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什麼最貴?答案是:人才!擁有人才,在某種程度來說就等於是擁有未來。
日前,證券時報記者在黑龍江、遼寧、吉林三省採訪獲悉,一些經營勢頭很好的東北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基於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考慮,希望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吸收優秀人才,但是卻始終不能如願。
東北振興,關鍵在人。只有企業和地方政府一起努力,千方百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更大支援和保障,才能真正實現東北經濟爬坡過坎、振興發展,增強東北經濟、東北企業的競爭力。
一位上市公司老總的期盼
今年57歲的潘連勝是神工股份(688233)董事長兼總經理。2013年,潘連勝帶領核心研發團隊從日本回國創業,7年之後,總部位於遼寧錦州市的神工股份成功登陸科創板。
“神工股份近年來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對於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但是因為受到地域等因素影響,神工股份現階段在招聘人才方面卻未能達到預期,現在比較期盼儘快招聘到心儀的人才。”日前,潘連勝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有著半導體行業近30年從業經驗的潘連勝認為,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面臨的最大的難題應該是人才問題,由於半導體材料行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只是高階人才,中低端人才同樣十分重要,而國內中低端人才同樣不足。由於產業缺失時間較長,導致中低端人才同樣相對短缺,中低端人才的培養需要時間來鍛鍊和成長,也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就神工股份所處的半導體材料行業而言,企業的體量普遍不大,且屬於行業上游受關注程度不足,加之國內半導體材料行業起步較晚,因此人才培養更加困難。
據證券時報記者瞭解,雖然神工股份成立至今,已建立了較為有序合理的人才梯隊:以外國專家作為技術帶頭人形成神工人才金字塔尖,以神工半導體多年培養起來的中層幹部為中堅力量,輔以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基層操作人員為基礎。在這三組人員構成當中,中堅層技術骨幹的構成相對薄弱。
正是因為如此,早在神工股份成立伊始,潘連勝就希望招聘一些畢業於國內雙一流院校的物理、化學、機械和材料專業的優秀人才,來充實公司中堅力量。“強有力的技術骨幹力量,可以對公司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潘連勝說。
在2020年2月上市之後,神工股份加快推進引入國內雙一流院校優秀人才的計劃。“每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這類國內知名雙一流院校畢業的優秀學生有很多,但是即便是很多戶籍在遼寧省,甚至是錦州市的雙一流院校相關專業畢業生,在畢業之後也大多選擇前往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城市和地區發展,鮮有願意留在本地的,就更不用說非東北籍的畢業生。”潘連勝說,“整個東北人才外流的現象比較嚴重,這也是我們比較擔心的地方。”
據悉,除了優秀畢業生之外,神工股份還打算招聘包括財務總監等具有上市公司從業經驗的高階管理人員,但是這方面的招聘同樣不是很順利。
“錦州這個地方擁有上市公司從業經驗的人真是太少了,我們也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幫助,給神工股份介紹一些錦州以外的相關人才。”潘連勝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從神工股份的薪酬體系看,根據專業能力、實際表現、稀缺程度等,從錦州本地中上水平到看齊北上廣,甚至達到日本薪資待遇都有。這樣從低到高,到很高的靈活做法,相信對各類優秀人才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東北企業的無奈
證券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像神工股份這樣想要招聘畢業於雙一流院校優秀人才而不能得的情況並非個案。在東北三省,一些中小企業、特別是一些高科技企業在現階段都面臨著這樣的尷尬。
黑龍江省一家依託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發展起來的高科技企業,憑藉自身的先天優勢,原本打算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招聘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但卻連續幾年卻未能如願。在瞭解到很多東北之外的學生在畢業後不願留在黑龍江發展之後,這家公司又將招聘目標鎖定在黑龍江或是遼寧、吉林畢業的學生身上,但是情況仍然不容樂觀。
萬般無奈之後,這家公司只能另闢蹊徑,選擇招聘在專業方面足夠優秀,但是因為撰寫論文不過關而無法畢業的學生。“我們這純粹是無奈之舉,不過最終事實證明,我們招聘的人才個人能力非常強,現在已經是公司內相關專案團隊的帶頭人。”據這家公司的一位負責人介紹。
吉林省的易啟科技是國內較早從事機器視覺識別的科技企業,目前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不能如願招聘到畢業於國內雙一流大學的優秀人才,同樣是這家快速發展的高科技企業的痛點。
“公司現階段正在招聘開發工程師和交付工程師,畢業於雙一流大學的優秀人才肯定是我們的首選。雖然我們給出的薪資水平也足夠有吸引力,但是令人感到遺憾的是,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還是大多選擇前往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我們很難招得到。”易啟科技副總裁馬琳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黑龍江上市公司博實股份(002698)董事長兼總經理鄧喜軍表示,現在大部分人才都往南走,東北企業的確存在難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問題。但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並不是簡單的待遇問題,而是一個綜合環境的事情,例如員工的人文關懷、職業規劃和企業的發展等。
“即便是企業能夠提供和南方一些企業相等的條件,有些人才依然不願在東北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也在加快、加大在長三角地區的佈局,希望與東北地區形成互補。”鄧喜軍說。
