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五千多年璀璨的文化,偉大的先民們創造了一樣又一樣的藝術瑰寶。華夏以其深遠獨特、源遠流長的文化影響著世界人民。作為正值花兒年紀的我們,祖國未來的希望,除了學習文化科技之外,瞭解繼承弘揚祖國的工藝美術文化結晶,讓我們透過對這些文化瑰寶的認識、探索與學習。當對話歷史,我們會驚歎於先人智慧的偉大,瞭解中國文化藝術對世界的貢獻,因為了解,我們自信,因為這樣的民族自信,我們可以走的更遠。”
在正文開始之前,
我們先來了解兩種
偉大的民族工藝瑰寶
【 01 】
景泰藍
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最巔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後人稱這種瓷器為"景泰藍"。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琅",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琅",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琅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製而成的瓷器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琅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02】
唐卡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顏料傳統上是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這些天然原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豔麗明亮。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式極為複雜,必須按照經書中的儀軌及上師的要求進行,包括繪前儀式、製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一整套工藝程式。製作一幅唐卡用時較長,短則半年完成,長則需要十餘年。
【03】
廣府金繡
“廣府金繡”,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是的,“廣府”我們很熟,就是指廣東兩廣文化的發源地,“金繡”也好像聽說過,是金線在繡上繡花嗎?
當然……不是!
金繡是一種運用金屬絲線替代畫筆對物象畫面進行造型,運用盤絲、卷絲、躍絲、疊絲等造型技法,透過施膠焊接固化、上光等輔助工藝在不同材質的載體上進行藝術創作。並輔改彩砂渲染、鑲嵌等工藝,創新出的一種特有的“金屬絲繡”工藝。
”金繡”工藝特點:立體感強、造型豐富、色彩絢麗、製作工藝簡練、製作效率高、應用範圍廣泛、既符合現代工藝的審美又具有傳統手工藝特色,是胡榮奎副教授自2009年起,在借鑑景泰藍工藝和唐卡工藝的基礎上,花了整整6年的時間,創造出來的既富有傳承又有創新發展的新工藝。
“廣府金繡”為我們提供了走進傳統文化更便捷的方式,也更易於我們去學習和發展,在接受學習發展中,弘揚中國文化,將我們的創新融入其中。
是不是特別期待親眼目睹這一絕美的藝術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