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巍(二排右)與家人(資料圖片)。 金傳良 提供
金道明(左)與老伴李桂蘭合影(資料圖片)。 金傳良 提供
金傳良(上)與同事在更換十三師紅星二場十三鬥變壓器(資料圖片)。金傳良 提供
“八一”前夕,兵團第十三師紅星二場“十三連”,來了許多來祭奠的人。
“十三連”其實是片墓地。紅星二場當時共有12個連隊,一採購員去世,埋葬於此。老鄉來尋,戰士們怕他難過,便講“調到十三連去了。”老鄉回去寫信,收件地址是“紅星二場十三連”。自此,這片墓地,便被叫作“十三連”。
團場戰士埋葬在這裡,班長埋葬在這裡,連長、指導員,團長、政委也埋葬在這裡,老紅軍、老八路、支邊青年、轉業軍人……各樣出身的軍墾人都埋葬在這裡,“十三連”也成了團場最大的“連隊”。
一年輕漢子,神情肅穆,立在一墓碑前,哼唱著一首蘇聯歌曲《我們舉杯》:“為祖國繁榮,為大家健康,我們來乾一杯。”撒一杯薄酒,雙眼通紅,聲音沙啞,“爺爺,八一快樂!”
這名漢子叫金傳良,地道的“兵三代”。長眠於此的人叫金道明,是“兵一代”。
這是建設兵團的一代人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這是第一代兵團人的故事,主人公金道明已去世。
金道明是個老兵,1932年生,湖北武漢人,上過朝鮮戰場。
1938年,日軍鐵蹄踏進武漢;1949年5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武漢。
“多虧了共產黨。”金道明常常給後輩說,“我們這一代人,是共產黨給了新生命。”
參軍後,金道明最想的就是報效祖國。他說:“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就這樣,1961年,金道明和妻子李桂蘭來到了哈密,當時的農五師紅星二場,現十三師紅星二場。因為“有文化,字也好”,金道明被派往團場機關辦公室,從事文書、宣傳工作。
那個年代,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建設紅星二場。
金傳良說:“印象最深的是爺爺講他們‘用泥巴治蚊蟲’的故事。”
那會兒,開荒治鹼,大家都是光著腳,常常在鹼水裡一泡就是幾小時。戰士們最頭疼的是夏天的毒蚊子,大家在炎熱的盛夏裡穿著厚衣服,從頭武裝到腳,只露出兩隻眼睛,可即便這樣,蚊子依然能透過衣服叮咬面板。後來,他們想出一個土辦法,渾身上下抹一層厚厚的泥巴,才勉強抵禦住蚊子的攻擊。
那時候,苦是真苦,但樂也是真樂。老一輩人說,“那是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他們在革命豪情的鼓舞下,在歷史責任感、使命感的驅動下,克服重重困難,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完成黨的囑託。
英雄的血和汗沒有白流,在最艱苦的歲月,在這個被稱為“無風一片白,風起白滿天”的茫茫戈壁灘上,他們用雙手創造出了奇蹟:紅星二渠奔流不息、萬畝良田橫平豎直、家家小院笑聲不斷……
2018年,老人離世,葬於“十三連”,與去世的老兵們為伴,靜靜守護著他們開墾的土地。
墓地很大,一個墓碑就是一個故事。但故事裡都藏著一個詞叫“初心”:聽黨話,跟黨走,為腳下的熱土奮鬥終生。
這是發展兵團的一代人
“新時代的兵團人靠技術、靠智慧、靠闖勁”
歷史的航程由奮鬥者接續。
這是第二代兵團人的故事。他們接過父輩們的接力棒,留下來、幹下去,成為建設兵團、開發兵團的青春力量。
20世紀80年代初,兵團出臺政策,老兵子女有一個可以返回原籍。
“那時候的武漢多繁華!高樓、大廈、工廠……像天堂一樣。”金道明的大兒子金巍說。
“都不準回去,這裡才是家!”在這個問題上,金巍和父親有過一次爭執,後不得已屈服。
“老爹不喜歡講大道理,他教給我們小輩最寶貴的就是踏踏實實幹活,老老實實做人。”金巍說,“這是我們家為人的標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紅星二場實行土地承包制。22歲的金巍被推薦為“條田組副組長”,“咱好好幹,我就不信,比不過其他組!”
