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其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
文獻記載
哥窯瓷器(4)
關於哥窯的文獻記載最早可見於明代《宣德鼎彝譜》[1]:“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器皿……”,由於柴窯被傳為五代所燒;故後世只列五大名窯,即官、哥、汝、定、鈞。
作為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隨著文獻資料的不斷髮現和考古資料的不斷充實,對哥窯的認識已漸趨清晰。然而;由於缺乏同代文獻,且後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零零碎碎,有的還互相矛盾,仍無法揭開層層面紗,呈現它的真實面目。雖然數十年來與哥窯相關的考古實物資料不斷增多,並且也依據這些實物資料解決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在驚喜之後,驀然回首,人們發現,這些實物資料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結論往往與文獻記述無法對應,有些甚至南轅北轍。因此,哥窯問題依然迷霧重重。
哥窯恰如一顆色彩絢麗光芒四射的夜明珠,人們只能遠望它耀眼的光環,而無法目睹它真實的風采。
與哥窯相關的文字最早見於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孔齊的《至正直記[2]》:“乙未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會荊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一般認為,這裡指的哥哥洞窯和哥哥窯即為哥窯,“絕類古官窯”也正與以後的文獻描述的哥窯特徵相符。其後明代《宣德鼎彝譜》說:“馬祖之神供奉獅首馬蹄爐,仿宋哥窯款式,爐高五寸六分……”,此文多處提到“仿宋哥窯款式”,因此哥窯被認為是宋代的名窯是順理成章的。
主要特徵
其一,哥窯釉屬無光釉,猶如“酥油”般的光澤,色調豐富多彩,有米黃、粉青、奶白諸色。
其二、“金絲鐵線”的紋樣,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俗成百圾碎”或“龜子紋”),以“金絲鐵線”為典型,即較粗琉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其三、“攢珠聚球”般的釉中氣泡,哥窯器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猶如“聚沫攢珠”般的美韻,這是辨別真假哥窯器的一個傳統的方法。陶瓷界先輩孫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鑑定》一文中說,官、哥釉氣泡密集似"攢珠",是指哥窯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表上。這類特徵不易模仿。
其四、“紫口鐵足”的風致,哥窯器坯體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黃色,器皿口部口邊緣釉薄處由於隱紋露出胎色而呈黃褐色,同時在底足未掛釉處呈現鐵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鐵足”之說,這也是區別真假哥窯器的傳統方法之一。
瓷器特徵
開裂
哥釉瓷的重要特徵是釉面開片,這是發生在釉面上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開裂原本是瓷器燒製中的缺陷,後來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律,有意識地讓它產生開片,從而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美感。宋代哥釉瓷釉質瑩潤,通體釉面被粗深或者細淺的兩種紋線交織切割,術語叫作“冰裂紋”,俗稱“金絲鐵線”。哥窯瓷土脈微紫,質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種瓷釉彩,表面滿裂紋。
因為土質含鐵量較高,燒胚時發生還原,瓷器胚呈紫黑鐵色,瓷器沒有塗釉的底部顯現瓷胚本來的鐵色,叫“鐵足”,而釉彩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稱“紫口鐵足”。一般來說,大器小開片者和小器大開片者頗為珍貴。由於哥釉瓷細緻、精美,以後各代對它都有仿造。特別是到了清代,還出現了一個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後期,哥釉明顯地不如清前期,顏色越來越深,開片越來越細碎,釉面甚至出現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質也變得疏鬆。
區分
哥窯瓷器從色澤區分,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哥窯瓷最顯著的特徵,是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若置之於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膩的釉面間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狀網紋,其網紋之色淺黃者宛若金絲,細黑者如鐵線,二者互相交織,因而被名之為“金絲”、“鐵線”。宋代哥窯胎質堅細,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邊稍下處形成略微凸出之環形帶,因口沿處胎骨略黯而被稱之為“紫口”,此為宋哥窯瓷之一絕,儘管以後歷代有許多仿宋哥窯,但在燒製上皆未能臻此絕藝。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賣一件宋代哥窯“八方貫耳瓶”,雖然當時收藏界仍有人持不同看法,但其拍出價仍高達1000萬元以上。 哥窯釉質純粹濃厚,不甚瑩澈,釉內多有氣泡,如珠隱現,故通稱"聚沫攢珠"。
瓷器鑑定
裂紋
哥窯器必須具有眾所周知的“金絲鐵線”、“紫口鐵足”。前者是哥窯的與眾不同的裂紋,大紋為“鐵線”,有的顯藍,大紋中套的小紋為“金絲”,有的不一定顯金黃,大紋小紋合稱為“面圾破”,它應當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後者是哥窯顯露的較為特殊的胎色,但兩者往往如魚與熊掌一樣不可兼得。瓷胎滿釉器有“紫品”而無鐵足。鐵足應當是胎質本身的無釉顏色。鐵足如是人為施加的一種黑色釉,其真偽值得懷疑,與《七修類稿續編》中記載的“其足皆鐵色”相悖。
釉色
哥窯屬青瓷系列,釉色為青釉,濃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等色,因窯變作用,釉色多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澤,非人為主觀意志所為。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少花紋,無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黃、淺灰等。釉面不光潔,但有一層如酥油之光,釉質較深濁不清透,釉層厚薄不勻,蘸釉立燒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達4毫米。其燒造方法為裹足支釘燒或圈足墊餅燒,後者可明顯見到所墊圓餅燒造的痕跡。
底足
