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3年12月16日,駐阿富汗美軍在阿富汗中部的瓦爾達克省巡邏。阿富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海外戰爭。 新華社記者 王 雷攝
2021年2月25日,美國國防部發表宣告稱,美軍當天對位於敘利亞東部伊朗支援的民兵組織目標發動空襲。圖為敘利亞東部邊境遭空襲後的區域。 新華社/美聯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在全球多地不停地發動戰爭。據不完全統計,從1945年二戰結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個地區發生248次武裝衝突,其中美國發起201場,佔比超過80%。自2001年以來,美國非法發動戰爭和軍事行動造成超過80萬人死亡,數千萬人流離失所。
從中東腹地到加勒比海沿岸,從東南亞中南半島到東歐巴爾幹半島,戰爭的硝煙背後總有美國的身影。世界多國的創傷災難,千千萬萬戰地民眾的家破人亡,美國民眾的反戰疾呼,都是血淚控訴:“戰爭機器”美國,何時才能罷手!
四處開戰——
戰爭是美國實現全球霸權的慣用手段
8月30日,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將麥肯齊在五角大樓宣佈,最後一架美國飛機已從阿富汗哈米德·卡爾扎伊機場起飛,美軍從當地撤軍完畢。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由此,美國曆史上最漫長的戰爭、持續近20年的阿富汗戰爭宣告結束。美軍的倉皇撤離,給美國發動的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匆匆畫下句號。
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美國在東亞、中東、拉美等多地幾乎不間斷地發動戰爭,戰爭創痕延續至今。
在東亞地區,美國軍事介入的戰場異常血腥。
發生於20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歷時3年,導致300多萬名平民死亡,另有約300萬人成為難民,戰爭導致的南北分治造成大量家庭分離。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發生的越南戰爭,是二戰後延續時間最長也最為殘酷的一場戰爭。據越南政府估計,約有110萬名北越士兵和30萬名南越士兵喪生,多達200萬名平民在戰爭中死亡,其中有些是被美軍以“打擊越共”的名義有計劃屠殺的。美軍在越南、寮國和柬埔寨投下的炸彈超過二戰期間各方投下炸彈的3倍。據估計,越南至少還遺留著35萬噸可爆炸的炸彈與地雷,按照目前的速度,需要300年才能將它們從越南的土地上清除乾淨。《赫芬頓郵報》網站2012年12月3日報道,越南政府的統計資料顯示,自1975年戰爭正式結束以來,戰爭遺留彈藥已殺死約4.2萬人。
在中東地區,美國引燃的戰火延續數十年。
1991年,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出兵伊拉克,發動海灣戰爭。在對伊空襲中,2500至3500名平民死亡,9000座房屋被毀。戰爭結束後因基礎設施的破壞和缺醫少糧,約11.1萬名平民死亡。
2001年10月,美國出兵阿富汗,在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同時,造成大量平民傷亡。
2003年,美國不顧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以莫須有的罪名侵入伊拉克,導致的平民死亡人數,據估計達20萬至25萬人,其中美軍直接致死的超過1.6萬人。
2017年以來,美國以“阻止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展開空中打擊,挑起敘利亞內戰。2016年至2019年,敘利亞有記載死於戰亂的平民達33584人。直到今天,戰火仍在利比亞、敘利亞和葉門等國燃燒。
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非營利組織“Airwars”9月6日釋出的最新報告稱,自2001年以來,美軍宣稱其進行了91340次空襲,包括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國發動的軍事行動,以及針對盤踞在敘利亞的“伊斯蘭國”恐怖分子發起的襲擊。空襲的目標還有葉門、索馬利亞、巴基斯坦和利比亞的極端恐怖組織。在這20年的行動中,美軍可能造成至少22679名平民死亡,而該數字也有可能高達48308人。
