高窟的告示,寫於後周廣順元年(951)。
北宋,木雕八臂觀音殘像,敦煌研究院藏
1951年莫高窟千相塔出土,由楊木整體雕出。
元,六字真言碣石,敦煌研究院藏
立於至正八年(1348),中央刻四臂觀音,周圍有梵文、藏文、西夏文、漢文、八思巴蒙古文、回鶻蒙古文六種語言的六字真言。
北魏,禪定佛像(杜永衛臨摹)
原件在莫高窟第259窟。
中唐,菩薩立像(何鄂臨摹)
原件在莫高窟第159窟。菩薩這大花裙也太“東北人”了。臨摹佛像還有幾件,不一一看。
清乾隆,木旃檀佛,故宮博物院藏
旃檀佛,又稱旃檀瑞像,據記載佛成道後思報母恩,遂上忉利天為母說法,數月未歸,優填王思念佛陀,遂以牛頭旃檀請巧匠制釋迦瑞像。
清,點翠鳳凰紋頭花一對,故宮博物院藏
展覽中故宮展了很多清代的服飾,大概是為了與敦煌壁畫中的供養人作對比,但總感覺關係不大。
漢,金頭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1985年武威韓佐鄉五壩山漢墓群出土。
唐,紅地團窠對鳥紋錦,甘肅省博物館藏
漢-晉,絹質紅地鳳鳥紋刺繡,甘肅省博物館藏
徵集品,跟馬王堆的東西有點像。
西夏,彩繪五女侍木板畫,武威市博物館藏
1977年武威市涼州區西郊公園西夏墓出土,天慶七年(1200)繪。罕見的西夏木板畫,也只有西北的氣候能儲存下來。
西夏,彩繪五男侍木板畫,武威市博物館藏
出處同上,共出土了29塊木板畫。
唐,彩繪立俑,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出土於武威市天祝縣祁連鎮岔山村唐墓,墓主為“大周雲麾將軍守左玉鈐衛大將軍員外接喜王”慕容智,因病死於天授二年(691),終年42歲。
吐蕃,鑲綠松石金帶,甘肅省博物館藏
唐,胡騰舞銅俑,山丹縣博物館藏
唐,阮咸琵琶殘件,武威市博物館藏
出土於武威市南營青嘴灣吐谷渾家族武氏墓,是國內唯一一件。
唐,大忽雷,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國寶是現存最古老的樂器,據說上一次展出還是上世紀60年代,之前國博的古代樂器展也只借了個複製品,這次終於得見真面目。大小忽雷據傳是唐代韓滉參考西域曲項琵琶的形制創制而成。
唐,小忽雷,故宮博物院藏
背面刻有楷書“臣滉手製恭獻建中辛酉春”,兩個琴軸是象牙製成,被拆開展示。這次故宮拿出大小忽雷原件非常難得,下一次再展又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後了。另外還展有唐琴“大聖遺音”,在故宮的古琴展見過,不多說。
唐,陶豬、陶羊、陶犬、彩繪木雞,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唐,灰陶臥駱駝,甘肅省博物館藏
西夏,彩繪牽馬“大六”木板畫,武威市博物館藏
跟前面兩個是一批出土的。馬畫得不錯。
漢,銅六簙戲俑,靈臺縣博物館藏
六簙戲是漢代流行的遊戲,已經失傳。據推測這是鎮席。
魏晉,彩繪宰羊圖畫像磚,嘉峪關長城博物館藏
8月才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見了5個畫像磚,沒想到這次更多。
魏晉,彩繪炊事圖畫像磚,嘉峪關長城博物館藏
魏晉,彩繪進食圖畫像磚,嘉峪關長城博物館藏
魏晉,彩繪圍獵圖畫像磚,嘉峪關長城博物館藏
魏晉,彩繪椎牛圖畫像磚,嘉峪關長城博物館藏
魏晉,彩繪牛車圖畫像磚,嘉峪關長城博物館藏
唐,三彩臥牛,甘肅省博物館藏
西魏,莫高窟第285窟(原大複製)
最後看一下三個複製窟,總之就是各種美輪美奐,無法用語言形容,因為要分時段預約,所以人並不擁擠,非常完美。
初唐,莫高窟第220窟(原大複製)
著名的“歷代帝王圖”和“維摩演教圖”就在這個窟。
盛唐,莫高窟第320窟(原大複製)
再提醒一次,複製窟是要單獨預約的,大家可千萬別忘了。
這個敦煌展就看到這裡吧。今年是敦煌莫高窟開鑿1655年,紫禁城建成601年,兩者相差了一千年,其實在1951年故宮午門也曾舉辦敦煌展,70年後再聚,見證的是滄海桑田般的變化。
●《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
展期:2021年9月17日—11月18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
門票:60元(大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