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料君
“高空置率,低生育率,3孩,市場拐點同時到來”
看似不相關的幾個詞,似乎有某種聯絡了。
住房空置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誰也不知道準確的空置率有多少,但高空置率應不是什麼秘密。不少網友直觀感受認為,在城市郊區的小區裡,亮燈率可能只有50%,低的可能只有20%-30%。根據一些機構的調查資料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國家電網以低於20度/年用電量為標準,算出2017年大城市與小城市的空置率為11.9%和13.9%。而早前騰訊調查的2015年空置率資料則要高出不少,一、二、三線城市分別達到22%、24%、26%。經過些年的繼續建設,空置率只高不低。
其實,即便按機構的最低資料算,相比國際5-10%的合理區間,住房已經出現了整體過剩情況。
那麼,可以指望未來的年輕人接盤嗎?
根據七普的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3,即育齡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量少於1.3人,低於國際1.5人的警戒線,而且從現實來看,還有進一步走低的趨勢。
按理說,90後應該屬於生育主力,但根據民政部門的資料顯示,在現有的1.7億90後中,僅有不到1000萬對(其中還含80後、00後結婚人數)登記結婚。何況,從身邊感受的情況看,90後要麼父母早已準備了住房,要麼就屬於那種比較“佛系”一類了,他們不想揹負那麼大的壓力,寧願選擇租房。所以,不斷增長的空置房,想讓未來的年輕人接盤幾乎沒有這個邏輯。
有人說3孩來了,可以承擔接盤大任?
有沒有搞錯,這麼多的人不結婚,房子不就是主要原因之一嘛,不結婚、沒有房子何來的1孩、2孩、3孩。還要搞清楚一件事,國家放開3孩是從長遠戰略計,就是為了掃清當前的生育障礙,前面端了教培,後面接著在整頓住房市場。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直接要開發商降價讓大家來接盤,而是另闢新路,決心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有人擔心這些公家的租賃房什麼時候能輪到自己?不久前住建部的會議算是回答了這一關切的問題:對城鎮住房和收入雙困難家庭提供公租房、對年輕人和新市民提供保障性租賃房、對“夾心層”購房者提供共有產權房。採取一切手段包括透過集體土地入市、改建閒置廠房、利用閒置商辦等等,反正5年之內,對沒有住房的人實現人人有房住,這一點,不要有任何懷疑。
以上種種因素作用下,終於開始感受到市場的寒意。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9月11日報道,全國66個城市新房市場成交量環比持續下滑,其中曾經的樓市大熱門城市深圳,其二手房成交量同比暴跌77%,創近10年最低。7成百強房企在7月份的業績同比下降。用報道中的一句話說:
一個“降”字,幾乎波及了從新房、二手房、土地市場到房企融資的各個埠,反映出調控政策對樓市的全面影響越來越大,並且從政策出臺到市場變化的時間正在縮短。
一言以蔽之,買得起房的人早買了,即便有錢再買,但在政策轉向下,他們選擇了收手,市場開始扭轉也是必然趨勢。而對於買不起房,或者不願意被高房價“挾裹”的人選擇租房,或者等待住上長租房。有人就表示,王石預言已開始應驗,他曾說過:
年輕人不用著急買房,哪怕就是有錢也不要買房,租賃市場發展火熱,租房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不要讓房子限制住自己的人生,現在買不起可以再等等。
王石的這段預言透露了幾個內容:1.年輕人不建議早買房,壓力太大,還限制住了自己的理想;2.現在不是買房的好時機,可以再等等;3.租賃市場將會很好,租房將是年輕人的一個好選擇。客觀來說,王石的預言大體上已開始得到了驗證:
第一,在9月13日,新華社客戶端發表的一篇文章《住有所居這樣實現》中提到了這樣3項:
1.住建部表示:“十四五”期間,將以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為重點,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2.對於新市民買不起、租不好房的現實問題,國家正在下決心、下力氣解決。“人人住有所居”,再次為房地產行業重新整理了發展基調。
3.“未來透過租房,在實現高質量居住同時,租房者也將享受和購房者一樣的教育、醫療等制度福利”。
可以看出,租賃房將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如果說少數人租房感覺沒面子,但當很多人都選擇國家提供的租賃房,其大眾心理也會逐步接受,丈母孃也不再排斥!君不見發達國家租房結婚、生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第二,房價和租金雙雙進入官方定價時代,購房者不著急,租房者有保障。新房限價不用說了,這兩年都已經嚴格實行,而此前炒作虛高的二手房也逐步納入“管控指導”,目前深圳、廣州、合肥、溫州、衢州、東莞、金華、深圳、無錫、紹興、上海、西安、三亞、成都、寧波等15個城市釋出了二手房指導價政策,從熱點城市釋出的小區指導價看,低於現掛牌價30-40%屬於普遍情況,打對摺也有,隨著時間推移,二手房價將普遍進入官方定價時代。剛開始業主還會僵持一下,最終不得不與官方指導價接近,在這樣的趨勢下,誰還會著急買呢?觀望等待是必然。
第三,不僅租賃房充足供應,租金也受到嚴格限制。住建部8月31日釋出的《關於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規定,“城市住房租金年度漲幅不超過5%”,當然,這還是市場租賃房,像國家後面大量提供的公租房,租金比市場同地段、同品質的租賃房還要低,這樣的居住體驗年輕人誰不喜歡?