哥窯的底足也頗為特別,其圈足底邊狹窄平整,非寬厚凹凸,足之內牆深長,足之外牆淺短,難以用手指提拿起來。
攢珠聚球
就是哥窯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稱道、又最被人忽視的特徵,即所謂“攢珠聚球”。陶瓷界先輩孫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鑑定》一文中早已說過,“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攢珠,……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徵,可以當作劃分時代的一條線索。”顯然,“攢珠”指的是哥窯器中之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物的內壁和外壁或內身和外身上。但孫老說得比較籠統,實際上真正哥窯的釉內氣泡不僅僅只是“攢珠”,還顯現出一種比“攢珠”稍大一點的“聚球”。
球比珠大,也就是說哥窯有大小不同的兩種氣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間雜錯落,而是較為整齊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氣泡比攢珠的氣泡數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內壁,像一個很厚的環。“攢珠聚球”它是當之無愧的劃分真假哥窯的一條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據。
青釉葵瓣口盤損壞
2011年7月4日,故宮博物院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在對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發生文物損壞。事故發生後,故宮博物院成立事故調查組,徹查事故成因。經過反覆模擬試驗和多次專家論證,在十日前得出初步結論,判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實驗室科研人員操作失誤,導致樣品臺上升距離過大,致使國家一級文物青釉葵瓣口盤受到擠壓損壞。
發生損壞的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呈六瓣葵花式,通體施青灰色釉,釉面開細碎片紋。圈足露胎處呈黑褐色。此盤造型優雅、大方;線條富於變化,為宋代哥窯的代表作品。
元 哥窯倭角方洗
LOT 號:5131
估 價:3,000,000 ~3,500,000
成 交 價:RMB 26,450,000
日 期:2017-12-18
拍賣會: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季拍賣會
元 清宮舊藏乾隆御題哥窯貫耳壺
LOT 號:5132
估 價:8,000,000 ~12,000,000
成 交 價:RMB 11,270,000
日 期:2017-12-18
拍賣會: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季拍賣會
南宋-元 哥窯八方貫耳壺
LOT 號:4669
估 價:3,000,000 ~5,000,000
成 交 價:RMB 4,704,000
日 期:2010-12-05
拍賣會:5週年秋季拍賣會
元 哥窯倭角方花盆
LOT 號:5756
估 價:3,500,000 ~5,500,000
成 交 價:RMB 4,370,000
日 期:2019-12-04
拍賣會: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賣會
元 哥窯水丞
LOT 號:8266
估 價:1,200,000 ~2,200,000
成 交 價:RMB 3,105,000
日 期:2013-06-05
拍賣會:八週年春季拍賣會
元 哥窯海棠式洗
LOT 號:7100
估 價:1,500,000 ~2,500,000
成 交 價:RMB 2,702,500
日 期:2013-12-05
拍賣會: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元-明 哥窯葵口洗
LOT 號:5158
估 價:1,500,000 ~2,000,000
成 交 價:RMB 2,530,000
日 期:2011-12-06
拍賣會:2011年秋季拍賣會
明 哥窯弦紋八方貫耳壺
LOT 號:8107
估 價:1,500,000 ~2,500,000
成 交 價:RMB 2,185,000
日 期:2015-06-07
拍賣會: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賣會
元 哥窯海棠式花盆
LOT 號:7099
估 價:1,200,000 ~2,200,000
成 交 價:RMB 1,840,000
日 期:2013-12-05
拍賣會: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元 哥窯小直頸瓶
LOT 號:5191
估 價:1,000,000 ~1,500,000
成 交 價:RMB 1,437,500
日 期:2017-06-06
拍賣會:北京保利十二週年春季拍賣會
無-明 哥窯小洗
LOT 號:7981
估 價:150,000 ~250,000
成 交 價:RMB 1,322,500
日 期:2014-06-05
拍賣會:2014春季拍賣會
元 哥窯盞
LOT 號:6459
估 價:1,000,000 ~1,500,000
成 交 價:RMB 1,265,000
日 期:2018-12-09
拍賣會: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賣會
元 哥窯貫耳壺
LOT 號:8489
估 價:500,000 ~800,000
成 交 價:RMB 920,000
日 期:2016-06-07
拍賣會: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賣會
元 哥窯海棠式盆
LOT 號:8634
估 價:600,000 ~800,000
成 交 價:RMB 828,000
日 期:2015-12-08
拍賣會:北京保利十週年秋季拍賣會
清道光 仿哥窯道教八卦琮式瓶
LOT 號:0068
估 價:150,000 ~250,000
成 交 價:RMB 805,000
日 期:2011-10-22
拍賣會:第16期精品拍賣會
元—明 哥窯倭角小方洗
LOT 號:5076
估 價:600,000 ~800,000
成 交 價:RMB 690,000
日 期:2018-06-19
拍賣會: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賣會
清雍正 仿宋哥窯貫耳瓶
LOT 號:0414
估 價:400,000 ~600,000
成 交 價:RMB 460,000
日 期:2012-10-23
拍賣會:第20期精品拍賣會
元 哥窯小方洗
LOT 號:5202
估 價:200,000 ~300,000
成 交 價:RMB 345,000
日 期:2016-12-05
拍賣會: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賣會
明 哥窯葵口碗
LOT 號:0852
估 價:20,000 ~30,000
成 交 價:RMB 207,000
日 期:2013-10-27
拍賣會:第24期精品拍賣會
明 哥窯花口碗
LOT 號:0387
估 價:100,000 ~200,000
成 交 價:RMB 115,000
日 期:2018-01-21
拍賣會:第40期(義烏)精品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