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家裡炒菜、蒸包子、包餃子的時候,蔥薑蒜必不可少的調味料,大蒜最近幾年被推成為“養生神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吃大蒜。大蒜被譽為“抗癌之王”,可見養生價值得到了人們的肯定。
在炒菜的時候喜歡放大蒜來熗鍋,有些人認為用大蒜熗鍋,在高溫的作用下會產生致癌物質,這樣的說法是否可信呢?
01
大蒜熗鍋會致癌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某健康欄目的養生專家指出:用大蒜熗鍋時會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後來經過相關人員實驗測定,現場用蒜熗鍋製作的兩種菜品確實含有一定量的丙烯醯胺。
丙烯醯胺在某些實驗過程中被證實確實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但是在人體實驗中並沒有有利的證據可以證明其致癌性,丙烯醯胺屬於不確定的致癌物。丙烯醯胺是食物經過美拉德反應後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
食物中只要有糖和蛋白質等成分,在120℃以上高溫加熱下就會產生丙烯醯胺,我們在平時用蔥椒蒜熗鍋,經過高溫加熱會變成金黃色,並且發出一股濃濃的香味,這就是美拉德反應。
02
炒菜時先放大蒜,會產生致癌物嗎?不妨聽聽醫生怎麼說
大蒜在高溫加熱的狀態下雖然會產生一定量的丙烯醯胺,但是所達到的量是否可以達到致癌性呢?到底產生多少才有致癌的風險呢?或許很多人並不清楚。
根據研究表明,1克大蒜大約可以產生0.2微克的丙烯醯胺,炒菜的時候放兩三瓣兒蒜可能也只有10~15克左右,產生丙烯醯胺的量大約在兩倍克左右。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評估指出,每日膳食中丙烯醯胺的攝入量大約在1.1~4.8微克每公斤左右。
簡單來說,每公斤體重含有4.8微克的丙烯醯胺就可以被定義為高攝入量,所以在炒菜的時候用大蒜熗鍋所產生的丙烯醯胺並沒有致癌性,希望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學,理性對待,不要盲目聽信謠言,不造謠不傳謠。
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健康、合理、均衡飲食,真正容易致癌的或許是以下這幾種食物,其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致癌物質,希望你能清楚。
03
3種致癌食品勸你少吃點
酒:1類致癌物
人體有7個部位的癌症和酗酒有密切關係,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肝臟、結腸、直腸和乳腺,飲酒量越多患癌症的風險就越高,一邊吸菸一邊喝酒會讓身體狀況變得越來越差,停止喝酒之後患癌症的風險會逐漸降低。
大量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酒精的致癌性。酒精在體內的代謝物乙醛可以破壞DNA,並抑制細胞自身的DNA修復。酒精可以加快其他致癌物質的吸收,酒精可以促進體內活性氧類物質的生成,提高體內雌激素含量,高雌激素含量是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大量酗酒增加肝臟解毒負擔,肝細胞受到損傷。長時間如此很容易患酒精肝、肝硬化、肝癌。
如今某些學者口中說的“適量飲酒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這個結論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相比之下,飲酒致癌的證據要更加確鑿,即使每天適量喝酒,患癌症的機率也比不飲酒的人要高。
廣式鹹魚:1類致癌物
是根據相關研究發現的話,華南地區鼻咽癌的高發區。在1986年進行了一場調查研究,調查香港250為鼻咽癌患者,並調查了他們親朋好友的生活習慣,進行了對比,排除了其他因素之後,該研究發現,在香港年輕人中超過百分之九患鼻咽癌的病例與小時候吃過廣式有關係。
製作廣式鹹魚需要脫水,在脫水的過程中會產生亞硝基化合物,其中一些亞硝基化合物已經在動物實驗中證明有明顯的致癌性。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廣式鹹魚被認定是致癌物,所有的鹹魚都含有大量的鹽分,高鹽飲食會大大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
希望大家在瞭解風險的情況下,如果喜歡吃鹹魚儘量減少使用量偶爾吃一些是可以的。
蕨菜:2B類致癌物
蕨類植物目前沒有充足的對人致癌的證據,所以被歸類為2B類植物,但是蕨類植物對動物的致癌證據是明確的,20世紀70年代,日本科學家在日本中某地區調查過吃蕨菜和食道癌的關係,發現吃蕨菜是當地居民的食道癌發生機率提高了三倍左右。
在動物實驗中,蕨菜植物能夠增加小鼠、大鼠、豚鼠患多種癌症的發病率。
蕨菜前幾年被商家吹捧為“純天然的食品”,那麼純天然食品就一定安全嗎?對人體是無害的嗎?蕨類植物為了不被其他動物吃掉,會在自己體內生產出毒素,原蕨苷就是他用來反抗食草動物的化學武器,原蕨苷和DNA相互作用,破壞DNA結構,研究表明,原蕨苷可以造成染色體異常。
大家認為哪些食物還有致癌性呢?不妨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