由此可知,未來購房者越來越理性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過去房子多象徵著鉅額財富,但在未來可能是一個燙手山芋,我們來梳理一下持有2套或者更多房子的家庭,以及在未來將面臨什麼答案(結局)。
1.先來看看,2套房在國內是什麼水平?
央行課題組釋出的2019年城鎮居民負債情況調查顯示,擁有2套及以上的家庭佔41.5%,家庭戶均住房1.5套。當然,這裡面還有很多人被平均了,比如根據央視播出的節目顯示,大連金州新區管委會原管委會主任徐長元被查封的房產高達2714套,總建築面積為43萬平米。所以,持有2套房超過了平均數,但離“房叔”、“房姐”還差得比較遠。
2.“空而不住”將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
第一個就是房產稅真的快來了。在今年5月,財政部長撰文提到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立法和改革,此後財政部等4部門專門聽取了部分地方和專家對房產稅改革試點的意見。而在日前,官媒中國新聞網專訪了專家中國法學財稅法研究副會長施正文,在施正文看來,4部門是對實施方案的探討,而不是理論研討,他預計今年底大機率出臺試點房產稅政策。
即便按他說的1%稅率,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以一套市值300萬的房子為例,一年交的房產稅就有3萬,而這樣的房子租金一年可能也就3-4萬,如果再除去空閒期,可未必夠支付稅金,還不如把房子賣了存銀行划算。當然,從目前多數專家的建議看,一兩套房應該屬於基本需求範疇,房產稅主要是針對2套以上甚至更多房產的人。
第二個是房產空置稅。這個稅大家並不陌生,施行的國家有很多,為抑制投機和資源浪費,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早就建議,房地產稅應分類進行,包括空置稅在內的稅種可以精準抑制投機,而且在他看來,從長遠角度講,空置稅肯定會出來的。從國外經驗看,空置稅確實可以有效抑制投機,比如法國實行累進式徵收,空置第一年交房款的10%,第二年交12.5%,第三年交15%。還比如澳大利亞,超過6個月沒有出租的交約摺合人民幣2.6萬元/年的罰款。
第三個是在“共富”背景下,專家建議啟動遺產稅。遺產稅,就是對死者留下的遺產徵稅,包括現金、金融資產和不動產等資產徵稅,其目的就是防止貧富差距過大,目前世界上有超過100個國家徵收了遺產稅,比如英國起徵點是32.5萬英鎊,稅率為40%,法國10萬歐元免稅,最高稅率為45%,最低稅率為7%等等。目前雖然我們沒有徵收遺產稅,但中國社科院在釋出2017年經濟藍皮書時曾呼籲儘快徵收房產稅和遺產稅。圍繞“共富”話題,觀察者網9月7日專訪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寒竹報道,他建議徵收的3大稅中除了房產稅和資本得利稅外,還就是“遺產稅”,透過3大稅實現“共富”。
當然,從別國經驗和一些專家觀點來看,無論什麼稅,對於自住的剛需應該沒什麼影響,畢竟都有相應的起徵點,而我們現在倡導的“房住不炒”也正是如此,只是對房子過多的炒房客越來越不利。
學習更多房產和買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