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1996年的火箭軍還叫“二炮”,這個通俗易懂的稱謂伴隨至少兩代人。
這支戰略威懾力量雖然裝備了大殺器,實戰開啟足已一錘定音,不過在當年它的打擊能力相對比較單一——側重核威懾用途。主要解決核戰最後一擊,和現在各種專業打擊型號相比差距較為明顯,不過那年臺海危機下的東南沿海大演習,作為有限的戰略核威懾手段它的表現還是相當出色。
東南沿海大演習前後跨越兩個年份,當時三軍出動最強陣容跨海威懾,雖然演習場上滿屏硝煙看似熱鬧,但展現出來的裝備水平和世界相比已經脫軌存在代差。在美國雙航母逼近主動挑釁,常規軍力無法相抗衡且反制手段有限的情況下,只能以二炮進行針對性試射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1995-1996年,東風-15還屬於相當精銳的新式彈道導彈,作為最後威懾手段之一先後進行多輪試射。那麼當年到底試射了幾枚,後來傳說中受美GPS干擾兩枚偏離目標是否真實,我們回顧歷史慢慢分析。
兩場試射13枚東風-15導彈
先簡單介紹東風-15,這是一款車載中近程戰術彈道導彈,研製之初的目標是在北方大草原上釋放蘑菇雲,針對鋼鐵洪流裝甲叢集而去專業熔廢鐵。1989年正式入役裝備,最大射程600公里,彈重6.2噸可以攜帶500公斤載荷,除高爆彈頭外還能攜帶9萬噸級核彈頭。常規兼備,再加上早期150-500米、後期改型30-50米的命中精度,是當年臺海危機所有裝備中最具威懾力的象徵。
作為二炮唯一曾飛越海峽的彈種,當年到底發射了幾枚,我們先從2019年講起。當時已經更名火箭軍的官微釋出一段文章裡面有圖有真相,具體是這樣的:1995年夏,6枚新型導彈氣吞東海、威震寰宇,配上一枚東風-15夜間發射照片。前面已經提到,當年臺海危機跨越兩個年份也就有了兩次大規模試射,包括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從說明中可見這次6枚指的是前者。1995年7月下旬,二炮從江西試射6枚東風-15彈道導彈,指向目標是對岸富貴角北方約70海里處,從21號到24號分三批每次兩枚均成功命中目標。
由於局勢發展越來越緊張,在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內,解放軍出動數百架次戰機和200多艘各式艦船,進行了聯合登陸作戰演習。以強大的武力對臺形成戰略威懾,不過美國人明顯沒有消停刻意製造事端主動挑釁,95年12月出動“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穿越臺海。在美國這種隨心所欲的支援下對岸自然有恃無恐,解放軍對此作出回應,1996年3月8日起第二波東風-15試射及相關聯合演習再次展開,也就是著名的“聯合九六”導彈試射演習。
火力升級,美國緊急從波斯灣調回“獨立”號航母戰鬥群前往臺海,預計將和“尼米茲”號組成雙航母編隊。為了應對這種更加現實的威懾,海軍緊急出動核潛艇出海警戒,雙方靜觀其變進入危險對峙階段。尼米茲級超級航母攜帶F-14“雄貓”戰鬥機、F/A-18“大黃蜂”戰鬥機,再加上艦載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兩個航母戰鬥群近200架各式戰機,在臺海絕對是常規裝備對決中的頂尖力量。在以殲-7、殲-8為主力機型的時代背景下,只能採用不對稱手段進行有限反制,接下來就到了東風-15和092型核潛艇等發揮專場時刻。
3月8日,在美雙航母編隊還沒有形成之前,以永安及南平兩個區域為核心進行“聯合九六”導彈射擊演習。第一批發射4枚東風-15,在快速飛越海峽後命中目標,緊接著到了凌晨時分從永安發射兩枚,落入高雄外海西南方30-150公里處。隨後又從南平發射一枚,命中基隆外海約29海里處,這種短時間內密集發射彈道導彈,可靠性及快速機動反應能力都得到有效檢驗,東風-15導彈也因此而一戰成名。
被美國關閉GPS干擾了兩枚?
一直以來都有個說法,東風-15在試射過程有兩枚因美國關閉GPS,從而導致命中精度大降,為了不再受制於人我們開始了北斗系統的研製。找了一些早年類似報道具體描述基本是這樣的,在向預定海域發射3枚東風-15時,第一枚精確命中目標但隨後兩枚突然不無追蹤,最終導彈落點大大偏離原定目標。分析原因是美軍做了手腳,在發射失敗很大可能是由於GPS訊號突然中斷造成,而且在此期間美軍出動的航母編隊,我們無法對其有效跟蹤。
GPS系統當年就是美國壟斷產品,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構建,利用這款定位系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精確定位、導航等。除了普通軍用導航定位外,還被大量應用於為各類導彈提供精確制導,就是到了今天全球大部分國家還在使用它。那麼問題來了當時中國到底有沒有用到這個系統,民用除外早期東風-15採用的是慣性制導,雖然精度沒有GPS那麼高但對於幾百公里的打擊範圍,以及超大當量的爆炸當量來說完全夠用。
可以放心大膽地想,軍用戰略威懾力量的彈道導彈怎麼可能安裝GPS制導,這不是直接讓對手隨時掐自己脖子。可以很明確地回答,當年美國關閉GPS是假,但從另一方面也反應了我們當時的窘況。套用網路上一段話來形容:就像一直偷偷用鄰居家的WIFI,突然有一天鄰居改了密碼,總不能厚著臉皮地去找鄰居要密碼,而且這個鄰居還總打著自己主意。
東風-15和092型核潛艇強強聯手逼退美艦
實際上彈道導彈發射這麼重要的事情,全世界都睜大眼睛在計算發射數量肯定不會有誤,但是現代彈道導彈的制導模式確實在變。GPS系統美國一家獨大成為制約我們經濟、軍事發展的一大不利因素,因此不論是對海灣戰爭還是臺海危機中美軍更強的表現,後續我們確實開始了北斗系統的快速發展。相對應東風-15改進版本也有也很大變化,在制導模式方面以慣性制導為主,加入國產衛星制導、天文制導/星光制導等。以這種複合制導方式,可以使導彈在超遠射程上擁有更高的打擊精度,歷史如果重演指哪打哪不是夢。
兩場演習下來總共發射了13枚東風-15彈道導彈,由於這款導彈在當時實際裝備數量不多,撐死了也不過幾百枚。而且還要承擔起戰時封鎖對岸機場,以及攻擊重要高價值目標任務,實際上在這麼短時間內連續試射13枚東風-15,已經令外界見證了中國對臺問題的嚴肅性,也足以令企圖介入的美國思考將帶來的嚴重後果。
“尼米茲”級航母
當年二炮其他型號彈道導彈也沒有閒著,散佈在密林深處時刻準備驚天一擊,這種導彈在常規戰爭下作用不大,但卻能令對手感到神經緊張無法做出最後決策。而且092型戰略核潛艇等隱蔽出動,雖然數量不多效能也不強,但在演習期間一度失蹤其搭載的“巨浪”也令美軍感到很頭疼。兩強聯手下,跨越了兩個年份的緊張局勢終於得到緩和,美國航母戰鬥群也退縮遠去。現在的局勢表面看很平靜,但沿海密林深處仍有眾多沉默了無數日夜的雷霆,只待一聲令下將化作璀璨的流星直赴預定目標,不論是數量還是精度都將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