在拉美地區,美國頻頻在鄰國點火。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薩爾瓦多、格瑞那達、宏都拉斯、巴拿馬、海地、委內瑞拉……美國肆意干涉鄰國內政,動輒使用武力顛覆他國政權。
1973年9月,智利透過合法選舉上臺的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在軍事政變中喪生,有證據表明,美國國家情報機構和其他政府部門暗中支援了此次軍事政變。
1989年底,美軍入侵巴拿馬,虜獲了當時巴拿馬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諾列加,並將其帶到美國審判。此外,美國還曾入侵格瑞那達和海地。
“戰爭是美國執行對外戰略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沈雅梅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美國在崛起的歷史程序中,始終秉持軍事化思維,一貫依賴戰爭手段,在外交領域極其重視軍事同盟聯合博弈。透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雄踞世界超級大國、西方世界之首的地位。為實現鞏固本國勢力範圍的戰略需求,美國從軍事化思維出發,將戰爭作為實現全球霸權的重要手段,頻頻發動戰爭。
窮兵黷武——
維持“美國優先”,聽命於特殊利益集團
“美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曾坦言。二戰以來,幾乎所有美國總統在任內都曾發動或介入過對外戰爭,戰爭理由花樣百出。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胡志勇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曆屆政府發動對外戰爭的最核心目的,都是維持其全球領導權,這一領導權不僅是陸上領導權,還有海上領導權;不僅是在政治、軍事層面的領導權,還有經濟、文化層面的領導權。美國不希望任何國家挑戰其世界霸主地位,戰爭是美國對競爭對手和潛在威脅國家的致命打擊手段,也是向其他可能趕超美國的新興國家敲響警鐘。
沈雅梅分析,縱觀二戰後美國發動的諸多戰爭,有以下幾點共性:其一,美國發動的戰爭遠離本土,對本土不造成威脅和傷害;其二,美國較少單獨作戰,常與西方國家結成軍事同盟,協同作戰;其三,美國對國際秩序有強烈優越感,將本國利益置於國際組織、國際秩序之上,沉醉於戰爭思維之中,企圖透過戰爭顛覆國際規則,維持“美國優先”地位。此外,隨著美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發動戰爭的形式和影響也發生重大改變。美國發動的戰爭,從大規模陣地戰,逐漸轉變為以反恐戰爭為代表的精準打擊和軍事幹預,戰爭形式越來越靈活,發動戰爭的門檻越來越低,由此對國際秩序造成的衝擊越來越大。美國在世界各地頻頻挑起軍事衝突,已成為當前國際形勢動盪不安的重要原因。
“美國在中東地區發起戰爭,打的是打擊恐怖主義的旗號。實際上,獲取對中東地區石油資源的掌控權,向中東地區擴張美國所謂‘民主制度’,是美國發動戰爭的深層目的。”沈雅梅表示,美國對中東地區陷入一種由權力和信仰編織的幻想。一方面,美國認為憑藉本國的超強實力,能夠應對中東地區存在的任何威脅;另一方面,美國迷信“民主的力量”,認為伊斯蘭國家的專制制度是恐怖主義滋生的溫床,希望對中東國家推行民主改革,傳播“美式價值觀”。然而,事實證明,在面對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時,美國的力量十分有限,其推行的所謂“民主改造”,不但沒有為中東國家帶去民主和繁榮,反而造成巨大的社會倒退和動盪災難。美國在中東引燃的戰火,最終將美國不切實際的幻想付之一炬。
“美國將拉美地區視作自己的‘後院’。為保證拉美在美國的勢力範圍內,美國透過使用武力,或支援反政府力量發動軍事政變、扶持代理人暴力推翻當地合法政權等方式,竭力培植親美領導人。這種肆意干涉主權國家內政、顛覆他國政權的做法,是違反國際準則、違背國際道義的,使得美國的國際聲譽和政治可信度大大受損。”胡志勇認為。
