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洪濤 鳳凰網腫瘤情報局特約專家、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核心提要:
1. 9月10日,丹麥宣佈取消新冠疫情防控的限制措施,成為歐盟首個“恢復正常”的國家。目前丹麥日均仍有500確診3例死亡,但很顯然,丹麥沒有感染數清零的計劃。
2. 丹麥的完全開放,不是向病毒投降,而是收穫之前抗疫的成果。從今年3月計劃逐步恢復開放,到如今完全開放,是因為丹麥疫苗接種已經達到滿意的水平。12歲以上人群的完全接種比例已超過 83%,總人口中完成疫苗接種的比例達74.1%。完全開放雖然會增加感染,但也意味著能進一步提高群體免疫的比例。
3. 以色列是全球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也曾率先解封過,但隨著德爾塔毒株的來襲,又重新變成重災區。只靠疫苗很難儘快終結疫情,所以丹麥並沒有選擇“躺平”,在國內解封的同時,邊境管控並沒有完全放開。
4. 自去年5月以來,中國確診感染者有10000多人(包括輸入病例),死亡總人數為2人,病死率只有萬分之二。最有資格開放的中國仍保持著清零政策,是因為丹麥模式並不適合中國。如果中國現在完全放開,即便新冠重症不多,但感染人數會增多,可預見到醫院會出現擠兌現象,醫療系統可能面臨很大風險。
丹麥宣佈取消所有新冠防疫措施後6天,每天平均仍有500例感染,3人死亡,會再引發新一波疫情嗎?丹麥是向病毒完全投降嗎?
面對疫情和新冠病毒,如果非要分出“你死我活派”和“共存派”,那麼丹麥就是一個準備與“病毒共存”的國家。他們不但這麼想了,還這麼做了。
9月10日,丹麥宣佈取消新冠疫情防控的限制措施,成為歐盟首個“恢復正常”的國家。丹麥衛生部表示新冠已不再對社會構成“嚴重威脅”,目前,人們已不需要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進入公共場所。
丹麥宣佈,全國的許多PCR和快速檢測站點將在9月份關閉。在10月9日之前,所有快速測試站點將關閉。
那麼,丹麥目前疫情到底如何呢?
在過去1周,丹麥平均每天新冠確診病例為500左右,遠低於去年12月峰值時的3500例。對於一個58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每天500例感染並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數字。
▎ 丹麥每日新增新冠確診人 數。圖源:worldometers
但是從新冠死亡數上看,卻樂觀得多。去年12月時,每日新冠死亡的峰值為30人左右,但是自3月中以來,平均每天的新冠死亡數之有1~2人。
很顯然,丹麥已經不在乎感染數了,根本沒有感染數清零的計劃。只要不超過一定的數字,丹麥認為新冠死亡數字也是可以容忍的,不需要清零,可能也無法清零。
▎ 丹麥每日新增新冠死亡人 數。圖源:worldometers
但是,如果因為“與病毒共存”,就簡單地把丹麥打上“向病毒投降”的標籤,那就是以非黑即白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
▎ 丹麥9月10日,宣佈完全開放後,年輕人在哥本哈根等待進入一家夜店
去年,當發現養殖的水貂感染新冠病毒後,丹麥對全國1700萬隻水貂下了“誅殺令”。那時候,丹麥是要與病毒爭一個你死我活的。
在半年之前,丹麥推出“健康通行證”。那個時候的丹麥,也並沒有向病毒投降。“健康通行證”記錄了持有人的新冠疫苗接種或核酸檢測結果,不管是在餐廳和咖啡館進行戶外用餐,還是進入電影院、博物館和圖書館等公共場所,人們都需要出示“健康通行證”,顯示已接種疫苗,或核酸檢測陰性。
新冠病毒是一個新事物,沒有哪個國家有現成的劇本!從操作上可以看出,丹麥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比如說對水貂的“誅殺令”,丹麥發現用力過猛,演得有點過了,又下令撤銷。對於已經處死的水貂,丹麥發現其屍體汙染了地下水,又下令挖出重新處理。時至今日,丹麥水貂中發現的病毒株,都沒有被列入世衛組織“需要留意”或“需要關注”的毒株之列。
不合理的政策需要改,而在當時合理的政策,如果情況改變了,也需要與時俱進。隨著疫苗接種持續推進,丹麥逐步放寬防疫限制。如今丹麥完全開放,不應該看作是向病毒投降,而應該是對之前抗疫成果的收穫。
▎ 丹 丹麥將近250萬的染疫水貂埋葬
丹麥12歲以上的人群中,完全接種疫苗的比例已超過83%。在總人口中,完成疫苗接種的比例達到了74.1%。丹麥解封設定時間表,水到渠成?
