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後期,八路軍129師發展成晉冀魯豫軍區,全軍區主力部隊、地方武裝已經達到近30萬人,在八路軍各部隊中兵力最為雄厚。
同一時期,八路軍115師和山東縱隊發展的山東軍區總兵力約27萬人,華中地區的新四軍有近25萬人(新四軍五師獨立發展,該部5萬人由中央軍委直轄,是黨的武裝中的一個獨立戰略單位)。
進入解放戰爭時期,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先是改稱晉冀魯豫野戰軍,後來改稱中原野戰軍,最後改為第二野戰軍。1949年二三月,各野戰軍按照全軍統一編制進行了整編,二野總兵力28萬人,三野總兵力58.1萬人,四野總兵力88萬人,人數最少的一野只有17.6萬人。此外,華北軍區的第18、19、20兵團共有23.8萬人。
但為何當初兵強馬壯的129師,在進入解放戰爭時,由它發展來的二野兵力卻要少於三野、四野呢?
談解放戰爭時期的情況,必須得追溯到抗戰時期,瞭解一下當初129師(晉冀魯豫軍區)的建制和所轄部隊。
1943年10月,八路軍體制經過一次較大的調整,為精兵簡政、減員增效、共度時艱,129師師部與八路軍總部進行了合併,當時129師已經發展出了太行、太嶽、冀南三個軍區。合併後,這三個軍區就由八路軍總部直屬,129師的番號雖然予以保留,但該師的建制事實上已經不存在了。同期劃給總部直屬的還有由八路軍第2縱隊開創的冀魯豫軍區。
到了1945年8月,為了適應抗戰全面反攻的形勢,中央決定成立晉冀魯豫軍區,下轄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四個軍區。至此,129師從形式上已改組為晉冀魯豫軍區。
晉冀魯豫軍區的全部武裝力量,包括晉冀魯豫野戰軍、地方部隊和民兵。
晉冀魯豫野戰軍,是執行機動作戰的野戰部隊。在1943年精兵簡政合併時,129師各旅(團)都與軍區合併。到了1945年八九月,重新將主力旅(團)從軍區中脫離開來,編組成機動兵團,冀魯豫、太行、太嶽、冀南軍區的主力部隊分別改為第1、第2、第3、第4縱隊。到了45年11月,軍區又組建了新的第6、第7縱隊,一共六個縱隊。
除了各縱隊,晉冀魯豫軍區所屬的4個軍區還有21個軍分割槽,軍分割槽管轄的是地方部隊。
從1946年2月到1947年7月這一半年期間,晉冀魯豫軍區的兵力總數呈現的是一種精簡——最佳化——再擴編的趨勢。
先是在1946年6月以前,按照國共雙方的停戰協定和《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之基本方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進行精簡整編,野戰軍連同地方部隊共有27萬人。國民黨當局挑起全面內戰後,晉冀魯豫軍區將很多地方武裝升格、整訓,將1縱和7縱合併成新的1縱,又陸續組建了8縱、9縱、10縱、11縱、12縱五個縱隊,部隊擴大到42萬人。
與同期的華東、東北相比,晉冀魯豫部隊依然是兵強馬壯,是我軍兵力較為雄厚的一個大區。
但是此後,晉冀魯豫部隊兵力就開始呈現下降趨勢,兵員數目做了幾次“減法”,造成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就是劉鄧大軍南下大別山。
為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大局,把戰爭引向國統區,1947年6月,劉鄧首長率領第1、第2、第3、第6縱隊12萬人(晉冀魯豫南征野戰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掀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陳賡率領的第4縱隊(陳謝集團)則留在晉南,在外圍配合劉鄧首長主力大軍作戰。
到1947年底前,9縱和11縱隊也到達中原地區,與晉冀魯豫南征野戰軍會合。晉冀魯豫南征野戰軍開闢了鄂豫、皖西、江漢、桐柏、鄂豫陝5個新的軍區,以及31個軍分割槽,10縱、12縱融入上述軍區、軍分割槽成為基幹部隊。
1948年5月,中央決定將晉冀魯豫南征野戰軍與陳謝集團改為中原野戰軍,重建中原軍區,劉伯承、鄧小平為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共有第1、第2、第3、第4、第6、第9、第11共七個縱隊。
中原野戰軍組建後,原來未跟隨劉鄧首長南下的晉冀魯豫野戰部隊和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就與中野脫離了關係。
其中,原第8縱隊在徐向前的帶領下參加山西解放戰爭,後來併入華北軍區,改為解放軍第60軍。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軍區所屬部隊,整體與晉察冀合併,組成了新的華北軍區。
由此可見,晉冀魯豫部隊南下時,給華北軍區留下了不少“嫁妝”,1個主力野戰縱隊和4個軍區,這些兵力不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當時全國其它地方的很多野戰軍都是從軍區武裝逐漸升格而來的,4個經營多年、基礎很好的老軍區不再隸屬,直接讓中野少了很多“新生血液”補充。
1949年2月15日,第二野戰軍在中原野戰軍的基礎上組建,轄第3、第4、第5三個兵團,第10、第11、第12、第13、第14、第15、第16、第17、第18軍共九個軍,以及特種兵縱隊。經過整編,二野兵力共28萬餘人。
山東八路軍主力5個師去往東北,同其它戰略區去往東北的部隊一起組成了擁有百萬大軍之稱的第四野戰軍。留在山東的八路軍和華中新四軍合併,組成第三野戰軍。
第三野戰軍在組建的過程中,融合了原八路軍山東部隊和華中新四軍部隊兩大戰略力量,可以說是“強強聯合”。並且山東和華中地區都是人口眾多的老根據地,可以為部隊源源不斷地提供兵員補充,地方軍區武裝不斷升級為野戰軍,民兵又可以補充地方軍區武裝,形成良性迴圈。
第四野戰軍也是同樣道理,最初組成東北民主聯軍,就是由抗戰勝利時的山東老八路主力和新四軍精銳編成的,可以說是全軍精華所在。1947年4月20日,中央還把晉察冀所屬的冀熱遼軍區所屬8萬部隊劃給東北方面,進一步增強了東野的實力。中央還派出2萬名幹部“闖關東”在東北搞土改,東北野戰軍心無旁騖地專心打仗,翻身農民、城鎮青年工人組成了189個二線兵團,為部隊提供了42萬兵源。我軍在東北愈發佔據優勢,大量國民黨軍士兵投誠、起義後被編入解放軍。在種種利好條件促進下,東北野戰軍在入關前就已有主力部隊70餘萬人,到入關後平津戰役結束後3月11日四野正式組建,主力部隊已達88萬人。
二野(中野)在1947年6月前,兵力規模上一直是具有優勢的,但是為了全國解放戰爭的戰略需要,他們轉戰千里進行無後方作戰,老的根據地無法給主力大軍提供後備兵員補充,新開闢的根據地立足未穩難以大規模徵召兵員,再加上一些部隊被留在了原地,以至於造成當初兵強馬壯的129師,在改編為中原野戰軍時兵力優勢大大減少。
這樣一來,與三野、四野相比較,只有二野是在離開老根據地後,在新的戰區成長起來的。
一方不斷做“減法”,一方不斷做“加法”,此消彼長之下,二野總兵力不如三野、四野也就很好理解了。但二野的主要成分,依然是原紅四方面軍和129師部隊,無論是老兵成分還是作戰經驗,都可以說是一流水準。
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為了革命事業,第二野戰軍及其前身(129師、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的先輩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的貢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