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魚的吃口動作,只有透過線組傳遞到浮漂上,形成浮漂漂像後,釣魚人才能根據漂像動作,決定是否起竿抓口。漂像抓得準不準,抓口時機好不好,直接影響到魚獲的多少。
根據多年野釣的實踐總結,魚樂將魚口分為五種,有真有假、有實有虛,並不是所有的漂像都要起竿的。下面,魚樂就介紹一下這五種魚口成因、各自漂像表現,以及應對措施,供廣大釣友們參考和借鑑。
假口
顧名思義,假口不是真實的魚口,是受其他因素影響而產生的浮漂漂像。所有假口漂像,都不要起竿抓口。
1.走水風吹。野釣往往經常走水,輕微地走水問題還不大,走水較為嚴重時,浮漂就會先傾斜,再緩緩離開原來的位置,直至水流壓沒浮漂出現黑漂。風吹也可能存在同樣的情況。
2.水底不平。如果水底高低不平,遇有輕微走水的情況下,浮漂稍稍離開原來的位置,就會出現浮漂的上浮或者下沉,看上去有些類似於魚口。遇到這種情況,開始可以起竿試一下,試幾次就會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3.小魚鬧窩。遇有小雜魚鬧窩時,浮漂會上下起舞,並且經常出現大幅度的頓口、黑漂和頂漂,甚至是高速的火箭口。遇有這種情況,要麼釣鈍一些,要麼就加大餌團,使用軟粘餌作釣。
4.魚兒撞線。魚遊動時撞到水線,也會產生假口漂像,這種漂像往往表現為突然頓口或者黑漂,然後浮漂又快速復位,正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涮口
涮口是魚兒吞食餌料入嘴的前奏,看到涮口之後,釣友們首先要按耐住激動的心情,只有一個字“等”,等魚真正去吞餌。同時要做到眼不離漂、手不離竿,隨時做好起竿刺魚的準備。
1.試餌。大魚警惕性很高,在吞餌之前,先吃周邊窩料,再圍繞餌料轉圈,然後用嘴觸餌試探餌料,導致浮漂出現輕微沉浮的動作。
2.涮餌。有些滑魚在吞餌之前,會將餌料輕吸入嘴,然後再吐出來,反覆吞吐幾次,試探餌料的安全性,也順便嘗一下餌料合不合口味,這時浮漂就會呈現出反覆上頂下頓的小動作。
3.啄餌。面對可口的餌料,魚在放鬆警惕之前,往往先啄食餌料邊緣,而不是直接一口吞掉,這就導致浮漂出現持續輕微地晃動。
介面
在鉤餌入水至浮漂到達釣目的過程中,魚兒被餌料入水的聲音和餌料水中的動態所吸引,追逐併吞食餌料,就形成了魚的介面。介面是魚的真實吃口,應該立即起竿刺魚。
1.入水介面。是指餌料剛一入水至浮漂翻身之前的魚的介面,產生的漂像是浮漂長時間平躺在水面之上,沒有按照正常速度翻身。
2.半水介面。是指浮漂翻身後,下降過程中的魚的介面。如果接食餌料後魚向遠處或下方遊走,漂像表現為突然加速下沉,甚至直接黑漂;如果魚向上方遊動,漂像表現為突然上頂;如果魚停止不動,漂像表現為浮漂突然停止下降,穩定在高於釣目的某一漂目上。
3.離底介面。是指在釣底情況下,浮漂下降至快要到達釣目時的魚的介面。魚介面後遊動,就會出現黑漂、頂漂等漂像。
實口
魚在吸食餌料時,將鉤餌完全吸入魚嘴,才產生了實口。遇到魚的實口,就要及時起竿刺魚,否則魚就可能將鉤餌從嘴中吐出,從而喪失了中魚的機會。
鉤餌入嘴後,如果魚擺頭轉身,就產生了頓感強烈的頓口漂像;如果魚向遠處或者下方遊走,就形成了黑漂;如果魚抬頭,或者向上方遊動,就形成了頂漂;如果魚慢慢地水平遊走,就形成了移漂。
垂釣大個體魚時,頓口要在漂像產生後的第一時間起竿,黑漂要等1、2秒鐘再打,頂漂要超出調目3目以上、或者直接等頂到漂肚後再打,移漂要等浮漂明顯離開原位置一段距離再打,確保魚把鉤餌吃牢。
死口
魚將鉤餌吸入嘴中時,魚鉤已將魚嘴內側掛住,或者魚直接將鉤餌吞入魚肚之中,就產生了死口。這時魚鉤已經將魚體鉤住,不用起竿刺魚,魚也跑不了了。
魚的死口漂像,跟實口漂像差不多,只是有可能幅度更大,力度更強。雖然實質上不用著急起竿刺魚,但從漂像來說,很難將實口與死口區別開來,因此在操作層面,魚吃死口起竿刺魚的要求跟實口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