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家軍兵敗沙特後,著名評論員在自媒體上連發三條,將矛頭指向李鐵和中國足協。
其中,買得起馬,配不起鞍子引人深思。
的確,中國足球始終踩不到正確的點上,上一屆世預賽,配備了“裡皮”這個世界頂級的好鞍子,但是沒有引進幾匹來自巴西的好馬。
而這屆世預賽,終於花了大價錢引進了西域的好馬,但鞍子卻是“鐵”做的。
這就是神奇的中國足球,做決策就像衝動消費一樣,跟著感覺走,抓不住命運的手。
國足對世界盃的追求,是典型的低能力和高慾望的混合體,結局終究是悲劇和痛苦。
上一屆十二強賽,裡皮半程接手,可以說給國足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改變,如果運氣再好一些,是可以進軍世界盃的,當然,“裡皮”這個好鞍子給這匹馬帶來的提升也是有限的,隨著鞍子越用越舊、馬也越來越老,雙方的磨合就出了問題,不僅鞍子很受傷,馬也磨出血。
結果就是鞍子撂挑子,主人不得不換鞍子。找來找去,既然最貴的鞍子都不管用,不如配個性價比高點的鞍子,但是還想當賽馬參加世界盃怎麼辦?
自己馬槽的馬能力有限,於是就不斷地買馬,終於有了好馬了,雖然老了點,但是至少比自己的馬靠譜點,但是問題又來了,馬鞍子又不行了,除了吹頭髮說狠話,技戰術打到哪算哪,結局可想而知。
比賽輸了,出現渺茫,外來的馬至少還會說道歉,可是鞍子只說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