既然雙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如此難招聘,為何這些東北企業還費盡心思想要招聘該類院校畢業生呢?對此,馬琳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之所以青睞於招聘國內雙一流高校畢業生,是因為雙一流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陣”,是國家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更是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中流砥柱。
雙一流學校的畢業生大多在學生時代就非常努力,在學生時代就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學習能力。而且這些學生往往目標明確,早早就為自己制訂職業規劃。
“以我們公司所在的人工智慧領域為例,由於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所以需要開發工程師具備對行業發展的敏感度。從實際接觸的案例來看,雙一流院校畢業生往往更能心無旁騖地去學習,去做好產品研發工作。”馬琳說。
潘連勝說,神工股份擬招聘畢業於雙一流大學的優秀人才,主要還是因為看中他們學習能力。大概透過3至5年時間的培養和鍛鍊,這些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就有希望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對於國內高科技企業、特別是正處於趕超發達國家同行業的國內半導體企業而言,儘可能快地培養人才顯然尤其迫切。
東北優秀學子去哪了?
張航出生於長春,2013年考取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航天航空專業,碩士就讀於上海某高校。張航的女朋友劉穎和他是高中同學,與他同一年被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並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考取了碩士研究生。
2019年,劉穎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選擇去杭州發展。2020年,張航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前往杭州與劉穎匯合。張航現在就職於國內一家知名企業,月薪在2萬元左右,薪酬呈現出逐步遞增的趨勢。劉穎的薪酬低於張航,現階段正在考慮換一份工作。
據介紹,張航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本科同學,要麼選擇去國外發展,要麼選擇在長三角、珠三角為代表的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留在東北的並不多。
為何不願選擇留在東北?“以我個人為例,杭州這邊的民營經濟較為發達,當中更是不乏一些行業內領軍企業,不論是從就業、薪酬還是從未來發展的角度考慮,都要比東北機會多。而且同東北相比,在杭州找工作不需要太多的人際關係。我和女朋友已經在杭州買房,準備在杭州紮根。”張航說。
實示上並非所有考取985、211院校的學生都打算去南方發展。作為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李麗在考取了東北師範大學化學專業本科之後,又獲得在本校保研的機會。她和家人商量之後,一致決定未來要留在當地做一名教師。現階段,家裡人正在張羅為李麗介紹男朋友,希望李麗在研究生畢業之後儘早結婚生子。
優秀人才向發達地區集聚
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同六普時相比,遼寧、吉林、黑龍江具有大學文化的人口數量明顯增加。例如,遼寧省的七普資料顯示,全省擁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775.83萬人,六普資料是為523.41萬人;與六普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程度的人口由11965人上升為18216人。
黑龍江省七普資料顯示,全省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471.14萬人,六普資料是347.38萬人;同六普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9115人上升至14793人。
吉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全省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402.95萬人,六普資料是271.61萬人;與六普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由9890人上升為16738人。
簡單從上述資料來看,似乎東北三省並不缺少高學歷人才,但為何還會出現一些東北企業欲招聘雙一流大學畢業生而不得的情況呢?為此,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長期致力於研究人口問題的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教授楊東亮。
據楊東亮分析,從發達國家經驗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學歷教育通常會逐漸得到普及。近年來,雖然985、211院校也在擴招,但是總體擴招規模明顯不及普通的大專院校。所以雖然從統計資料來看,東北三省高學歷人才的整體數量和每10萬人中所擁有的比例在近10年都同現了明顯增長,但是基於同樣的人口數量,優秀的高素質人才總量變化並不大。因此觀察東北三省高學歷人口數量,不僅要看增量,還要看存量,看人才究竟流失了多少,尤其是高素質人才方面。
“優秀人才向發達地區集聚的現象在我國是長時期存在的。”據楊東亮介紹,根據中心-外圍模型,一旦那些中心城市起來以後,外圍城市自然就要邊緣化,最重要的高技術人才都會往中心城市匯聚。實事求是地說,東北在人才競爭上不具有地區優勢,高學歷人才流出是東北人口問題的痛點所在,單方向的持續流出必然會削弱東北地區的人均人力資本水平,後備人才的匱乏將更加不利於區域經濟的長期發展。
東北一所財經類高校的副教授張丹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從現在東北一些高校的實際情況來看,綜合類大學重點專業優秀畢業生,在就業市場選擇的機會更多。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所培養的理工科優秀人才尤其受到重視,不僅僅是東北的一些企業希望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招聘到優秀的理工類人才,實際上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也同樣對其青睞有加。正是因為如此,東北企業招聘這類優秀畢業生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地方政府在行動
