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那條河
文/高建鎖
故鄉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叫桐河。
桐河發源於方城老君山,至社旗縣橋頭街,以上冠名珍珠河,繼而南流,納入清水河後始稱為桐河。再向東南方向蜿蜒,先後流經桐河、桐寨鋪、源潭、城郊四鄉鎮邊界,在西大崗由於山體的阻攔,便在這裡劃出一條弧形的大彎,滋生出我富庶的故鄉----大井。而後,清瑩的河水繼續東行,在縣城西北兩公里處匯入唐河......
關於桐河的名字,說法有兩個,其一因河西岸廣植桐樹而得名。其二因古時桐河河岸陡深,似銅底銅垹一般堅硬,牢不可破,故稱桐河。我曾經也糾結此事,後來想通了,也許兩者兼而有之,心便釋然了。
桐河自入唐河縣域,時寬時窄,時深時淺。一條彎彎曲線,飄帶一樣從故鄉的南側蜿蜒前進,涓涓細流,水聲潺潺,一年四季都不會乾涸。兩岸秀麗的景色和阡陌交錯的原野,灌溉這片土地,養育著這裡的人民。而勤勞智慧的河岸人民,也用自己的努力打拼著,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
桐河跌宕曲折,蘆葦叢生,在稍黍界處汪出一幽深翡翠般的深潭,波光粼粼,深不見底。俗稱老鱉潭。潭邊曾有幾棵榆樹柳樹,參天蔽日,是炎夏人們短暫避暑的去處。關於老鱉潭的故事很多,都是活靈活現的生動故事,生活在這裡的鄉親,一代代的族人,伴隨著這些神話成長和生活,充滿了未知的神秘色彩。
平時,桐河水很清,也不深。汛期滿床水,旱時半床沙,沙粒細小均勻,這些沙粒原是上游山石酥坡,經風化瓦解,雨水沖刷,再由山洪撞擊,流入河道,大浪淘沙,慢慢流入下游,在每一個河彎處,河水突然放慢了腳步,變得矜持起來,那些沙石便沉澱了下來,年深日久便鋪滿了河床。正是由於沙灘的存在,水鳥棲息,牛羊眷戀,河更顯出其丰韻內涵來了。
水清,沙淨,岸綠,河暢,流深,景美。這是我對桐河的印象。
平時的桐河風平浪靜,清晨水霧瀰漫,中午煙氤氳,晚上霞光彩岥,每當月明之夜,澄空萬里,河流泛波,葦蕩浩瀚,天地俱淨,真的是一幅天然的錦繡畫卷。偶爾風起,平靜的水面漾起漣漪,時聽魚兒戲水之聲,那感覺非常親切,恰似一慈母正在輕輕拍打自己的孩子,哄他安然入眠。
春天來時,太陽從東面冉冉升起,萬道霞光灑向桐河,河面像鍍上一層金輝,微風吹拂,柔風送來河的氣息,那麼溫潤舒服,那麼清新涼爽,還帶著淡淡的鄉土味。河畔已經有俊俏的農婦在那裡剜野菜了,蒲公英頭頂著黃色的花朵,許多不知名的花兒擠擠挨挨地開著,奼紫嫣紅,不喧譁卻又不甘寂寞地,生機勃勃的。剛柴冒出紫紅色的筍頭,鮮嫩可愛。不時有鴿子掠空飛過,劃過一道道的哨音。
剛柴是蘆葦的一種,是桐河特有的一種水生植物。春天發芽,夏天織成茂盛一層層的牆,密不透風。人一旦走進去就如迷宮一般,充滿了神秘夢幻的氛圍。秋天剛柴成熟,被鄉親們收割了可以做建築是材料,鋪在屋頂上面蓋瓦。也可以織成箔用,放在家家戶戶的木床上,既舒服又經久耐用。
夏季兩岸雜木成林,綠草如茵。扶疏的榆槐,濃密芭茅,婀娜的垂柳,挺拔的白楊,樹影婆娑,青翠欲滴。岸邊長滿了樹木,龐大的樹冠投下濃濃的樹蔭,往往成為孩子們集中游戲的地方,可以捉迷藏,抓石子,佔方,狼吃羊,也可以堆城堡,摔窪屋,彈玻璃球。玩累了就到河裡游泳,打水仗,水性好者,可一個猛子游到對岸,河中藻草依水流而擺晃,狀如飄帶,有的猴到樹上折幾枝柳條,編成草帽,做成柳笛,其樂融融的。
河的南岸有一片楊樹林,森林一般地長在那裡。夏日蟬聲聒躁,便可以渡過河去,到那裡撿石子、掏鳥蛋,粘知了。粘知了是必不可少的專案,提著洗好的麵筋,扛根又細又長而結實的竹竿,順著聲音悄悄地摸過去,把捕蟬神器小心翼翼地靠上去......最興奮的一刻,是粘丸接觸蟬翼的時候,正在歌唱的蟬頓啞不叫,撲稜稜的欲飛不能,只能束手就擒了。