完全開放的決定,並不是一夜之間做出的。
在今年3月,丹麥政府與議會各黨派達成協議,透過新冠疫情管控措施的“解封路線圖”,計劃謹慎地逐步恢復開放。根據“解封路線圖”,4月6日起,理髮店、小型零售店和服務供應商等恢復營業;4月13日起,1.5萬平方米以下大型購物中心和百貨公司重新開放;4月21日起,其他大型購物中心、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重新開放,咖啡館和餐廳允許戶外用餐,為18歲以下人群組織的室內體育活動重新開放;5月6日起,重新開放室內文化活動;5月21日起,恢復開放其他體育、休閒和社團活動。除少數特殊情況外,在全國50歲以上民眾完成疫苗接種後,社會將全部開放。
如今完全開放,是因為疫苗接種水平已經達到滿意的水平。丹麥衛生部長馬格努斯· 赫尼克表示,丹麥12歲以上的人群中,完全接種疫苗的比例已超過83%。在總人口中,完成疫苗接種的比例達到了74.1%。
所以,疫苗接種率達標,是丹麥完全開放的一個重要原因。
▎ 圖源:Our World in Data
提高疫苗接種率,是為了獲得群體免疫,而獲得群體免疫的途徑除了接種疫苗,還有自然感染。完全開放會增加感染,卻意味著能進一步提高群體免疫的比例。在去年還沒有疫苗時,就有國家希望透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如今雖然有了疫苗,但無論在哪個國家,疫苗接種率都不可能達到100%。也許完全開放,是進一步提高群體免疫的必經之路?
8月14日開始,在丹麥搭乘飛機以外的公共交通工具無需戴口罩。9月1日起,除夜店外的所有場所不再要求出示“健康通行證”;而9月10日起,則是進入夜店也不再需要出示“健康通行證”。
能夠實現“夜店自由”,也許是經濟完全恢復的指標。
▎ 丹麥GDP增長。圖源:TradingEconomics.com
在今年第2季度,丹麥GDP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5%。因為經濟復甦的速度快於預期,丹麥將2021年GDP增長預期從5月份預測的2.4%上調至3.8%。
疫情在去年嚴重打擊了丹麥的經濟,但並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帶來了額外的死亡數字。也就是說,雖然有疫情,有人因為新冠感染死亡,但與往年的數字相比,丹麥2020年的死亡總數,並沒有因為新冠疫情而增加[1]!
如今,當疫苗接種率足夠高,而且自3月以來,每天新冠感染死亡數只有1~2例,有什麼理由改變在半年前制定的“解封路線圖”呢?
▎ 在丹麥哥本哈根拍攝的手機上以二維碼形式呈現的“健康通行證”,憑此可進入電影院、商場、餐廳等人群聚集區
作為疫苗高接種率,也是當前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以色列為何放開後又收緊,並擬打第4針?丹麥會否成為第2個以色列?
但是,即便是丹麥衛生部門的官員,也並不認為丹麥已經完全安全了。丹麥衛生部長馬格努斯·赫尼克表示,“日常生活恢復了正常,但並不意味著前面的路就沒有危險。”
▎ 比較美國和丹麥的額外死亡數。圖源: Our World in Data
從額外死亡數來看,雖然自新冠疫情一開始,丹麥75歲以下的人群幾乎沒有出現比往年更多的死亡數,但是對於75歲以上的人群,還是出現了波動。而在最近的幾個月,75歲以上人群的額外死亡數還有增加的趨勢。
隨著完全開放的到來,如果疫情反彈,老年人的死亡會不會增加?
