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這是作者最終對自己人世生活的慨嘆和總結,也是《紅樓夢》情感基調的總綱。青春年少,錦衣玉食,風華正盛,男情女歡。年老衰哀,飢穰亂衫,甕牖繩樞,形影孤單。曾經的闊門豪園,簪纓鼎盛,現時的茅屋破戶,鄙陋無邊。人生如夢,曾經有過風花雪夜;世事如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紅樓夢》的開篇是: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結語是:說道心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過程是家庭和自己的由盛轉衰,曾今的“天恩祖德,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現在的“茅椽蓬牖,瓦灶繩床,,晨夕風露”。“風塵碌碌, 一事無成。”“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一技無成,半生潦倒。”
但“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泯滅也。”所以,“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
這就是《紅樓夢》的來由。
作者想補天,但自嘆無才,覺得閨閣之中,光彩奪目的大有人在,所以透過文墨彰顯出來。因此,個人以為,《紅樓夢》的思想基調不是佛家的空,也不是道家的無,而是儒家積極的入世思緒。在《紅樓夢》的人物塑造中,心繫家國,操家持家,一直都是一條被褒揚主線之一。寧國府除了焦大,沒一個好人。所以“慢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歸根到底兩個字,就是“敗家”。
而在榮國府中,長房賈赦夫婦是偏貶的形象塑造,賈政是中性偏褒的形象,而王夫人是中性偏貶的形象。下一輩中,賈鏈、王熙鳳、賈寶玉,是中性形象;李紈、迎春、惜春是中性偏貶的形象,探春是褒揚形象,賈環母子是被貶形象;賈蘭是中性偏褒形象。
評價的標準是啥?就是對家庭家業的態度和作為。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最討厭的是學業科舉、經濟之道,但奇怪的是,重學業的賈政和賈蘭基本上是正面形象。賈探春心高志遠,聰慧賢淑,搞改革,不怕得罪人,哪怕是厲害人物,所以是作者極力褒揚的形象。王夫人本是當家主婦,卻把王熙鳳推出來,自己做幕後老闆。王夫人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從來不從榮國府的整體考慮,眼光窄,私利重。所以,王夫人不是正面形象。其他人都不把榮府的興旺當回事,只顧自己的人生,所以都是偏貶的人物塑造。
我們就從這個角度來討論秦可卿和王熙鳳,供大家評述。
1、地位處境差不多,同病相憐的兩個人
寧府的當家人是尤氏,榮府的當家人是王氏。但在前臺持家操作的,寧府是小蓉奶奶秦可卿,榮府是二奶奶王熙鳳。地位和處境決定了兩個人之間肯定會有交往,有情愫。但素質差異和能力傾向不同,結果也肯定不一樣。
小蓉奶奶有心有眼光,但無力無地位,也無人手。一窩壞蛋,當政人敗家,沒人想好,一個人再有心也是枉然。賈珍與秦氏有染,未必就全是公公霸佔兒媳。男人賈蓉不頂事,秦氏借勢興旺家庭,也不是完全不合生活邏輯。《紅樓夢》開篇就說閨閣中大有人在,勝過堂堂鬚眉,秦可卿就是其一。
榮府的當家人是賈母和王夫人。作為王夫人侄女,王熙鳳在榮府完全可以形成一定的地位和勢力,最重要的是賈母支援興旺賈家,所以,王熙鳳要想有一定作為還是有機會的。可惜王熙鳳人文素養不夠,沒有那麼高的眼界和心胸。
所以最後,秦可卿死了,應該是心死而自殺。王熙鳳也死了,應該是被遺棄而虐殺。
2、秦可卿託夢主旨是興旺家業,有兩個基本點:一是學業科舉,二是經濟經營
在古法社會條件下,科舉和經營是振興和維繫個人人生和家庭家業的基本點,也是兩條根本途徑。用現在的話說,知識和財富是社會人生的兩個基本點,也是評價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基本點。簡單直白地說,學業科舉就是掌握知識,經濟經營就是積累財富。
在《紅樓夢》第十三回中,有秦可卿託夢王熙鳳的情節。鳳姐方覺睡眼微矇,恍惚只見秦氏從外走進來,含笑說道:“嬸嬸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兒們素日相好,我捨不得嬸嬸,故來別你一別。還有一件心願未了,非告訴嬸嬸,別人未必中用。鳳姐聽了,恍惚問道:“有何心願,只管託我就是了。”秦氏道:“嬸嬸,你是個脂粉隊裡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頂冠的男子也不能過你,你如何連兩句俗語也不曉得?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生悲,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詩書舊族了?”鳳姐聽了此話,心胸不快,十分敬畏,忙問道:“這話慮的極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無虞?”秦氏冷笑道:“嬸嬸好痴也!否極泰來,榮辱自古週而復始,豈人力所能保常的?但如今能於榮時籌畫下將來衰時的世業,亦可以常永保全了。即如今日諸事俱妥,只有兩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則後日可保永全了。
鳳姐便問何事,秦氏道:“目今祖塋雖四時祭祀,只是無一定的錢糧,第二,家塾雖立,無一定的供給。依我想來,如今盛時,固不缺祭祀供給,但將來敗落之時,此二項有何出處?莫若依我定見,趁今日富貴,將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處,將家塾亦設於此。合同族中長幼,大家定了則例,日後按房掌管這一年的地畝、錢糧、祭祀、供給之事。如此周流,又無爭競,也沒有典賣諸弊。便是有罪,他物可入官,這祭祀產業,連官也不入的。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後日,終非長策。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不散’的俗語。若不早為後慮,只恐後悔無益了。”鳳姐忙問:“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機不可洩漏。只是我與嬸嬸好了一場,臨別贈你兩句話,須要記著。”因念道:“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鳳姐還欲問時,只聽二門上傳事雲板連叩四下,正是喪音,將鳳姐驚醒。人回:“東府蓉大奶奶沒了。”鳳姐嚇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穿衣往王夫人處來。
這麼一大段,歸結起來,四個字,“學業與田產”,用現在的語言表述就是“知識與財富”。
在《紅樓夢》中,仔細閱讀能發現,賈母非常不滿王夫人,為啥呢?就是王夫人不把榮府當成自己家。賈母堅決不同意薛寶釵嫁給賈寶玉,為啥呢?就是因為薛寶釵的心緒在薛家。對於不顧自己家的人,作者是不喜歡的。這是評價《紅樓夢》人物的重要切入點。作者也是人,是一個感受人間煙火的實實在在的人。