現在想想,其實,那時快樂很簡單也很豐富。
土地是農民的命脈,桐河兩岸田疇在望,莊稼葳蕤,如若沒有水害,一年四季豐收在望。但桐河總著帶著脾氣的,三年五載內總會有桀驁不馴的時候,當洪水來臨時,溝滿河平,交通阻隔,莊稼遭殃,一片水汪汪的世界。
大水也給人們帶來樂趣,每逢雨季河面水漲,便會引吸無數的人來到河邊看水,十分熱鬧。有膽大的人拿著長長的竹竿撈魚,更有甚者下水打撈從上游飄下來的柴草、傢俱、西瓜、葫蘆等。當退水時,一條條溝渠入河處又尋樂者渾水摸魚的地方,一天下來,桶裡能裝滿收穫,走在回家的路上,滿臉都是自豪。
秋天,河水把湛藍的天空映入自己的眼中,早上河面上常常起霧,看得見霧在水面上攪動,先起於河心然後再向兩岸瀰漫開來,直到太陽出來時,才慢慢地淡去。河邊的樹柳枝葉泛黃,但依然婀娜多姿,柳絲垂下來,有的已經吻到了水面。河水不再渾濁,開始清澈,站在太陽下看,河水晶瑩剔透,可見望見河裡的游魚,一會兒聚攏,一會兒散去,煞是可愛。
暖暖的陽光下,這裡儼然是垂釣者的樂園。
小孩子們喜歡釣蝦,釣蝦是不用鉤子的。釣蝦時,先在河邊挖個小坑,把線綁在備好的樹枝上,在田地埂上挖那麼挖幾根蚯蚓,無須用鉤,把蚯蚓直接繫到線上,蹲在水邊,先把備好餌料投到水中,一會兒蝦便會聚攏過來,有活蹦亂跳的小蝦,有淺色的大蝦,也有老成持重的年蝦。蝦吃餌時用至鋏子夾著往嘴邊送,看它剛送到嘴邊,輕輕一提,便出了水面,往小坑裡丟,便繼續釣下一個。
釣魚一般是大一點孩子的專利。
釣魚,選擇位置非常重要,魚兒喜靜。水流緩,環境幽靜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先把圓團狀的魚餌投到河裡,待魚餌慢慢下沉,稍候片刻就可以垂釣了,釣餌以蚯蚓為最佳,這鄉下是平常不過的了。鯉魚膽小狡猾,機警得狠。而鯽魚容易上鉤。幸運的時候還會釣到草魚,鰱魚,黑魚,嘎雅和老鱉。那就是額外收穫了。
夏季陰雨天是釣魚的好時間,但要準備好雨具,這時注意安全確是必須的。秋季也是釣魚的旺季,水不深,天氣正好,主要是能釣到大魚。
桐河盛產桐蛋,這是一種本地人引以自豪的特產,清朝時曾做過貢品定時定量地送往京城,而享譽國內。
桐蛋只產在桐河的一段。在桐河街北面象子彎這一段,水清泥肥,無沙石,沿河灣多、潭渦多、柞草多、魚蝦水螺亦多。滋生著富含營養和色素的藻類植物,為在這裡棲息的鴨子提供了豐富的天然食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桐蛋獨特的品質:殼綠,蛋黃鮮紅,營養豐富,用當地河灣泥,放入罐醃漬,蛋黃如沙似米,色呈深紅,味香可口,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故鄉這條河,養育了我們祖祖輩輩的鄉里人,人們在此勞動,在此繁衍,在此生息,河兩岸的耕地無邊無際,人們引桐河的水來灌溉,使莊稼旱澇保收。而如今由於各種水利設施的修建,能及時調節水量,再也沒有出現大水淹沿岸村莊的情況了,但河水也日漸淺了起來.....
一段刻骨銘心的愛,留給了故鄉的這條河,不管逆旅在何處,心境有如何的變化,只要一想到桐河,便會有一絲溫情悄悄升騰起來,又憶起那些往事,那些如畫風景歷歷在目,濃釅如酒,化都化不開。
於是,每一次回家,總會站在河邊,看看河水,哪怕吹吹風也好。
作者簡介:
高建鎖,曾用名:高塬,塞上江南。河南省唐河人。愛旅遊,好運動,喜歡文字。有作品散見於國內不同期刊、網刊,多次參加過大獎賽,膺獲榮譽。出版有詩集《愛情沒有顏色》。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不妥,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