之前因為疫苗接種率全球領先,以色列也曾解封過。但是,隨著德爾塔毒株帶來的疫情,以色列又重新變成重災區。
以色列是全球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也是當前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目前,以色列每百萬人口中新增確診超過1200例,屬於全球確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遠遠高於美國、英國、印度、丹麥等國。如今,以色列已經開始接種第3劑疫苗,並且在為第4劑做準備。
▎ 圖源: Our World in Data
從以色列的經驗可以看出,只靠疫苗其實很難儘快終結疫情。 而德爾塔之所以能在以色列掀起一大波疫情,一個原因是因為境外輸入的感染者。在1周前,200多名前往烏克蘭的朝聖者,在返回以色列的時候,使用了偽造的新冠檢測報告,以逃避入境隔離。在這些人中,已經發現有確診病例。
丹麥應該對疫情輸入的風險有所瞭解,所以雖然對國內解封了,但是邊境管控並沒有完全放開。 目前,對於美國、加拿大、以及大多數歐盟國家的旅客,如果已完成疫苗接種,可以入境丹麥;如果沒有完成疫苗接種的,需要提供核酸檢測陰性報告之後,才能入境。美國、加拿大的旅客在入境之後,還需要再次檢測核酸。
▎ 丹麥衛生大臣霍伊尼克宣佈取消所有防疫限制措施,不再把新冠病毒相關病症列為“威脅社會的嚴重疾病”,此舉使丹麥成為歐洲第1個完全恢復疫情前狀態的國家
去年5月以來,國內確診感染者有10000多人(包括輸入病例),但死亡人數總數只有2人,病死率只有萬分之二,最有資格開放的中國為何選擇繼續清零政策?丹麥模式為何不適合中國?
正是瞭解到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丹麥並沒有“躺平”。丹麥政府認為,在恢復正常生活的同時,必須採取嚴格的衛生措施。丹麥衛生部表示,將密切關注住院人數,並進行細緻的檢測,以跟蹤病毒。
其實在3月份制定“解封路線圖”的時候,就已經做出這樣的規定:如果某一地區新冠感染病例數呈爆發趨勢,丹麥流行病委員會和衛生部門可迅速對該地區重新實施管控措施。重新封鎖的標準是:一個地區如果每1000名居民中,有超過10人同時感染,並且至少有3%的檢測呈陽性。
所以,對於準備“與病毒共存”的丹麥來說,發生感染不是事,感染太多才是事。而如今丹麥開始關閉全國的PCR快速檢測站點,表明丹麥不再關注感染數字。未來新冠住院、重症患者數及死亡數,將是關注點。
之前,英國在7月19日解封,在解封之後,每日新增感染數也出現了一個小峰。但是,這並沒有讓英國重新升級抗疫措施。
▎ 英國每日新增新冠確診人數。圖源:worldometers
這是因為雖然感染大大增加了,但是死亡數並未相應增加。
▎ 英國每日新增新冠死亡人數。圖源:worldometers
英國、丹麥都選擇與病毒共存,不再關注感染數字,中國是否也可以跟上呢?
筆者認為目前不可能。
▎ 福建廈門、莆田、泉放三地疫情,自九月十日爆發以來,僅僅五天,就累積發現感染者超180例
雖然差不多每個月都會出現區域性疫情, 但中國整體上並沒有嚴重的疫情,自去年5月以來,雖然確診感染者有10000萬多人(包括輸入病例),但是死亡人數總數只有2人,病死率只有萬分之二。目前國內疫苗接種超21億,既使9月中旬暴發的莆田、廈門雙疫情區,廈門目前18歲以上人群疫苗完全接種率達到了90%,15~17歲人群為92%,12~14歲人群也有83%。莆田也在加緊在12歲至17歲人群中的接種。如此高的疫苗接種與死亡率,按理說中國最有資格躺平。
但是國情不允許! 在美國等很多國家,如果感冒、流感,一般在頭三天都不會去看醫生,但在中國,連普通感冒都可能要到醫院打點滴!如果中國現在也完全放開,即便新冠重症不多,但感染人數會增多,可以預見到醫院將會出現擠兌,醫療系統可能會崩潰。
但是,在疫情面前,並不是說國情就永遠不能改變。在生物課上,大家應該學到一個理論:適者生存,而千百年來,病毒和疾病其實一直都在選擇著人類。
英國、丹麥在摸者石頭過河,中國也在摸者石頭過河,只是大家的方式不一樣。在一次災難過後,總需要有勇敢的人先出來探探路,看看世界是否安全了。
對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應該祝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