美國窮兵黷武的背後,還隱藏著盤根錯節的國內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訴求。美國獨立智庫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前不久釋出的調查報告顯示,2001年10月至2021年8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公司、通用動力公司、波音公司和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這五大美國軍工巨頭,獲取的國會撥款總額達2.02萬億美元。美國智庫敏感政治問題研究中心高階研究員丹尼爾·奧布勒撰文指出,美國軍工企業利用“旋轉門”機制操控聯邦政府政策走向。為左右軍費撥款,他們還斥巨資遊說華盛頓政客,併為他們的競選活動捐款。
“美國軍工企業在美國發動戰爭中獲取戰爭相關財政撥款、武器相關承包合同,從戰爭中漁利,已形成龐大的特殊利益集團,甚至形成戰爭綁架經濟增長的惡性迴圈,這也是美國深陷戰爭泥潭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沈雅梅分析。
越反越恐——
戰爭讓美國自傷,更給世界造成災難
“20年來,美國沒有打贏反恐戰爭,事實上其很多做法恰恰在助長恐怖主義。”正如瑞士日內瓦“和平與和解研究中心”研究員穆罕默德·居澤爾所言,美國以“反恐”為名發動戰爭,已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據美國布朗大學戰爭成本專案研究報告統計,“9·11”事件後長達20年的戰爭,使美國損失了大約8萬億美元,導致約90多萬人喪生。其中,報告估測的死亡人數均以直接死於戰爭的人為準,尚未包含戰爭期間死於疾病或居無定所等間接原因的人。
胡志勇分析,美國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多層面對全球多國帶來巨大影響。其一,美國對外戰爭對世界地緣政治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極大地改變了二戰後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其二,美國對外戰爭改變了全球多國的經濟面貌,許多發生戰爭的當事國,從曾經蓬勃發展的經濟形勢滑入貧窮動盪的發展困境。其三,美國對外戰爭讓全球多國看清美國“戰爭狂人”的真實面貌。國際社會清醒認識到,美國代表的西方世界的發展路徑和價值標準並不可信,美國肆意侵犯主權國家基本權利的做法不符合國際基本準則,其他國家對美國價值觀層面的信任感大大降低。其四,美國發動對外戰爭,常採取扶持代理人的方式,借一方壓倒另一方,打破當事國原本脆弱的宗教、民族力量均勢,加劇當地宗教矛盾和社會矛盾,令當地戰後重建更加困難。其五,美國對外戰爭表面上維持了其在全球的霸權地位,實際上極大消耗了美國綜合國力,給美國經濟社會發展拖後腿,也影響全球經濟發展局勢。
美國社會也在對美國政府窮兵黷武的行為不斷作出反思。哈佛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刊文指出,不能忽視美國對外“帝國式冒險”與國內局勢動盪之間的關聯。美國在國外“無盡的戰爭”中釋放出軍國主義、強化的行政權力、仇外心理、偽愛國主義和煽動行為等,所有這些與一個健全的民主制度所依賴的公民道德背道而馳。
美國布朗大學研究顯示,美國在“9·11”事件後發動的戰爭,導致美國本土和交戰國家均出現基本政治權利受侵蝕的現象。美國政府在減稅的同時,透過借貸數萬億美元來負擔戰爭支出,或將繼續加劇美國社會的不平等。據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統計,美軍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的身體受傷人員分別高達103284人和153303人。2001年至2005年,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返回的103788名退伍軍人中,約有1/3被診斷出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56%的確診者患有一種以上的疾病。
“從美國國內民生角度看,美國發動戰爭,美國民眾承擔了諸多代價,巨大軍費支出、退役軍人身心健康問題、民眾厭戰情緒等問題已屢屢在美國社會掀起反戰浪潮。”沈雅梅認為,“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美國發動戰爭得不償失。以阿富汗戰爭為例,美國發動戰爭達成的目標主要是將影響力擴張到當地,報復本·拉登發動‘9·11’事件。但是,美國對阿富汗的政治生態帶來嚴重傷害,美國撤軍後引發地區局勢動盪和倒退,充分說明發動戰爭不是解決當地問題的有效辦法。對戰爭受害國而言,戰爭帶來嚴重人道主義危機和政治經濟動盪,造成的難民潮引發周邊地區動盪,給國際社會帶來更多不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