“為了招聘到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這樣國內雙一流高校的優秀人才,我們也在考慮與相關院校設立獎學金,並將獎學金的目標人群確定為黑龍江籍學子。”前述黑龍江某高科技企業的負責人表示,“但是即便這樣,最終能否留得住那些優秀的人才,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無獨有偶。據潘連勝介紹,神工股份透過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東北高校保持密切持聯絡,擬透過採取設立獎學金、建立校際合作研究等辦法來吸引這些優秀學校的優秀畢業生來神工股份工作,希望儘可能把遼西地區流失掉的人才吸引回來。
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東北三省的相關政府部門也在積極行動。例如,今年2月初,吉林省頒佈《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激發人才活力支援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措施2.0版》,從21條措施聚焦人才最關心關注的住房保障、家屬安置、子女教育、就醫和稅收獎勵等現實問題,為用人主體放權鬆綁、降低成本,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政策資金支援。
2021年4月28日,遼寧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召開,專題研究推進《關於實施“興遼英才計劃” 打造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的貫徹落實。該次會議強調,推動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人才工作至關重要,人才政策是集聚人才的風向標。
8月6日,黑龍江省舉行省校合作線上推進會暨集中籤約儀式,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46所重點高校相聚雲端,共謀合作發展。會上,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鬍昌升表示:“我們也將廣開進賢之路,透過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讓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更好支撐龍江高質量振興發展。”
2021年9月13日下午,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吉林市“一個意見、六個辦法”人才新政新聞釋出會。該次新聞釋出會透露的資訊顯示,吉林市擬引進1萬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高校畢業生,同時回引5000名吉林市籍在外優秀人才;其次是促進人才向企業、基層一線流動;引進支援100名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對企業引進落地的科技成果技術交易總額超過500萬元,且具有產業化前景、能夠帶來較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高給予100萬元資金資助;引進的1萬名高校畢業生全部放到企業和鄉村,支援企業創新發展和鄉村振興。
“近年來,全國各省市的‘搶人大戰’已經呈現出白熱化趨勢,這些城市大多采取降低落戶門檻,給予就業創業補貼等方式。東北地區近年來人口出現流失,特別是高階人才流失尤其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這部分人群對東北的不認可。在這樣的背景下,東北地區想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難度可想而知。”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東北當地經濟界人士表示,但是不論怎麼說,東北地方政府和企業有所作為總比無所作為要好,適宜的政策環境有望能夠吸引到合適的人才落地生根。
東北三省並非沒有機會
實際上,東北三省並非沒有機會。潘連勝說,長期以來,外界很多人對於東北地區、東北企業認識不足,一提起東北似乎就是一無是處,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客觀地看,同北上廣深相比,東北既有優勢又有劣勢。
例如,北上廣深雖然不缺乏中高階人才,但是人才競爭激烈,房價對普通人高不可攀也是不爭的事實。另外,北上廣深賺錢的機會多,跳槽、跨界、改行的機會也多,這就使得企業人員、技術容易出現流失,但這對於像半導體這種對人才需求十分迫切的行業而言並沒有好處。
潘連勝認為,同北上廣深相比,東北地區房價和物價都很便宜,但是中高階人才出現流失、企業難以招聘到心儀的人才也是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東北地區的基層生產人員資源比較豐富,而且忠誠度較好,不容易跳槽,員工穩定性非常好。員工隊伍的穩定,有利於技術的累積,也有利於技術的保密,這也是公司地處東北的好處之一。
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宋冬林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包括人才在內的要素資源由低向高遷移,是經濟規律的客觀表現。在現階段,優秀人才由北向南遷徙同樣在遵循客觀規律,不可能依靠行政手段來扭轉。
“要素的集中和人才的流動都要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限度就會出現要素擁擠,而這也將會提高要素成本,主要體現在人員薪酬和房價的上漲等方面。”宋冬林表示,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合適的制度設計、合理的薪酬體系下,當要素成本提高之後,就極有可能形成人才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的迴流。
宋冬林說,東北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要尊重市場規律,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等觀念,要真正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既要透過具有吸引力的制度設計吸引人才,更要在制度上進行創新,為優秀人才提供低於發達地區的生活成本,輔之以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透過努力,自然有希望能夠吸引到迴流的人才。
(應被採訪者要求,文中張航、劉穎、李麗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