成天泡在書裡,沒事就找技術員,金巍最終決定,和大家夥兒一塊“種西瓜”。年底一算賬,人均2000多元!當時,場裡的職工收入是400元。眾人臉上樂開了花,“比當場長都高興!”金巍說。
1989年,金巍成了場裡第一批萬元戶,臨春節時,他託人從哈密買了個電視機,“21寸大彩電,佳電牌的,天天放院子裡,鄰居們都來看!”
就這樣,致富帶頭人金巍帶著小夥伴們,大步奔跑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團場也看上了這個腦子活、有想法的年輕人,先後派他到庫爾勒、十三師、六師五家渠市等多個地方學習,他像海綿那般貪婪地吸收著知識的營養。
學到了真本領,能為職工群眾做的也就更多。金巍說:“新時代的兵團人,已經不再用肩扛擔挑在沙海里拓荒種田,我們靠技術、靠智慧、靠闖勁。”
在工作中,金巍多年被團場評為先進工作者、先進青年。後來,金巍從十三師水務公司二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休。
後來者拿過接力棒,在前行者的基礎上,把團場建得更美:樓房林立、交通發達、綠樹成蔭、花團錦簇。
這是振興兵團的一代人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奮鬥者的腳步,永不停歇。
這是第三代兵團人的故事。1987年出生的金傳良有很深的“戀土情節”,他在團場工作已有10年。說起紅星二場,他毫不含糊:“這裡是家!”
快畢業那年,他在石河子市一家大型企業實習,企業負責人想讓他留下,“待遇高,且發展好。”
金傳良經過諸多考量,還是決定回家,“我的根,在紅星二場!”
2011年5月,團場招錄大學生連官,金傳良如願考到團場水電所,當起了技術員。
爺爺金道明得知後非常高興,鄭重囑咐他:“年輕人不要怕辛苦,紮紮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這幾句話,金傳良一直刻在心裡。
技術員是幹什麼的?修水電的。這和團場職工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一年幾乎從頭忙到尾。”金傳良說,尤其春秋季,團場風大,為保障線路正常,他們每年都得巡幾次線。“最長的電線線路有30多公里。”
除了日常維護,2011、2012兩年間,他和師傅們幫團場所有職工群眾安裝上了磁卡式電錶。棉花、葡萄地頭也陸續實現節水灌溉。“職工群眾省心、省錢,我們工作也省力!”金傳良說。
2020年,大暑剛過,葡萄眼瞅著就要成熟。不巧,團場十三斗的變壓器燒了,可急壞了職工群眾。
“上,抓緊時間,可不能誤收成!”
太陽火辣辣的,汗水溼透了他們的衣背,順著褲腳一直流到鞋裡,鞋底越來越滑。金傳良說,他們早已習慣這樣的勞作,那黝黑的面板便是明證。
16時,當新的變壓器安裝完成,葡萄種植戶終於把心放回肚子裡了。職工孫楊、王漢冰、劉玉泉等職工紛紛在“紅星二場工作群”裡為他們點贊,“咱團場的水電所,好樣的!咱兵團的娃娃,好樣的!”
金傳良特有的男子漢氣概和上進、擔當,深深吸引著紅星二場軍墾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方紅霞。2013年,兩人喜結連理。如今,育有兩個孩子。老大叫金方翼,識些字,最熟的就是“中、國、兵、團。”
2016年,金傳良被團場評為“傑出青年”。2019年3月,金傳良透過競聘,擔任十三師水務公司二分公司副經理。這是肯定,更是責任。
“肩上有擔子,更得好好幹。”金傳良說,“畢竟,父親(金巍)也在這個單位幹過,咱不能丟人!”
金傳良告訴筆者,他最驕傲的事,就是職工群眾對他的認可。走在路上,遠遠看見,會熱情地招呼一聲:“小金,歇一會兒,上家裡喝口水。”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新一代的兵團人正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精神來實現自身價值、創造美好人生。
故事還在繼續。我們堅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立於這片土
地。時間為證,奮鬥不止。
(謝增傑、初明遠)(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